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演示凸显了美国空军计划让F-22成为其"协同作战飞机"无人机的首个空中控制平台。
![]()
图片来源:美国空军/通用原子公司
据《战区》11月17日报道,通用原子公司披露,今年早些时候的一次演示中,一架MQ-20"复仇者"无人机在F-22"猛禽"战斗机飞行员的指挥下执行了一次模拟任务。该公司表示,这是为F-22与"协同作战飞机"(CCA)无人机之间实现有人-无人机组队奠定基础的更大规模努力的一部分。通用原子公司和安杜里尔公司目前正在为美国空军开发CCA设计方案,而空军期望"猛禽"成为其未来决定采购的任何类型CCA的首个空中控制平台。
通用原子公司在其内部资助的此次活动实际上于10月在美国空军广阔的内华达测试与训练靶场的上空进行。F-22的主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以及L3Harris公司也参与了演示。
![]()
通用原子公司"复仇者"无人机的资料图片。图片来源:通用原子公司
"我们最近将'复仇者'与一款强悍的战斗机进行组队,进行了一次真正的空中有人-无人内部演示,其中人类飞行员在座舱内指挥自主飞行的'复仇者'执行一项假设任务,"通用原子公司发言人C. Mark Brinkley告诉TWZ。"MQ-20'复仇者'持续作为自主性加速器,经常以CCA构型飞行,不断突破极限。"
"该(有人-无人机组队演示)工作通过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开放无线电架构,将L3Harris公司的BANSHEE先进战术数据链与其Pantera软件定义无线电集成,所有功能均从一架F-22'猛禽'上集成和共享,"根据通用原子公司的一份新闻稿。"两台L3Harris软件定义无线电支持了此次演示。第一台SDR安装在通用原子公司的MQ-20'复仇者'上,第二台则集成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22'猛禽'中。"
![]()
一张合成图像,突出了BANSHEE数据链(左下角)和Pantera系列无线电在"复仇者"无人机上的集成。图片来源:L3Harris
新闻稿补充道:"通过飞行员车辆接口平板电脑和F-22的GRACE模块,该系统提供了端到端通信,实现了F-22在飞行中对MQ-20的指挥与控制。这次协作演示展示了非专有的、美国政府拥有的通信能力,以及飞行、转换和重新部署飞行硬件的技术,这是开放任务系统和基于技能的无人自主生态系统的核心。"
这里提到的"GRACE"指的是政府参考架构计算环境。这是一个先前宣布的F-22开放架构系统模块,旨在更轻松地将新的软件包集成到飞机上,包括支持空中无人机控制员角色的软件包。
明确提及基于平板电脑的座舱控制界面也值得强调。通用原子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允许有人驾驶飞机在飞行中指挥无人机的控制系统,其中类似平板电脑的设备是典型的用户界面。然而,两家公司本身都在不同程度上对这种安排的长期可行性提出了疑问,特别是对于单座战斗机的飞行员来说,他们在实战任务中已经有很大的工作负荷。
"我们最初是与[空军的]空中作战司令部从平板电脑开始的……他们有这样一种想法,希望拥有这种独立控制,"通用原子公司先进项目副总裁Michael Atwood去年在The Merge播客节目中表示。"我曾乘坐其中一架喷气式飞机,带着平板电脑飞行。驾驶飞机本身已经很困难了,更不用说操作我主要飞机的武器系统,还要在空间和时间上考虑这个其他东西。"
![]()
通用原子公司过去发布的一张图片,显示使用类似平板电脑的设备控制空中无人机。图片来源:通用原子公司
"空军内部关于[从其他飞机控制无人机的]正确方法有很多意见,"时任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著名的"臭鼬工厂"先进项目部门负责人的John Clark也在2024年9月空军协会主要年度会议上告诉TWZ和其他人。"不过,普遍的想法是,[平板电脑或其他基于触摸的界面]可能是开始实验的最快方式。它可能不是最终状态。"
![]()
在过去一次"臭鼬工厂"测试中,用作无人机控制器的L-39"信天翁"轻型喷气机后座视图。注意触摸屏类型的用户界面。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这些正是像通用原子公司10月在NTTR上空进行的演示可以帮助解答的问题。正如TWZ经常指出的,关于未来CCA机队的结构、以及如何部署、发射、回收、支持和以其他方式操作,更不用说战术运用,仍有大量问题需要解决。
"通用原子公司在这里处于一个相当独特的境地,因为我们已经有可操作的无人喷气机用于实验,"通用原子公司发言人Brinkley告诉TWZ。"MQ-20'复仇者'配备了成熟的任务自主软件,是一个完美的CCA替代品,使我们能够快速行动并抢占先机。"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复仇者"无人机多年来一直被广泛用作高级自主性及与CCA型无人飞机相关其他发展的测试平台。这款喷气动力无人机具有一些低可观测性(隐身)特征,以及一个内部有效载荷舱。这项工作很多是与美国海军以及美国空军合作进行的。涉及F-22和MQ-20或其他替代平台的有人-无人机组队测试在机密领域可能已经进行了多少,目前尚不得知。
![]()
另一张"复仇者"无人机的资料图片。此处看到的样机在其右翼下安装了一个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军团"吊舱,内含红外搜索与跟踪传感器。图片来源:通用原子公司
"我们正在积极准备,因为我们已经知道未来的方向,"Brinkley补充道。"我们不想等到CCA机队部署后才开始着手研究F-22组队。我们已经知道F-22将在有人-无人机组队行动中扮演关键角色,而通用原子公司处于一个独特的地位,可以立即开始行动。"
如前所述,F-22计划成为美国空军的首个空中CCA控制器,空军在去年夏天的2026财年预算请求中透露了这一点。这在10月份空军提交给国会的一份非机密报告中得到进一步确认,该报告另外概述了空军战斗机机队一项高度雄心勃勃的10年计划,该计划高度重视CCA。
"F-22仍然是CCA的入门平台,但与F-16、F-35A、F-15E和F-15EX的集成是一个正在考虑的新选项,"根据该报告。"最终,CCA将与[第六代]F-47配对,以满足高度对抗环境下的任务需求。"
![]()
空军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一张图表,详细介绍了其当前和未来的战斗机机队,以及目前正在开发的两种CCA设计。图片来源:美国空军
"美国的对手正以更大的规模和具有挑战性的防空布局来对抗美国的空中力量,这限制了美国以传统方式投射战斗力的能力,"报告补充道。"CCA允许以更低的价格获得风险承受度更高的飞机,并充当战斗力倍增器。"
![]()
来自10月提交给国会的战斗机部队结构报告中,关于空军期望从未来CCA机队中获得的好处的更详细说明。图片来源:美国空军
战斗机部队结构报告还指出,关于空军目前计划具体购买多少架CCA以及时间表的细节目前属于机密。空军官员过去曾表示,在CCA项目的第一阶段(增量1)下将订购100至150架无人机,预计通过未来的增量开发周期还会再增加数百架。空军是计划在第一批次中筛选出单一类型还是购买多种设计,目前仍不清楚。如前所述,通用原子公司和安杜里尔公司目前正在为增量1开发无人机,它们现在分别被命名为YFQ-42A和YFQ-44A。通用原子公司宣布YFQ-42A已于8月首飞。YFQ-44A于上月首次升空。目标是让具备作战能力的增量1 CCA在本十年末左右开始服役。
![]()
通用原子公司的YFQ-42A在飞行中。图片来源:GA-ASI
![]()
安杜里尔公司的YFQ-44A在其首次飞行期间。图片来源:安杜里尔公司经由美国空军
CCA无人机的发展不仅限于美国空军。美国海军陆战队和美国海军也在进行各自的CCA工作。所有三个军种都在直接合作开发通用控制架构和其他要素。通用原子公司也是目前为海军开发概念性CCA设计的几家公司之一。该公司现在还利用其高度模块化的"Gambit"系列设计,积极寻求此类无人机的对外销售。美国及其他地区的其他公司也在关注这个市场空间稳步增长的机会。
"全世界有很多公司正在做出重大承诺,同时他们也是第一次解决所有这些问题。如何制造飞机,如何融入自主性,如何与有人驾驶飞机组队,"通用原子公司发言人Brinkley告诉我们。"我们自己在无人喷气机上的投入已经持续了17年。这[次MQ-20/F-22演示]只是我们长期积极进取历史中的又一个里程碑。我们不是在这里说'我想我能,我想我能'。我们知道我们能行。"
随着F-22被确定为空军的首个空中CCA控制器,继续验证"猛禽"有人-无人机组队能力的工作将尤为重要。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现已就MQ-20/F-22组队演示提供了自己的评论。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臭鼬工厂'领导并策划了这次与GA-ASI [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 和L3Harris的有人-无人机组队飞行测试。这次演示涉及一架F-22'猛禽'、一架MQ-20以及'臭鼬工厂'灵活且与硬件无关的飞行员车辆接口,以展示对美国空军'协同作战飞机'系统家族至关重要的能力,"该公司告诉《战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构建、测试和改进组队能力的分阶段方法处于创新前沿,正在塑造今日未来空战。"
"这项工作代表了'臭鼬工厂'将其多样化和独特的专业知识带到台前,引领方向,展示了未来空战的形态,即单座飞机通过座舱内简单直观的界面指挥和控制无人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副总裁兼'臭鼬工厂'总经理O.J. Sanchez在一份提供给《战区》的声明中也表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