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银证券(BofA Global Research)于2025年10月21日发布了题为《独角兽、十角兽与百角兽:私营公司入门指南》的主题投资研究报告,共计182页。报告系统性地分析了全球私营资本市场的崛起、私营公司(尤其是高估值初创企业)的成长轨迹及其对全球经济、公共市场和科技创新的深远影响。报告指出,私营市场资产管理规模已高达22万亿美元,若视为一个经济体,其规模仅次于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一、私营市场的崛起与现状
- 规模与增长:私营资本AUM自2012年以来翻倍,2024年达22万亿美元。私营公司数量激增,而上市公司数量自1996年以来减半。
- 公司上市延迟:初创公司平均在成立16年后才上市,比十年前延长33%。
- 投资回报优势:私募股权在过去10年、15年和20年的回报率均高于标普500和罗素2000成长指数。
二、私营公司为何选择“不上市”?
- 成本与监管压力:上市公司面临高昂合规成本(中位数公司合规成本占市值4.1%)、繁琐披露要求和短期业绩压力。
- 控制权与灵活性:私营公司可保护商业秘密、避免季度业绩干扰,更专注于长期战略与研发。
- 融资渠道多样化:私募资本(如VC、PE、家族办公室)充裕,公司可在私有市场获得更高估值。
三、独角兽、十角兽、百角兽:定义与影响力
- 定义:独角兽(估值≥10亿美元)、十角兽(≥100亿美元)、百角兽(≥1000亿美元)。
- 数量与估值:截至2025年10月,全球有1621家独角兽,总估值6.6万亿美元;其中84家十角兽、7家百角兽。
- 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AI、企业科技、金融科技、太空、自动驾驶等领域。
- 代表企业:OpenAI(5000亿美元)、SpaceX(4000亿美元)、Anthropic(1830亿美元)等“私营巨头七雄”(Private Magnificent-7)总估值达1.4万亿美元。
四、私营市场的未来趋势
- 零售投资者入场:通过长青基金、侧袋基金等新型工具,私人市场正向零售投资者开放。预计到2032年,零售投资者在另类资产中的AUM占比将从16%提升至22%。
- 地缘与技术集中:美国和中国占据独角兽总数的68%,AI公司占前50大私营公司的40%。
- 创新与风险并存:私营公司在AI、量子计算、能源、生物科技等领域推动颠覆性创新,但也面临监管、伦理、资源消耗等挑战。
五、私营公司的全球影响
- 对公共市场的冲击:私营公司如OpenAI、SpaceX等不仅重塑行业格局,也影响上市公司战略与估值。
- 经济权重:前120家主题独角兽总估值相当于德国股市总市值。
- 资本流向:NVIDIA、Google、微软、亚马逊已投资自ChatGPT发布以来近50%的AI独角兽。
报告总结与启示
私营公司正成为全球资本配置、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其崛起反映了资本市场结构的变化:企业更倾向于在私有环境中成长,以规避公共市场的短期压力与高额合规成本。与此同时,私营市场的高回报、高增长潜力吸引着机构与零售资金持续涌入。然而,这一趋势也带来流动性缺失、估值泡沫、监管滞后等风险。未来,私营公司与公共市场的边界将进一步模糊,投资者、政策制定者与企业需共同应对这一“私营化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报告节选
![]()
![]()
![]()
![]()
![]()
![]()
![]()
![]()
三个皮匠报告AI译版
![]()
![]()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