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宁波,一位网名叫“小洛熙妈妈”的网友发视频实名举报,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心脏科主治医生陈某某。称其术前判断有误,接受心脏微创手术后导致自己5个月大的孩子不幸离世。
![]()
视频发酵后,被众多媒体相继报道。据悉,孩子叫小洛熙,是个早产儿,刚满五个月。医院在例行体检中发现她心房间隔存在圆孔,医生建议尽快手术,称手术属于微创,两个半小时即可完成。
但在手术过程中,孩子在手术室待了9个小时,出来后不到20分钟便出现生命体征不稳,最终抢救无效死亡。而在术前,医生并未提及任何高风险,也未说明可能需要二次手术或延长时间。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家属直到现在还没等来一句明确答复。
![]()
据家属描述,术前医生在沟通时强调这是一次低风险微创手术,预计两个半小时完成。可从孩子进手术室到推出,前后整整9个小时。期间没有任何医生主动出来说明情况,也未告知家属手术是否顺利。
孩子出来后,仅过了20分钟便出现状况,医生随即展开抢救。当晚10点多,医院宣布孩子死亡。
家属注意到一个细节,就在死亡时间前一小时的记录中,病历上还写着“生命体征平稳”。这前后矛盾的描述,成了母亲心中难以释怀的结。
![]()
此外,根据家属的说法,他们怀疑手术过程中曾出现失误,可能进行了补救性操作,但全程未告知。
小洛熙的家人表示,他们之所以同意手术,是因为医生当时建议越早越好。但当事件曝光后,不少专业医生在网上解释:婴儿心房间隔圆孔未闭在新生儿中很常见,多数会在3岁前自然闭合,并不会影响心功能。除非合并其他心脏结构异常,通常采取定期观察、延后处理。
换句话说,小洛熙的病情并不一定非动手术不可。是否立即处理,原本就该是一个需要慎重权衡的决策。
![]()
手术结束后,家属第一次见到孩子时,小洛熙已经没有呼吸,嘴唇微张,脸上还留着泪痕。母亲当场崩溃,父亲抱着女儿久久不愿松手。
![]()
事件曝光后,小洛熙的母亲实名举报手术医生陈某某,称其术前未如实评估病情,术后隐瞒抢救细节,甚至次日修改病例,删去了关键抢救记录。
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发布回应称,已暂停陈某某接诊,并全力配合调查。宁波市卫健委也已介入,将依据《医疗纠纷处理条例》推进后续工作。
![]()
11月17日晚,小洛熙父母以及家人再次到医院门口维权。一家人直接晕倒在地,小洛熙奶奶在地上痛不欲生的大哭,一家人在地上抱在一起,实在令人心疼。
有民警和保安在现场维持秩序,而孩子的奶奶口中还说到“害了三个小孩”。
![]()
“害了三个小孩”是怎么回事?
原来在今年6月6日,一位网名叫“嘟嘟的贺呵呵”的网友在网上发文称,她的孩子同样在该医院接受治疗,主刀医生同样是陈某某,也同样是微创手术,结果在手术后导致幼儿全身器官衰竭导,最终死亡。
![]()
目前这一说法并未获得官方证实,真实性待查。但舆论已开始关注陈某某是否存在多起手术事故的情况。
事发后,不少网友讨论的焦点也放在“术前签字”上。有网友认为,家属签字了,就意味着知情风险,术后不能再要求医生负责。
但问题是,家属到底知道了多少?术前医生说是两个半小时,结果在手术室就待了9个小时,而且在这期间,院方没有与家属有过任何沟通,是否存在二次手术的行为,他们也毫不知情。
![]()
从目前公开信息来看,手术本身的医疗行为是否存在失误尚未有结论,但术前术后的沟通和信息披露,显然存在不少问题。
医疗不是绝对安全,但家属有权知道真相。一个孩子的生命,不该在沉默中结束。
11月18日,小洛熙舅舅表示,直到现在,医院也没有给出一次当面、系统的说明。外婆甚至因为无法接受事实,至今不敢承认孩子已经去世。目前,孩子还在殡仪馆,后面可能要尸检。
![]()
生命只有一次,信任也只有一次。家属当然懂手术的风险,但不能接受医生轻描淡写的承诺与刻意隐瞒的事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