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买了!低价橄榄油骗局:12款全掺假,82%是杂油,商家套路深
你发现没?现在打开拼多多这些电商平台,橄榄油简直便宜到离谱。
9 块 9 能买 100 毫升 “特级初榨”,5 斤装 “纯进口” 才卖 119 元,比咱们平时买的花生油还划算。
但就在 2025 年 11 月 9 日,打假人王海的一段视频,直接戳破了这个低价美梦。
他在平台上随机买的 12 款橄榄油,全部存在掺杂或虚标,真正的初榨含量最低才 18%,这哪是买橄榄油,分明是花钱买套路!
说句实在话,9 块 9 买 “特级初榨” 橄榄油,光听价格就透着不对劲。老祖宗早就说过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这话在橄榄油这儿简直是真理。
王海团队的检测结果,简直让人惊掉下巴:标称 “特级初榨” 的产品,真正初榨橄榄油比例最高才 53%,最低的仅 18%,连一半都不到。
那款 9.9 元 / 100 毫升的 “特级初榨”,检测后发现只有 33% 是初榨橄榄油,剩下的全是精制橄榄油、菜籽油和葵花籽油。
还有 16.9 元 / 250 毫升的 “进口特级初榨”,听着高大上,结果初榨含量也才 30%,纯属挂羊头卖狗肉。
我跟你讲,这里面的成本账一算就明白,根本经不起推敲。真正的初榨橄榄油成本约 46 元 / 升,而 5 斤装 119 元的产品,折算下来每升才 29.7 元。
![]()
咱们想想,这价格连原材料成本都不够,还得算上仓储、物流、平台扣点,商家还要赚钱,除非老板是慈善家,否则绝对不可能卖真货。
说白了,商家就是抓住了大家贪便宜的心理,用低价当诱饵,靠掺廉价油来牟利。就像网友说的:“贪小便宜吃大亏,买的时候觉得捡了宝,吃的时候才知道是坑。”
据市场监管总局 11 月中旬通报,针对此事已开展全国专项抽检,排查 2300 余批次产品,查处 170 余家违法商家,罚没款超 800 万元。
这足以说明,橄榄油掺假不是个案,而是行业里的普遍乱象,只是这次被王海彻底撕开了遮羞布。
从另一个角度看,橄榄油掺假之所以这么泛滥,和全球市场的价格鸿沟密切相关。
过去两年,西班牙、意大利这些橄榄油主产区遭遇极端干旱,地里的橄榄减产严重,特级初榨橄榄油价格五年涨了 3 倍,在欧洲都被称为 “液体黄金”,贵得普通人都舍不得买。
高价不仅让橄榄油成了 “奢侈品”,还催生了不少歪心思。西班牙那边都出现了针对橄榄油仓库的专业盗窃,可见这油有多值钱。
同时,高价也让造假的回报率大幅提升,毕竟掺点廉价油就能赚大钱,不少黑心商家自然铤而走险。
![]()
欧盟警方 2023 年的 “OPSON” 行动,就查获了大批假冒 “特级初榨” 橄榄油,部分甚至被专家认定 “不适合食用”,吃了都可能危害健康。
即便 2025 年产量有所恢复,国际橄榄油价格仍处于高位,只是回落至 2022 年的水平,根本没有大跳水。
而国内市场这边,“健康用油”“地中海饮食” 的概念炒得火热,大家都觉得吃橄榄油更养生,消费需求慢慢回暖,2024/2025 年度进口量也出现了恢复性增长。
一边是国际上的真油卖得死贵,一边是国内电商上的油卖得像白菜价,中间的差价就靠掺杂、虚标来填补,这把 “价格剪刀”,硬生生剪出了造假的黑心空间。
其实不止橄榄油,之前香油、花生油也出过类似的掺假问题。有业内人士透露,市场上一半的散装香油都有问题,农贸市场和饭店是重灾区。
还有黑作坊在花生油里掺棕榈油,比例高达 70%,为了有香味还加香精,更可怕的是这些掺假油里黄曲霉素严重超标,毒性相当于鹤顶红的 68 倍。
可见食用油掺假不是新鲜事,只是换了个品类继续坑人。
面对质疑,拼多多等平台的回应都是 “严格监管、反馈排查”,这话听着没毛病,但实际监管难度确实不小。
咱们普通人买油,根本没法靠看颜色、闻气味判断是不是真的特级初榨,更别说分辨掺了多少其他油。
![]()
而且标签上的 “初榨”“特级初榨”“冷压” 这些术语,看着专业,其实普通人根本搞不懂区别,给了商家文字游戏的空间。
就像有的油明明是橄榄调和油,橄榄油排在配料表最后一位,却在包装正面放大 “橄榄” 两个字,这不就是明晃晃的误导吗?
不过好在,事件曝光后平台也有了实际动作:下架问题商品超 5000 件,清退了一批涉事店铺,还要求商家必须上传每批次的检测报告,不然不让上架。
还有保险机构推出了掺假赔付服务,最高能赔 1 万元,但这终究是事后补救,就算赔了钱,吃进去的假油对身体的影响也没法挽回。
说句实在话,这已经不是第一次食用油掺假被曝光了。2024 年王海就举报过花生油掺假,涉事企业后来被查处,市场监管局还给他发了举报奖励。
这类和 “健康”“高端” 挂钩的品类,只要出现成本与售价严重不匹配的 “神价格”,就大概率藏着造假的猫腻。
给咱们消费者提几条自保规则,都是实打实的经验之谈:
一是价格低到离谱的直接排除。低于普通中端食用油价格的 “特级初榨”,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假的。网友说得好:“低于市场价太多的东西,要么是假货,要么是陷阱。”
![]()
二是看清配料表,不迷信大字标签。
买的时候别被包装上的 “特级初榨”“进口” 忽悠了,先翻到背面看配料表,要是橄榄油排在后面,或者配料表写着 “食用植物油(含橄榄油)”,那就是调和油,不是纯橄榄油。
三是选品牌 + 可信渠道。优先选大品牌的自营旗舰店、电商自营或者线下大卖场,这些渠道虽然贵点,但靠谱得多。
大品牌怕砸招牌,不敢随便掺假,而且出了问题能找到人负责,不像小店铺,卷钱跑路了你都没处说理。
四是第三方检测和赔付承诺只能当加分项。别觉得有赔付险就万事大吉,“9 块 9 的特级初榨 + 赔付险” 依然值得警惕,毕竟咱们买油是为了吃,不是为了打官司要赔偿。
9 块 9 的 “特级初榨” 橄榄油,榨出的不是健康,而是行业造假的猫腻和消费者的信任危机。在价格内卷的网络时代,“便宜” 早就不是 “实惠” 的代名词,反而可能是陷阱的信号。
监管部门要加大抽检力度,查到一个严惩一个,让黑心商家付出代价;平台也不能只靠嘴上说说,得拿出真本事监管,把好准入关;咱们消费者更要擦亮眼睛,别被低价迷惑。
![]()
毕竟,吃进嘴里的东西,安全才是第一位的,贪小便宜吃大亏的道理,可别再忘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