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糖”饮料刚喝完,血糖仪先报警——别笑,我上周就踩坑,一瓶网红汽水把午餐的25克糖额度直接干爆,包装上还印着“轻负担”。
![]()
别急着骂自己手欠,现在货架就是大型剧本杀。
![]()
去年12月上海试点A-D营养分级,我蹲便利店半小时,看见小姐姐把B级乌龙茶放下,换了瓶D级“0糖”奶茶,理由只是“它长得好看”。
颜值即正义?
不,颜值即糖衣炮弹。
先说最阴的“替身”玩法。
![]()
某番石榴复合汁,瓶身画满新鲜果子,配料表第一位是水,第二位果葡糖浆,真正的番石榴浓缩汁排在香精后面,含量不到2%。
我算过,喝它等于花6块钱买了一瓶带果味的小糖水,维C还没半片泡腾片多。
再聊“植物基”滤镜。
燕麦奶风头正劲,我买过一款网红品牌,正面大字“100%植物营养”,侧面小字“燕麦浆≥5%”,剩下95%是水、菜籽油、麦芽糊精。
![]()
协会内部报告我瞄过一眼,40%植物奶都在玩这套“一滴燕麦全家桶”。
想靠它补钙补蛋白,不如直接啃一把瓜子。
甜味剂更鸡贼。
市监总局刚罚了三个牌子,号称零糖却检出高倍甜味剂超标50%以上。
![]()
长期灌这类饮料,味蕾会被人工甜味剂反复忽悠,大脑对天然甜味的敏感度直线下降,结果就是越喝越馋,正餐外又多点一份甜品,热量反而倒挂。
有人问我,那还能喝啥?
我的办法简单粗暴:一看正面等级,二看背面配料,三算糖加甜味剂。
A、B级优先,配料表超过五行直接放回冰柜,如果“果葡糖浆+三氯蔗糖”同时出现,基本就是双重暴击。
![]()
真嘴馋,我宁可买一瓶普通可乐,至少它诚实地把糖写在脸上,而不是藏在“零”里。
最后提醒一句,饮料不是洪水猛兽,它是生活的彩蛋,不是营养主线。
把每日25克添加糖当成钱包,喝一瓶少一张钞票,花完就停,别透支。
今天省下的糖,就是明天体检报告上的绿灯——这买卖,划算。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