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西方卡脖子后,俄罗斯硬是把自己的大飞机给飞出来了。
最近,第二架完全“俄罗斯化”的MS-21客机,从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工厂,一口气飞了6个多小时到莫斯科郊外的试飞基地,全程上万米高空,所有系统零故障。
这事儿不小,说明俄罗斯的航空工业在被全面封锁后,真的在另起炉灶,而且还走通了。
这架飞机可不是简单的造个壳子。
最初的MS-21项目,跟我们的C919一样,是全球供应链的产物。
发动机用的是美国的普惠,复合材料机翼用的美国和日本的货。
结果制裁一来,这些关键部件瞬间断供,项目差点停摆。
现在这架飞机,编号73363,是第二架“纯血版”。
心脏换成了自家的PD-14发动机,这也是俄罗斯独立研制的第一款现代化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更关键的是那个先进的复合材料机翼,也被迫换成了俄罗斯原子能公司下属企业自己研发的国产材料。
![]()
从航电系统到辅助动力装置,再到空调、照明,前前后后换掉了超过70个关键系统和组件。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第一架“纯血版”(编号73361)在2022年底就已经首飞成功,现在第二架也跟上了,说明这不是一次性的技术验证,而是项目在稳步推进。
当然,造出两架原型机和实现商业化量产是两码事。
接下来,这架飞机会投入到密集的认证试飞中,目标是今年内拿到适航证,然后才能开始向俄罗斯航空(Aeroflot)等客户交付。
这条路走得相当艰难,进度也一拖再拖。
但现实就是,在波音和空客之外,一个曾经的航空巨头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重返牌桌。
不管外界怎么看,能把一整套现代客机的工业体系在封锁下重新建立起来,这本身就够让人警醒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