谁说军队里命令就是天?有时候,一纸命令还真不如山头上的一块石头有分量。
1930年代的西北,当时正是红军长征的尾声,三大主力部队眼看着就要会师。
部队都拼到了最后这口气,谁也不敢松劲。
可就在这节骨眼上,陕甘宁边界那块地方,78师的师长韩先楚收到命令,让他带的232团原地撤退,抓紧时间,别让敌人追上来咬住尾巴。
韩先楚是那种干脆利落的带兵人,命令一下,他立马部署,安排通讯兵传话。
可等传令的人马回来一脸尴尬,说政委刘懋功压根没动地方,还说“不撤”。
![]()
韩先楚一听,全火了。
这年头,部队里政委拎得清的多了去了,哪有这般顶撞的?他骑马就过去了。
刘懋功那年才20岁,可在团里早就出了名的“牛脾气”,别人说话他爱顶两句,你说东他偏要往西。
可韩先楚也不是吃素的,一到阵地上就看见刘懋功正跟几个连长在那儿摆弄沙盘,边上伙计们还在加固工事。
“刘懋功,你到底听没听我命令?”韩先楚下马就吼。
刘懋功敬个礼,脸上没半点慌:“命令我听见了,但这会儿不能撤。”
![]()
韩先楚当场就要拔枪,手都摸到枪套上了。
可刘懋功一点不躲,眼神死死盯着,说:“师长,咱这地形你要是再看看就明白了。
咱现在占着高头,敌人要冲只能从山道上来。
可你要现在撤,那就等于把这高地送给他们。
咱是脚底板儿走,他们是马蹄子追,咱走得了吗?”
韩先楚火气上头,枪口抬起来了,刘懋功却梗着脖子站那儿,话不多,但句句铿锵:“我不撤,你要开枪,我认了。”
![]()
一时间,山头风声紧,空气里都能闻到火药味。
可韩先楚到底没扣扳机。
他压着火气说:“你要打,那就打个明白出来。”
刘懋功点头,转身接着布置战斗。
几天前,红军二、四方面军一路北上,收拢残部,准备和中央红军合流。
张国焘那边南下走错了路,部队折了不少,士气低落,吃的都发愁。
![]()
现在能不能顺利合流,就看像232团这样的部队能不能顶住追兵。
刘懋功琢磨透了敌人的套路,知道敌人骑兵快,咱这步兵跑不过。
但敌人要追得太猛,势必得从前方山道穿过,而山道尽头正是咱守着的这块高地。
他干脆就把机枪往两边制高点一摆,又在山道口埋了几门轻型迫击炮。
人不多,炮也不多,但位置选得巧,布置得精。
天刚蒙蒙亮,敌人果然来了,一队骑兵嘚嘚嘚地闯进山道。
![]()
刘懋功站在高处,望远镜一拉,第一时间下令开火。
那一刻,山谷里像炸开了锅,火力从两边泼下来,敌人马队瞬间乱成一团。
冲在前头的直接被打翻,后头的想退也退不出去。
一番激战下来,敌人连马都顾不上牵,四散逃命。
刘懋功看着战果,知道时机差不多了,果断下令全团撤离。
炸弹还冒着烟,士兵们就开始往后撤。
![]()
动作干净利落,不带一丝犹豫。
这边刚撤完,那边韩先楚也派了支增援部队过来。
可他们还没走到半路,就听见山那头传来一阵密集的火炮声。
韩先楚当时心都揪紧了,正准备冲过去接应,结果一抬头,就看见刘懋功带着部队从林子那边出来了。
没等喘口气,斥候就跑来报告,说敌人主力援军正在往这边赶,比刚才那支骑兵多得不是一点半点。
韩先楚一听,立马下令全军加快行军。
![]()
可刚转身,他又忍不住回头看了眼刘懋功,语气不太好:“你满意了?刚才要是听我命令撤了,现在咱早就走远了。”
刘懋功这回没顶嘴,只是淡淡说了句:“师长,要是那时候真撤了,咱们现在哪还有命在这儿说话?”
韩先楚听完没说话,转头望了望两边的山地,脸色越看越沉。
他不是不懂战术,只是那一刻,他必须得站在命令那一边。
可现在,他也不得不承认,刘懋功赌对了。
他拍了拍刘懋功肩膀:“你有胆子,敢拿全团命赌一把。
![]()
我不喜欢你这性子,但这次,是我冲动了。”
刘懋功笑了笑:“那师长,现在还要不要枪毙我?”
韩先楚一愣,随即笑得透彻:“枪毙你?不枪毙你,我枪毙我自己还差不多。”
从那以后,78师但凡有硬仗,总是先找刘懋功。
不是因为他会讨好谁,而是因为他敢扛事,也扛得住。
这段事后来没人再提起什么“抗命”。
![]()
大家只记得那次高地上火力倾泻后的安静,还有撤退后那一身硝烟没散的疲惫身影。
刘懋功后来一路打到了解放战争,在陕甘宁防线守得稳,在西北战场也没出过岔子。
韩先楚也成了开国上将,两人再提起当年那事,都不说对错,只说“那阵子,真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