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人最深的悲哀,不是英雄迟暮,而是亲手拆掉了自己人生的承重墙。
![]()
那堵叫“王江穗”的墙,有多硬核?
很多人只记得王石登顶珠峰的意气风发,却忘了当年那个在深圳倒卖玉米、负债累累的年轻人。
启动资金40万,在1983年,听着不少,但很快就成了个笑话。
真正的“启动资金”,是一个电话。
是他的第一任妻子王江穗,在丈夫生意山穷水尽的深夜,连夜跑回娘家,求动了自己父亲时任广东省委副书记王宁的关系。
一个电话,撬动了广州海运局。一笔400万的粮食订单,让王石一夜翻盘。
![]()
这通电话,才是万科真正的第一块基石。
此后的三十年,王江穗就像一座沉默但坚不可摧的堡垒。
她陪王石出入各种顶级饭局,从不抢话,永远是那个安静的陪衬。但就在这安静中,银行行长的贷款批了,国土局的批文也下来了。她给的,是王石在台前高谈阔论时,永远不必担心的后方和底气。
家里永远有热汤等他,孩子被教育得很好,琐事从不烦他。
这才让他有闲情逸致去登山,去游学,去塑造那个我们熟悉的、充满理想主义光环的“万科教父”形象。
当“红烧肉”的香气,飘进了董事局
![]()
转折点,是2012年。
没有狗血撕扯,没有天价分手费。王江穗只留下一句“祝他幸福”,就彻底消失在公众视野里。
她转身去学画、开画廊,活得清醒而独立,从不消费前夫一丝一毫的光环。
而另一边,王石与小他31岁的田朴珺,用一碗“红烧肉”高调宣告了新恋情的开始。
从此,那个硬汉企业家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70多岁还在为妻子投诉五星级酒店服务的老人,一个陪着上综艺、秀恩爱的话题人物。
![]()
他甚至动用自己的人脉,为田朴珺的纪录片牵线洛克菲勒家族,只为满足她的“名媛梦”。
他耗费半生积攒的声望与人脉,成了支撑一场场爱情秀的燃料。
代价是什么?
是昔日商界老友的微信,从秒回,到再无回音。
从“无人不应”到“无人理睬”
根基的松动,最终会引发山崩。
![]()
2015年,万科股权大战爆发,“宝能系”兵临城下。
王石四处奔走,企图寻找“白衣骑士”,却发现曾经围绕在他身边的那些人,都选择了沉默。
他当年可以靠一个电话撬动400万订单,如今却连一张“支持票”都拜不来。
2017年,他黯然告别自己一手创办的万科。
据说,那之后他新项目的融资电话,少了七成。曾经能在论坛上独占三小时讲台的他,如今的发言时间,被压缩到了十分钟。
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只是看他的眼神,变了。
郎咸平那句点评确实毒辣:“王江穗是托举,田朴珺是消耗。”
一个女人,用自己父辈的资源和自己一生的操持,把丈夫送上云端,然后体面退场。另一个女人,则把他从云端拉回人间烟火,让他用尽最后一丝光环为自己铺路。
好的婚姻是资产,是杠杆,能撬动你原本够不到的世界。而坏的婚姻是负债,是黑洞,会吞噬你既有的一切。
说到底,都是自己的选择。
大家觉得呢?王石今天的局面,真的是因为选错了婚姻吗?还是他性格里的某些东西,注定了这个结局?
欢迎来评论区聊聊。
信息来源
1. 《郎咸平犀利点评王石:选对人托举半生,选错人消耗殆尽》 凤凰网财经
2. 《王石忆万科创业史:第一桶金来自玉米生意》 中国企业家杂志
3. 《万科股权之争:王石的“朋友圈”为何集体沉默?》 21世纪经济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