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芜湖焕新② | 北门口社区:完整社区 “绣”出来

0
分享至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 张俊 陈曦

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

作为安徽省入选全国“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的两个社区之一,北门口社区用“绣花功夫”让心向往之的美好生活逐步变为现实。

北门口社区隶属芜湖市镜湖区大砻坊街道,是典型的老城区,辖区内老旧小区密集,社区服务长期存在覆盖面不足、供需匹配度低、服务资源整合能力弱等短板。

改变,源于完整社区创建、城市更新改造。


城市更新后,百姓幸福“原地升级”。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初衷是让人居环境改善,让居住品质提升。”大砻坊街道党工委书记郑聪告诉记者,不搞大拆大建,为此改造方案改了又改,就怕不合居民心意。

和新建宜邻中心、睦邻中心不一样,作为老城区里的老社区,更多的是腾笼换鸟,整合资源。“就好比蚂蚁搬家一样,要在‘螺蛳壳里做道场’。”郑聪形象比喻道。

完整社区怎么建?建好能给居民带来什么?

在空间规划上,北门口社区大胆突破传统模式,采用组团化布局,打破了物理“围墙”,将幼儿园、户外公园、卫生服务站有机融合,形成一个开放共享、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新场所。

步入社区,功能齐全的服务设施和各类商铺便映入眼帘。顺着北坛正街朝里走,曾经的断头路被打通,在原芜湖市缝纫机厂地块上改建的九莲塘公园,是居民休闲的核心区域,儿童游乐场、健身场地一应俱全,旁边的停车位、充电桩等设施进一步满足了居民日常所需。


俯瞰九莲塘公园。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北门口社区党委书记吕静介绍,便利店、快递站点、家电维修等便民业态一应俱全,各类生活服务设施密集布局,将便利与温情浓缩在居民触手可及的“15分钟生活圈”内,确保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不出社区。

“设施这么全,生活真便利!”一句话,道出了北门口社区4540户居民的共同心声。

在北门口社区,类似于北坛正街、九莲塘公园这样的城市更新点还有不少,比如垃圾中转站改建成人民城市驿站,再比如社区“边角地”变身“口袋公园”等等。

“小改造”释放“大民生”,老人和儿童是社区中需要更多关怀的群体,北门口社区将解决他们的需求作为建设重点。


打通“断头路”的北坛正街。镜湖区委宣传部供图

“社区老龄化程度高,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27%,这就对养老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吕静说,“群众的话,得在家门口听才真切。”

针对适老服务,北门口社区通过资源整合,异地迁入一家卫生服务站。别看面积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中医,有西医,还引入第三方养老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真正打通了社区养老的“最后一公里”。

时值初冬,伴随着暖阳,北门口社区居民开启了新的一天:有的在公园遛娃,有的在街角散步,有的则围坐在“桂花树议事点”……温馨社区的画面感十足。

“完整社区建设,关键在于惠民生、暖民心,下一步还将配套老人日托、短托服务,探索更多社区服务的新路子。”郑聪如是说,让完整社区建设成果更好惠及百姓。

芜湖焕新① | 朱家桥尾水净化生态公园:有“颜”更有“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民资讯 incentive-icons
人民资讯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488010文章数 560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