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梗流行,导致孩子说话只会用那些:包的、拴Q、我嘞个骚刚、芭比Q了!……
很多妈妈都很紧张,甚至不少教育学者都说:这一代孩子被这些网络梗给毒害了,完全不知道中文美了。
真的这么严重吗?
其实这一类的网络用语,更像一种社交货币,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流行语,像我们当年也会有在某个圈、追某个星的回忆,这些是我们的社会货币,允许孩子偶尔“跟风”讲讲,其实就是让孩子才能融入到现在的社会群体中。
如果一个孩子,不能去掌握他们这个时代的话语体系,她可能丧失的就是融合在小团体里面的能力,往大里说,他丧失的是社交圈。
![]()
但我会多做一步,告诉小D,首先,这些网络热梗、烂梗,在正式场合或者写作文的时候,不能或应减少使用;
另外,坚决不允许她用一些利用疾病当梗去嘲笑人的行为。(比如,嘲笑人长得好“唐”——这个唐是唐氏综合征的缩语,骂人弱者这类);
第三,如果无法改变网络大环境,我们又希望孩子能少用网络梗,先从自己好好说话开始。
之前拍了视频,欢迎收看转发~
(温馨提示:如果暂时不方便播放,记得 戴上耳机或调低音量再看哦)
不方便看视频的,为你送上文字版啦
像在我家,一直就比较注重女儿的大语文启蒙,对我来说,父母完全可以加入孩子,让孩子发现爸爸妈妈和自己是一队的,同时,我们也别忘了提供孩子更多元化的一些美好的字词。
举些例子,远的不说:
给他们多看看各种各样美好的绘本;比如说《文言日诵》、《日有所诵》,让孩子去体会我们的沐传统文化、诗词之美、母语之美;
![]()
![]()
或者带着孩子去看一看央视出品的各类优质纪录片,类似《字从遇见你》、《三十六个字》等等,都能让孩子更好地去体验我们中国文化的语言美感。
![]()
![]()
图片来源:自己拍的
我始终觉得不要去害怕孩子沉迷在某一样东西,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去打开眼界,让他们去看到:美是多种多样的。
当一个孩子能够接触更多元的美的时候,他就会得心应手,知道在怎么样的情景下使用怎样的语言体系。
我写了3000多篇的文章
如果你的问题我没来得及回复
欢迎点击下方标签直达相关内容找到答案哦
话题索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