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行如隔山,不做老师,或者身边没有人做老师的话,会普遍觉得老师是一份轻松又体面的工作。每天站在教室里,费费嗓子,接触的都是天真可爱的孩子,和捧着他们的家长。
在没做老师之前,他们可能也是这样想的。但做了老师之后才知道,每天的工作,不只是授课,还要面对学校,和上面安排的繁琐工作。
家长也不是捧着老师的,有些家长十分会监督。学生也不都是可爱的,还有气人的,淘气的,和脆弱的!
![]()
老师“抽象评语”被网友捧红,家长却受不了了:我孩子心里脆弱!
单就批改作业这一项,每天就不轻松。要眼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灌溉的知识,被学生们打着伞,全部抖落掉了。
有的老师,能心平气和的鼓励学生:我觉得你做的很好,下次我们努力提升11分。这个知识点讲过了,你回忆一下,不会的随时问老师。
![]()
家长看见这样的评语,也会会心一笑:对,这就是熟悉的味道。老师就是燃烧自己,照亮学生未来发展的道路。
这种评语,在家长眼里是有滤镜的。这样的老师,就会给人感觉很老派,很专业。而另一种老师,就很不靠谱。
一位老师在互联网上,分享自己每天批改作业的流程。她会在学生作业写不对的时候发脾气:留着不约分,是等着我给你约呢?
![]()
也会在最后的得数,不是一个“正常数字”的时候,调侃:老板赚的钱,这么抽象吗?就感觉,这些都不是老师和学生说的话。
这些话,更像是两个朋友之间,在相互吐槽。网友觉得,老师这样的评语,轻松又自在,看着很舒服,于是连连点赞。
家长看后觉得不舒服,我们孩子已经是初中生了,都有自尊心。老师这样在试卷上批评他,他会觉得自尊心受挫。
![]()
在初中这么关键的时刻,如果学生的心理,因为老师“擅作主张”的“自认幽默”出现了异常情况,谁要负责?
学生其实没有那么脆弱,不能接受的,只是家长而已!
笔者记得,笔者儿子还在读幼儿园小班的时候,遇见了一个很亲切的老师。中班的时候,学校忽然说要换老师,找了我们家长开会。
当时,大家都不同意,觉得忽然换老师,学生会接受不了。当时,新老师在现场,情绪一度很尴尬。
![]()
但因为原来的老师另有安排,家长也没留住她。后来笔者提心吊胆了好长时间,担心孩子上火。结果发现,他就是找了一下老师,找不到,也就不找了。
很快,他就适应了新的生活,新的老师,家长也发现,新老师的教学能力更好,和家长的沟通能力也更强。
所以,有时候学生很脆弱这件事,是家长以为的。其实他们的接受能力很强,因为还没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可接受程度,比成年人要大的多。
![]()
尤其是初中生,正处于我们觉得他们没长大,可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懂的很多的时候。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是新新人类。
搭配一个老派的教师,孩子们不会觉得压抑,但也不会有什么惊喜。这样一位幽默抽象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讲,是难得的朋友。
也是枯燥的学习生活中,难得的新鲜感。所以,家长不用担心老师的抽象行为,会导致学生心理不健康。
![]()
相反,那些平日里总是闷闷不乐的学生,反倒是可以鼓励他们,多去找这位老师玩玩,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