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2025年第25号公告,要求各电动自行车指定认证机构对依据旧版标准出具的有效CCC认证证书,于2025年12月1日全部予以注销;对依据旧版标准出具、处于暂停状态且不能恢复有效的CCC认证证书,于2025年12月1日全部予以撤销。各电动自行车销售企业自认证证书注销、撤销之日起不得继续销售。若违反上述规定,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查处。为规范广东省电动自行车销售,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对销售单位及消费者的提示。
不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
将于12月1日起禁止销售
面向销售者的监管提示方面,为严格落实《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24,以下简称“新国标”)及国家认监委2025年第25号公告要求,规范市场经营秩序,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现提示如下:
(一)严格遵守销售时限要求:2025年12月1日起,禁止销售不符合新国标、未取得新国标CCC认证的电动自行车;2025年8月31日及之前出厂/进口的旧标合规产品,销售截止日期为2025年11月30日,逾期不得继续销售。
(二)规范进货查验与库存管理:进货时须严格核验产品合格证明、新国标CCC认证证书及编号等一致性文件,确保所售产品符合标准要求;过渡期内(截至2025年11月30日)有序消化旧标车库存,合理调整进货结构,避免积压造成损失。
(三)落实质量安全追溯责任:全面推行“扫码核验”,依托“E码通”等平台建立完整的进货、销货电子台账,确保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主动配合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溯源调查工作。
(四)配合CCC认证证书管控要求:2025年12月1日,依据旧版本标准出具的有效CCC认证证书将全部注销,依据旧版本标准出具、处于暂停状态且不能恢复有效的CCC认证证书将全部撤销。自注销/撤销之日起不得销售相关产品。
(五)强化合规经营自律:不得篡改产品参数、伪造认证证书,不得销售拼装、改装不符合标准的电动自行车;主动向消费者明示产品标准、认证信息及销售时限,配合发布消费提示。
法律责任提示:若违反上述规定,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查处;涉及产品质量违法线索的,将开展全链条溯源追责,严厉打击生产、销售环节违法行为。
面向消费者的购买提示方面,为保障消费者的出行安全和合法权益,根据新国标(GB17761—2024)及国家认监委相关公告要求,现就电动自行车购买事宜提示如下:
(一)明确选购时间节点:2025年12月1日起,将禁止销售不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请尽量选购新国标合规产品;若确需购买旧标车,需在2025年11月30日前完成交易,且确认车辆为2025年8月31日及之前出厂/进口的旧标合规产品。
(二)仔细核查产品资质:购买时可扫描“E码通”二维码,核验整车、电池、充电器信息与实车是否一致。
(三)关注上牌登记要求:新国标实施后,公安交管部门将停止为不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办理上牌登记,请提前了解当地上牌政策,避免因车辆不符要求而无法上牌。
(四)留存购买凭证与信息:购买时务必索要正规发票、产品说明书等凭证,留存车辆CCC认证证书复印件或电子截图;通过电商平台购买的,需确认商家资质,查看产品评价及售后保障条款。
(五)警惕违规销售行为:若发现商家销售逾期旧标车、无新国标CCC认证产品或存在伪造认证证书等违法行为,可通过12315热线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共同维护市场秩序
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作出多项指标最新规定
专家:新国标倒逼企业升级生产条件
据了解,上述的新国标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公安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消防救援局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新国标主要针对电动自行车车速、防火阻燃要求、塑料件使用比例、电动机性能、防篡改要求、整车重量限值、脚踏骑行装置、后视镜、动态安全监测功能、使用年限要求,以及过渡期要求等作出最新规定。
![]()
具体来看,新标准维持旧标准的规定,即具有电驱动功能的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km/h,并增加超过25km/h时电动机应停止提供动力输出的要求。
在防火阻燃方面,新标准中增加了“电动自行车使用的塑料的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5.5%”的要求。并鼓励使用其他不可燃材料代替塑料,从而降低火灾事故的危害程度。
在电动机性能方面,新标准增加了电动机空载反电动势以及电感值差异系数等指标要求,从而确保电动机在输入电压达到最大时车速也无法超过25km/h,并且增加了电动机低速运行时转矩限值指标,允许电动机短暂地输出较高扭矩,确保车辆能够应对短距离爬坡等特殊工况,满足消费者正常骑行需求。
在防篡改方面,新标准分别从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三个方面提出防篡改要求。例如电池组防篡改要求电动自行车不应预留扩展车载电池的接口或线路,并且应具有充电和放电互认协同功能,确保电池组与充电器匹配后方可充电、与整车匹配后方可骑行。
新国标的实施,对整个电动自行车行业而言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对此,广州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此前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后表示,新国标对行业的影响已显现出“两极效应”,新标准不仅对车辆安全提出更高要求,更倒逼企业升级生产条件。“部分小型企业因无法满足车架、烤漆工艺等硬件生产和硬件投入等要求,已不具备生产资格。而这种洗牌直接带来市场格局变化,不具备生产能力的小企业退出后,将为具备规模化生产的品牌释放更多市场份额。”
而对于渠道商和消费者猜测的新车价格上涨问题,该负责人也证实了这一现象的必然性,“安全性能提升必然增加成本,比如强制加装的4G和北斗模块是硬性支出,而塑料件限重更是倒逼企业采用更昂贵的替代材料,这些都大幅推高了制造成本。并且也会影响到当前车辆的设计空间。但这都是属于过渡期需要面临的暂时性问题,随着新材料研发推进,未来是可以逐步弥补美观性缺陷”。
![]()
值得注意的是,协会将技术升级视为新国标的深层价值,“每辆车需配备车辆管理平台,通过通信协议标准化从根源上遏制非法改装,北斗和4G模块的强制安装更让电动自行车真正迈入智能化时代”。在该负责人看来,行业正在经历一场“主动进化”,“虽然短期面临价格和设计挑战,但安全与智能化的提升,最终会让整个行业和消费者共同受益”。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邱康正 通讯员:粤市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