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空军以轰-6K为核心的轰炸机编队完成南海例行巡逻后,美国“Army Recognition”网站援引美海军陆战队消息披露,其第1无人机中队(列装MQ-9A)已抵达菲律宾,进驻美军位于菲律宾北部的巴萨空军基地。结合近期日本主动挑起的系列事端,美军似乎正试图在东亚构建南北双向威慑的战略态势,所谓“夹击中国”的意图昭然若揭。
![]()
▲MQ-9A此次部署动作高调,针对性不言而喻
本月15日,美军常驻三泽基地的B-1B战略轰炸机,与日本航空自卫队的F-35J、F-15J及F-2战斗机开展联合演习,其中反舰科目被列为演练重点,指向性极为明确。而MQ-9A作为美军近年重点推进的察打一体无人机,目前已实现全球部署,其最知名的战绩便是2020年1月,凭借“地狱火”导弹精准击毙伊朗名将苏莱曼尼,直接点燃美伊冲突的导火索。尽管美军宣称此次部署菲律宾的MQ-9A未搭载制导弹药,核心任务为情报搜集,但凭借其先进的雷达与光电感知设备,对南海地区的潜在威胁不容小觑。
![]()
▲日本也已引进并列装MQ-9B无人机
从实际部署来看,以B-1B和MQ-9A为代表的美制装备,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形成威慑,并非空穴来风。但关键问题在于,这些装备放到2025年的战场环境中,已然明显落伍。B-1B是美国上世纪80年代末针对苏联设计的超音速轰炸机,其超音速突防理念早已跟不上现代战争节奏,且不具备隐身能力,与俄罗斯的图-160一样沦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装备——这也是美国空军一再推动其退役,原本100架的规模如今仅剩不足一半的核心原因。此外,美军长期缺乏真正先进的反舰导弹,当前为B-1B配套的LRASM导弹,实际射程仅400多千米,即便不考虑其驻扎机场可能遭远程武器打击的风险,仅这一攻击距离在空警-500/600的探测范围面前,也无异于让自身陷入险境。
![]()
▲看似强悍的B-1B,核心技术已彻底淘汰
MQ-9A早年曾名声大噪,美军向盟友出售时,多次刷新察打无人机的单价纪录。但在也门战场针对胡塞武装的行动中,其升级型号MQ-9B却暴露了真实战力:前后累计损失超20架,甚至创下一周内被击落3架的尴尬纪录,完全配不上“先进无人机”的称号。反观中国防空系统,近年发展迅猛,不仅有红旗-9BE、红旗-16FE等基于成熟装备衍生、实战表现优异的型号,更有红旗-20等全新一代装备亮相,整体实力远超也门胡塞武装。面对尚未完成升级的MQ-9A,中国防空体系应对起来毫无压力。
![]()
▲也门胡塞武装击落MQ-9系列无人机毫不手软
事实上,美军近年虽在菲律宾部署了不少武器,但真正长期驻扎的均非顶尖装备:号称为陆基高超音速导弹预留,实则仅能发射亚音速“战斧”导弹的“提丰”系统;跟风反无人机热潮、列装不足一年、尚不具备实战能力的微波反无人机设备;以“无人化”为核心卖点,却极度依赖战场电磁权、缺乏实战验证的无人反舰导弹。显然,美军已将菲律宾当成了天然的武器试验场,全然不顾菲律宾的安全利益,其借助菲律宾地理位置谋取自身战略利益的野心,早已暴露无遗。而MQ-9A即便算是成熟装备,其战力也实在拉胯。
![]()
▲日本在东亚部署了上百架F-35系列战机
相比之下,美军在日本的部署确实舍得投入:全球唯一一处非本土核动力航母保障基地、上百架F-35系列战机,乃至此次引发关注的B-1B战略轰炸机,均体现了其在东亚的战略侧重。但问题在于,美军眼中的“先进装备”,放到东亚战场未必还能保持领先。仅11月,中国军工就相继展示重磅成果:11月5日正式服役、搭载歼-35舰载机与空警-600预警机的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代表五代半无人僚机作战理念、可与四川舰协同的攻击-11无人机;以及高调公布发射画面、全球首款真正意义上的反隐身防空导弹红旗-20。
![]()
▲四川舰海试顺利推进,标志着中国海军新质战力即将成型
“有心无力”,正是当前美军的真实写照。若只是一两款装备或一两个领域被中国反超,美军或许还能凭借庞大的装备存量维持整体优势。但现实是,美军在大部分领域已被中国赶超,仅在核潜艇、重型直升机等少数领域仍保有领先,处境愈发艰难。如今局势紧张之际,美军却只能在日本、菲律宾部署B-1B、MQ-9A这类性能尴尬的装备,正是这种战略颓势的真实体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