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俞敏洪在南极的冰雪中凝视企鹅时,新东方的员工正对着续课方案挑灯夜战。这幕极具反差的场景,让本该暖心的32周年贺信沦为“讽刺文学”,也戳中了当代职场最痛的病灶——老板与员工早已活在两个世界。
这封引发争议的贺信中17次提及“我”的南极见闻,5次描绘冰雪风光,却对员工的加班日常鲜有问津。俞敏洪想用企鹅“相互扶持”类比团队精神,可在熬夜改方案的员工眼中,远方的冰川远不如加班费实在,南极的宁静更反衬出职场的喧嚣。这种错位并非个例,正如有学者指出,老板总沉浸在战略蓝图的“宏伟叙事”,员工却困于奖金、加班等“现实困境”。
职场共情的缺失,本质是利益与视角的割裂。老板将企业视为“自己的孩子”,愿意全天候投入,甚至把南极考察也包装成“寻找初心”的励志剧本;员工却越来越清晰地划分工作与生活的边界,需要的是“钱到位”的实在认可,而非遥不可及的鸡汤。宝宝树创始人因员工周末不响应工作怒而退群的闹剧,与此次争议如出一辙,都暴露了管理者对员工时间价值的漠视。
真正的团队凝聚力,从不是靠远方的鸡汤浇灌,而是源于对近处困境的体恤。消解错位的关键,在于建立“看得见的联结”。新东方的业绩,终究要靠员工的方案落地实现;南极的励志感悟,也需要转化为实际的激励机制才能生效。
32年的企业基业,靠的不是创始人的南极感悟,而是无数员工深夜修改的方案。当老板们向往南极时,不妨先走进员工的加班现场;当管理者讲述企鹅的故事时,不如先问问员工的难题。毕竟,能让团队凝聚的从来不是远方的企鹅,而是身边有人共担风雨的安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