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日菲三国军舰在南海展开所谓"联合巡航"的同一时刻,南部战区航空兵某部的轰-6K机群正携带着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掠过曾母暗沙上空。这种针锋相对的军事调度绝非巧合——解放军首次以轰炸机编队战巡回应域外势力介入,标志着南海博弈已进入火力威慑的实质阶段。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image
轰-6机群的巡航轨迹勾勒出中国"区域拒止"战略的升级路径。与岛礁固定防御设施相比,这些可机动部署的空中发射平台能将反舰导弹打击半径延伸至1500公里,其配备的鹰击-12导弹末端突防速度达4马赫,足以在美日宙斯盾系统的拦截窗口闭合前摧毁目标。这种"移动火力点"战术有效破解了对手"避实击虚"的企图,使整个南海处于动态威慑网络的覆盖中。
南部战区的行动暗含经典战役法精髓。轰炸机群选择与美日菲军演同海域展开对抗演练,既是对"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非对称作战思想的贯彻,更通过时间空间的精准重合传递明确信号:任何闯入该海域的舰机都将被实时标定。这种"以演代战"的威慑方式,比单纯外交抗议更具说服力。
解放军的多维反制形成精妙战术组合。黄海方向的大规模实弹射击直指日本九州,东海舰队穿越大隅海峡包抄本州东岸,与南海轰炸机巡航构成三线联动。这种布局迫使日本自卫队同时应对来自不同战略方向的压力,其兵力调度与情报监视体系均面临超负荷考验。军事专家指出,这种"全域挤压"战术能有效消耗对手战略资源。
![]()
image
日本政客叫嚣"台湾有事"的冒险言论,反而成为检验解放军联合作战体系的试金石。轰-6K与055型驱逐舰的协同演练显示,中国正将传统陆基火力与新兴海空平台深度融合。当搭载高超音速导弹的轰炸机群与装备鹰击-21的舰艇形成交叉火力,任何企图介入台海的势力都需重新评估穿越"火力走廊"的代价。
值得玩味的是,解放军始终强调此次行动属"例行巡航"。这种表述既保持了战略定力,又为后续行动预留空间。相比美日高调的军演宣传,中国更注重实质战力投射——正如南部战区发言人所言,部队将"常态组织类似行动"。这种绵里藏针的应对策略,恰是多年南海斗争积累的经验结晶。
当前南海态势已呈现清晰因果链:日本每向前部署一个作战单元,解放军就相应推进一层防御纵深。从岛礁建设到轰炸机战巡,从近海防御到远海存在,中国正以体系化反制构建非对称优势。当轰-6机群的阴影笼罩在挑衅者头顶时,任何理性决策者都该明白:在解放军划定的红线前,军事冒险的代价正在指数级增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