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灯不借他人火,自照乾坤步步明。志在青云终不坠,身经风雨亦难倾。寸功累就千峰仞,跬步驰驱万里程。莫言前路多荆棘,自有锋芒破雾行。
01
心灯不借他人火,自照乾坤步步明
释义: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明灯,无需依赖他人的火光来点亮。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觉悟,就能照亮前路,每一步都走得清楚明白。
向外求,越求越痛苦。
《庄子·山木》中记载了一个故事:
一个人在乘船渡河时,看到前面有船要撞上来。
这个人立刻破口大骂,骂对方不长眼。
等船真的靠近了,却发现船上没人,是个空船。
这时,他的怒气瞬间消失了。影响我们情绪的,往往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外界的依赖和期待。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说了一句振聋发聩的话:“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即每个人内心都有一颗明珠,只是被世俗的尘埃遮蔽了。
我们要做的,不是向外寻找光明,而是擦拭内心的明珠,让它重新发光。
你不再需要外界的认可和掌声来确认自己走得对不对。
你的内心就是标准。
02
志在青云终不坠,身经风雨亦难倾
释义:一个人的志向如果高远如青云,就终究不会坠落;即使身体经历了狂风暴雨,也难以被击垮。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这是《庄子》开篇的壮阔图景。当大鹏鸟展翅高飞,它的目光始终锁定在万里云空,纵有狂风骤雨,亦不能改变其航向。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人这辈子,活的就是一口气,这口气,就是志向。
没志向的人,像无根的草,风一吹就倒,一点小挫折,就觉得天塌了。
因为他心里没撑着的东西。看看那些能成事的人,哪个不是遍体鳞伤?
区别就在于,他们心里装着那片“青云”。
所以才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这些青史留名的人物,无一不是在风雨中淬炼,在困顿中升华。
风雨从来不是终点,而是过程;不是毁灭,而是重塑。
它磨掉的是稚嫩与浮躁,留下的是坚韧与智慧。
03
寸功累就千峰仞,跬步驰驱万里程
释义:一尺一寸的功夫累积起来,就能筑起千丈高的山峰;半步一步地不停走,终能奔驰完万里路途。
《劝学》中说得透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所有登峰造极,都始于毫末之微。
曾国藩天资平平,却坚持尚拙、尚耐。
他每日读书,必求读懂读透;处理公文,必求尽善尽美。
即使身处战火纷飞之际,仍坚持写日记反省自我,数十年如一日。
正是这种看似笨拙的坚持,让他从一介书生成长为中兴第一名臣。
能积微者,才能速成。
庄子笔下的庖丁,解牛数千而刀刃若新。
他的秘诀无他,“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因为坚持,所以精通;因为精通,所以游刃有余。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注意力被切割成碎片,耐心成为最珍贵的品质。
没有日复一日的修行,何来刹那间的顿悟呢?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努力,终将汇聚成照亮前路的星河。
04
莫言前路多荆棘,自有锋芒破雾行
释义:不要总说前进的路上布满了荆棘与困难,只要你自身足够锋利、有实力,自然能披荆斩棘,划破迷雾,继续前行。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前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荆棘遍布是常态。但这不是放弃的理由。
董宇辉在转型直播带货初期,遭遇无数质疑和嘲讽。
但他坚持用知识为商品赋能,最终开创了文化直播的新模式。
他说:“命运给你一个低谷,你应该用它来创造巅峰。”
破雾的关键,在于即使看不清前路,依然敢于迈出脚步。
生活的刁难,不是为了让我们倒下,而是为了让我们学会站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