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年深秋,台积电美国工厂的稀土库存仅够维持30天,这个数字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剑。
几乎同时,三星半导体季度利润暴跌62.1%,中国市场营收同比狂降40%,昔日的风光不再。
风水轮流转的背后,究竟是什么改写了游戏规则?这场科技的攻守之势异也,又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
编辑:726
日入两千万的巨头,为何挥刀自宫
谁能忘记,就在几年前,中国市场还是台积电和三星的提款机,每天躺着进账是真金白银。
台积电南京工厂专门生产16纳米芯片,这一个厂的营收,就占了它全球总业务的18%。
换算下来,每天光是看着流水线运转,就能有两千多万人民币入账,简直是印钞机。
![]()
三星在西安高新区的NAND闪存工厂更是夸张,生产线24小时连轴转都供不上货。
靠这一个厂房,他们一年就从中国市场卷走了580亿人民币,在全球手机存储芯片市场里占了近七成份额。
那时候咱们的企业也没办法,人家的工艺确实先进,7纳米、5纳米芯片说量产就量产。
![]()
我们自己的工厂还在28纳米的门槛上苦苦挣扎,所以芯片价格他们说涨就涨,咱们也只能咬牙接受。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断供风波,把所有繁荣都打回了原形。
2020年,美国商务部突然宣布制裁华为,不允许任何芯片厂给华为供货,政策一下来,台积电和三星的脸说变就变。
以前还跟咱们称兄道弟,转头就响应美国号召,对咱们的芯片供应说断就断,一点情面都不留。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后来提过,光是谷歌GMS服务受限一项,海外手机销售额就少了一百多亿美元。
而芯片断供更让Mate系列高端手机直接“停摆”,不少门店里高端机型卖断货后,只能挂出“缺货待补”的牌子,场面很尴尬。
![]()
美国政客们倒是得意洋洋,时任商务部长罗斯甚至公开放话,这波操作能让中国芯片技术落后至少十年。
他们大概是忘了,中国人最不怕的就是被卡脖子,越是逼到墙角,越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和智慧。
![]()
没有EUV光刻机,我们如何点亮中国芯
面对这记闷棍,中国没有选择躺平,一场波澜壮阔的突围战全面打响,国家就是最强的后盾。
就在台积电宣布断供的第二个月,广东一口气就上马了40多个半导体项目,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决心很大。
国家大基金二期的2000亿元资金也快速到位,重点扶持中芯国际、北方华创这些龙头企业,输血及时。
![]()
2024年,国家大基金三期再投500亿元,精准砸向EUV光源、光刻胶这些“卡脖子”环节,专攻要害。
政策托底的同时,技术突破的捷报也频频传来,工程师们憋着一股劲,要把受的委屈全部变成成果。
中芯国际作为国产芯片的中流砥柱,硬是靠着成熟的DUV设备,通过多重曝光技术拿下了7纳米芯片。
![]()
虽然成本是高了点,但好歹解决了“燃眉之急”,让高端芯片不再完全看别人脸色。
更让人振奋的是,上海璞璘科技交付了中国首台步进式纳米压印光刻设备,彻底摆脱了对EUV复杂镜头的依赖。
它就像一个高精度的印章,靠模板就能“压印”出10纳米以下线宽的芯片,而且从喷胶系统到控制软件全是国产的。
![]()
国产光刻机的突破迅速形成了集群效应,深圳稳顶聚芯的步进式光刻机覆盖了2到8英寸晶圆,完美适配功率半导体等特色工艺。
上海芯上微装交付的第500台步进光刻机,在先进封装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达到了35%,国内更是高达90%,优势明显。
光刻机产业链上下游也在同步发力,茂莱光学做出了面形精度达λ/50的DUV物镜组,南大光电实现了ArF光刻胶量产,彻底打破了国外垄断。
![]()
产业端的成果更直观,2022年沪硅产业年收入暴涨46%,北方华创的营收也冲到了147亿元,数据很亮眼。
到2024年,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的产量同比增长了40%,直接接手了台积电和三星流失的订单,证明了自己。
![]()
当“安全冗余”成为最终的审判官
这边中国在埋头攻坚,那边的两大巨头却渐渐尝到了苦果,风水轮流转的戏码正式上演。
2025年8月,美国又给了台积电和三星一记闷棍,突然收回了他们在华工厂的“VEU授权”。
说白了,之前美国给过他俩一张“特别通行证”,允许他们从国外买零件不用层层审批,现在这张证被收走了。
![]()
麻烦就大了,以后这两家工厂哪怕想从国外进一颗生产用的螺丝钉,都得先报给美国政府审核,一等就是整整三个月。
最倒霉的就是台积电南京工厂,他们一直给大陆汽车厂供应导航、安全系统芯片,这下因为审批时间太长,客户全跑去找中芯国际了。
如果说审批流程的损失还能接受,那缺少原材料可真是要了命了,稀土就是芯片的“粮食”。
![]()
2025年10月,中国出台稀土出口管制新规,明确要求“芯片含0.1%以上大陆稀土且用于14纳米以下制程的,出口需审批”。
这一招精准命中了全球芯片业的“命门”,台积电为苹果代工的芯片,都离不开中国的高纯度稀土。
可台积电的稀土库存早就告急,想紧急采购又被卡在了审批流程上,消息一传开,股价当天就跌了4.2%。
![]()
三星的日子更难熬,为了配合美国,他们把部分高端产能转移到了得州,但脱离了中国的稀土供应和庞大市场,生产成本暴涨了30%。
2025年一季度,三星半导体部门利润暴跌62.1%,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被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抢走了整整12个百分点。
![]()
存储芯片领域更是惨不忍睹,长江存储的3D NAND闪存不仅价格比三星低15%,还能根据国内厂商需求定制规格。
以前三星说涨就涨的存储芯片,现在反过来要跟长江存储打价格战,市场份额从70%一路跌到了45%,相当被动。
![]()
当初你对我爱答不理,如今我让你高攀不起
这时候台积电和三星才如梦初醒,想起中国市场的好了,可现在才来示好,是不是太晚了点?
台积电公关部连夜发了篇长文,字里行间都在强调南京工厂的重要性,说要追加投资扩大产能,姿态放得很低。
三星也放话要跟中国企业“深化合作”,甚至偷偷派高管来北京谈合作,急切的心情溢于言表。
![]()
可咱们中国市场不是没给过他们机会,2023年美国政策松动的时候,咱们也欢迎他们继续在大陆发展。
可那时候他们一门心思跟着美国走,把咱们的善意当空气,完全没放在心上,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现在咱们自己的芯片产业起来了,中芯国际的全球晶圆代工份额已经爬到了6%,稳居全球第三。
![]()
长江存储、长电科技也都成了各自领域的巨头,有了可靠的替代方案,谁还会回头看他们呢?
有网友说得好:“当初你对我爱答不理,如今我让你高攀不起。”这句话用来形容台积电和三星,再合适不过了。
他们以为断供能打垮中国科技产业,却没想到反而点燃了咱们自主突围的火种,最终把自己逼进了绝境。
![]()
在科技博弈的时代,没有永远的巨头,只有永远的利益,更有牢牢握在自己手里的核心技术。
依赖别人的技术,就像把命运交给别人,随时可能被釜底抽薪,风险巨大。
![]()
而中国芯片的崛起,从来不是为了报复谁,而是为了告诉世界一个简单的道理。
合作共赢才是科技发展的正道,而自主创新,是参与合作的底气,更是我们赢得尊重的底牌。
![]()
结语
科技博弈,比的不是一时的技术领先,而是面对风险时的战略远见和“安全冗余”。
未来,“安全冗余”将从成本项变为生存项,这将是全球化最重要的新通用语。
当初你对我爱答不理,如今我让你高攀不起,你认为下一个会是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