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女排1/4决赛,河南队不敌整体实力更强的上海队,无缘四强,本就是意料之中的结果。但这一次的焦点并不是朱婷场上的表现,而是朱婷那个赛后大步穿过采访区、举手致歉后含泪离场的背影,不愿接受媒体采访,成为媒体和球迷们热议的话题。
![]()
回顾本届全运会,朱婷就是以一己之力扛起一支球队。本场1/4决赛,如果只看数据,朱婷依旧全力以赴,表现无可挑剔,全场38扣23中,高达60%的扣球成功率。这是一个在世界级比赛中都堪称顶尖的效率。然而,这华丽数据的背后,却是触目惊心的比赛现实。二传配合不畅,她被迫频繁进行高难度的调整攻;副攻支援不足,让她几乎每一次起跳都面对上海队精心布置的二人甚至三人拦网。
![]()
从小组赛场均轰下22.5分、率队爆冷掀翻卫冕冠军天津,到淘汰赛被重点照顾,朱婷的艰难,是所有球迷的共情点。她就像战场上最后一个坚守阵地的将军,弹药将尽,援军未至,却依然一次次扛着球队的旗帜,发起最决绝的反扑。这“单点攻坚”的韧性,谁看了不泪目?
![]()
但竞技体育就是如此残酷,朱婷再怎么神勇,也无法率领资质平平的河南队闯进4强。连续3届全运会,没有更进一步,朱婷赛后含泪离场,拒绝采访,这已是朱婷在本届全运会连续第二场沉默。赛后,外界开始出现了朱婷拒绝采访的声音。
![]()
其实,朱婷拒绝采访完全是情有可原。朱婷早已公开表明过自己的态度。尤其在经历过2024年世俱杯记者“挑拨离间”式的提问后,她对媒体环境的警惕性极高。她深知,在全运会这个敏感节点,任何一句话都可能被断章取义,炒作成“队内矛盾”或“状态下滑”的所谓“证据”。再加上经历过东京奥运会后那场险些让她退役的大规模网暴后,朱婷选择用沉默筑起一道防火墙,这既是对自我的保护,也是对团队利益的维护。
![]()
朱婷赛后泛红的眼眶、默默致歉的背影,哪是“拒访”,分明是拼尽全力后的不甘与体面。这不是傲慢,更不是懦弱。这是一个战士拼尽所有却无法扭转战局后的不甘与遗憾;这是一个领袖,深知团队运动的残酷,不愿为自己找寻任何借口的担当;这更是三次征战全运会,却始终未能触摸四强门槛的梦碎之痛。她的眼泪和沉默,是对胜利极度渴望却又无力回天的最真实写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