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车间里,八架崭新“光辉”战机披着国旗亮相,官员们笑容满面。可网友放大照片一看,靠近镜头的两架战机喷口完整,后面六架却露着黑洞洞的“喉咙”——发动机不翼而飞。这场精心策划的“国产骄傲”秀,瞬间沦为全球笑柄。
![]()
这不是印度第一次被发动机掐住喉咙。2021年,印度豪掷99台F404发动机订单,四年过去只收到4台,生产线几乎断粮。离谱的是,印度反手又砸10亿美元,追加113台新订单,活脱脱上演现实版“头铁艺术”。
为什么非要吊死在一棵树上?真相扎心得很。“光辉”战机从设计之初就和F404深度绑定,进气道按F404尺寸量身定制,飞控系统几万行代码围着它转。换个发动机等于把飞机大卸八块,重写软件、重做试验,没八年时间搞不定。美国学者一针见血:“临时换发动机,等于把项目送进ICU。”
更讽刺的是,这台让印度卑微等待的F404,竟是上世纪70年代的老技术。它之所以能拿捏印度,全靠一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生意:美国F404生产线本要关闭,印度订单硬是续命五年;印度则靠采购美制装备“政治站队”,换取地缘安全感。至于核心技术转让?通用电气连螺丝刀图纸都没给过。
![]()
印度不是没努力过。1989年启动的“卡佛里”国产发动机项目,耗时36年,烧钱数十亿,结果推力不足85千牛,涡轮叶片寿命只有几十小时,连场航展都撑不完。俄罗斯测试人员直言“不堪使用”,最终项目扔进废料堆,改行去当无人机发动机。
自家发动机烂尾,国际合作更是坑连坑。与法国赛峰集团签的70亿美元协议,号称100%技术转让,实则印度掏钱当“冤大头”——研发费用承担80%,核心设计权却握在法国手里。前两代AMCA隐身战机还得用美国F414发动机,所谓“技术自主”成了空谈。
供应链的连环劫更是让印度崩溃。F404延迟交付,美国甩锅中国断供涡轮叶片,真相却是美军订单优先级更高。印度网民骂中国“卡脖子”,殊不知中国连稀土材料一卡,美国F-35生产线也得跟着瘫痪。
![]()
如今印度空军陷入死循环:老旧的米格-21年均坠毁两架,97架新“光辉”订单排队到2028年,工厂月产不到2架。每架“光辉”单价7500万美元,比法国“阵风”还贵15%,维护时间却是人家四倍。飞行员宁愿开45岁高龄的米格-21,也不碰国产新机——毕竟谁也不想当“飞行棺材”的试飞员。
莫迪总理说印度要有自己的发动机,就像造疫苗和UPI支付一样。但“卡佛里”实验室里生锈的样机,与车间中一排排无机身的“光辉”,共同写满同一道命题:大国重器,买不来求不到。当歼-20搭载涡扇-15超音速巡航时,印度还在为三代机发动机下跪——这场40年的“心脏病”,终归要靠自己的工业脊梁来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