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下午,第四届国家工业遗产大会工业文化研学和工业旅游会议在湖北黄石召开。会议围绕“赋能、共生、活化”主题,以工业文化研学与工业旅游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与价值重塑,为促进工业文化繁荣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凝聚共识与力量。
![]()
工业文化研学和工业旅游会议现场
思想碰撞,多维理论聚焦前沿问题
上半场聚焦理论构建与模式探索。中国科普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科技大学研究员王挺以《赋能与共生——论工业遗产的科普价值重塑与转化》为题,从科技视角阐释工业遗产价值转化潜力,为工业研学发展明晰路径。
![]()
中国科普研究所原所长王挺作报告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工业遗产研究所所长周岚在《推进工业文化研学高质量发展实践探索》报告中,系统总结政策与经验,倡导构建“工业文化教育实践体系”,倡议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
![]()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周岚所长作报告
黄石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屈雷、中国矿业联合会矿资委委员王琼杰、湖北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余意峰等专家,从产城融合、矿业转型与遗产活化等维度,为工业旅游创新发展提供多元理论支撑。
实践分享,一线案例彰显活化成果
会议下半场,华新集团、大冶特殊钢、国网福州供电公司等企业代表,从百年企业的创新转型、钢铁文化的温情转化、国家电网的福州经验等角度,展现工业遗产在历史传承与当代创新的共生路径。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与四川环龙新材料则分别围绕研学营地建设与智能工厂数字化,展示科技赋能遗产活化的广阔前景。
凝聚共识,融合创新绘就发展新图景
本次会议为专家与行业实践者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进一步凝聚行业发展共识:推动工业遗产保护传承利用,需坚持“顶天立地”,既要遵循国家政策与顶层设计,又要立足市场需求并勇于创新探索。湖北、湖南、福建、四川等多地实践表明,“文化+教育+旅游”的深度融合能有效激发遗产活力,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遗产保护与利用开辟新空间。
会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黄石市人民政府与上海大学联合主办。有关省(区、市)及计划单列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工业遗产项目单位,工业博物馆、工业文化研学、工业旅游等相关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社团组织及媒体代表等参会。会议由中心工业遗产研究所副所长张伟杰主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