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幸福之家》栏目的深邃讲堂上,刘祥菊主任以振聋发聩之声,向观众揭示了现代人健康管理中一个普遍被忽视的危机——“肾毒”堆积。她指出,肾毒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当它在体内累积到一定程度时,身体会发出明确无误的求救信号。刘主任将其精辟地总结为三大典型表现:人体水液代谢失常、异常水肿、以及持续性的腰膝酸软。 识别这些信号,是拦截疾病、守护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
信号一:水液代谢失常——身体“水利系统”的紊乱
刘主任将人体的水液代谢系统比喻为一个精密的“水利工程”。肾脏,就是这个系统的“总阀门”和“净化中心”。
· 正常状态:肾气充足,这个阀门开阖有度。喝下去的水液被正常气化,清者上输于肺布散全身,浊者下输膀胱排出体外。故人口不干,小便通利。
· 肾毒堆积状态:当肾毒(尤其是湿浊、寒凝之毒)堆积,损伤肾阳与气化功能,这个“总阀门”就会失灵。
· 表现1:口渴不欲饮:感觉口干,但不想喝水,或只愿用热水漱口。这是因为肾阳气化无力,无法将水液蒸腾上承于口咽,同时体内本身就有多余的“水湿”(垃圾水)停滞,故而不需要更多水。
· 表现2:小便异常:要么是尿频、尿清长(夜尿多),这是肾气虚固摄无权,且无法气化水液;要么是尿少、尿涩痛、尿浑浊,这是湿热浊毒阻塞了下焦水道。
![]()
刘主任强调,这种“上面旱,下面涝”的水液代谢紊乱,是肾毒堆积早期最容易被忽略,却至关重要的信号。
信号二:异常水肿——身体“洪水泛滥”的警报
水肿,是水液代谢失常的进一步恶化,是身体发出的更强烈的“洪水警报”。刘主任指出,肾毒导致的水肿有其鲜明特点:
· 部位:通常从眼睑、脚踝等组织疏松处开始,尤其以晨起眼睑浮肿为典型特征。严重时则会蔓延至双腿甚至全身。
· 特性:用手指按压肿胀部位,会形成一个凹陷,回弹缓慢。这是因为肾阳气化不利,导致水湿泛滥于肌肤腠理之间,如同浸水的海绵。
· 病机:这标志着肾的“排水”系统已严重失能,不仅是阀门失灵,整个“河道”(三焦水道)都已因寒湿瘀毒的堵塞而壅滞不通。刘主任说:“这不仅仅是‘水’多了,更是管理水的‘系统’瘫痪了。”
信号三:腰膝酸软——肾之“府邸”与“支柱”的失养
“腰为肾之府,膝为筋之府”。刘主任解释说,腰部和膝关节,是肾精肾气在体表最直接的“驻扎地”和“反映区”。
· 正常状态:肾精充足,则腰脊得以充养,挺拔有力;肾精化生骨髓,膝关节则灵活强健。
· 肾毒堆积状态:肾毒堆积,必然耗伤肾精,并阻塞肾络气血的运行。其“府邸”失于滋养,则出现腰部的酸、软、空、痛感,无法久站或久坐。其“支柱”失于濡润,则出现膝关节的酸软无力、畏寒、甚至活动时发出响声。
这种酸软,是一种深层的、从骨子里透出来的疲惫和无力感,休息后也难以完全缓解,与单纯的肌肉疲劳截然不同。
![]()
刘主任总结道:“这三大信号,如同火灾发生前的烟感警报器。它们告诉我们,身体内部的‘生命之源’——肾脏,正在被毒素围攻,其功能正在急剧衰退。忽视它们,就等于坐视小火酿成燎原之势。”她呼吁所有观众,一旦发现自身同时出现上述两到三种表现,必须高度警惕,应立即着手进行系统的“排肾毒、护根本”的调理,为健康争取宝贵的时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