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诸海滨新三板)
有机硅供需将得到边际改善,产业链有望迎来景气上行周期
近期,有机硅DMC市场价格上行。根据买化塑研究院监测,国内有机硅DMC价格已攀升至12000-12500元/吨,单日最大涨幅达1000元/吨,较11月初累计上涨超1000元/吨。这场价格反弹并非偶然,而是行业在“反内卷”共识下,供需格局深度调整的必然结果,标志着持续两年多的行业低迷期有望终结,底部反转信号日益清晰。2025年11月以来,行业协同行动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11月12日,鲁西化工牵头召开行业会议,达成“减产30%+涨价至13500元/吨”的双重目标,计划12月初启动减产,半个月内完成价格抬升。会议成果迅速显现,11月13日已有单体厂将报价上调至12500元/吨并限量接单,合盛硅业、新安股份等龙头企业集体封盘,市场预计主流大厂后续将同步调涨500-800元/吨。另有消息称,11月18日合盛硅业将牵头召开实控人级别会议,细化减产监督与价格协同机制。有机硅供需有望得到边际改善,产业链有望迎来景气上行周期。在北交所相关产业链中,锦华新材是国内硅烷交联剂、羟胺盐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公司硅烷交联剂产品主要作为关键原料用于生产有机硅密封胶和胶粘剂,终端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建材、能源电力、电子以及新能源汽车等其他领域,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材料领域的重点产品。
本周开源北交所化工新材行业涨跌幅为+0.21%
本周开源北交所化工新材二级行业中电池材料板块延续此前的强势表现,周涨跌幅为+6.47%。其余各子行业表现则相对较弱,周涨跌幅分别为:非金属材料(+1.28%)、橡胶和塑料制品业(+0.57%)、专业技术服务业(+0.16%)、金属新材料(-0.19%)、化学制品(-0.83%)、纺织制造(-2.09%)。
个股方面,本周北交所化工新材行业涨跌幅居前的个股分别为安达科技(+13.15%)、利通科技(+8.78%)、能之光(+7.64%)、戈碧迦(+7.10%)、迪尔化工(+5.82%)、惠丰钻石(+5.51%)。
东和新材募投项目延期至2026年6月底建成达产
东和新材募投项目延期至2026年6月底:公司募投项目“新型低能耗双室碳酸盐分解炉轻烧氧化镁粉生产建设项目”因设备选型优化(耐热钢测试、煤气发生炉与活性调节器运行调试)导致建设滞后,原定2025年11月30日达产,延期至2026年6月30日,延长7个月。无锡晶海设立美国全资曾孙公司并完成工商登记;为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满足公司长期战略发展需要,无锡晶海氨基酸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自有资金设立新加坡全资子公司、荷兰全资孙公司及美国全资曾孙公司。美国全资曾孙公司“WJAA BIOTECHNOLOGY LTD”,注册资本为20,0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4.21万元(以实际汇率为准),由荷兰全资孙公司“WJAA PHARMACEUTICAL B.V.”100%持股。公司已分别于2025年6月和11月完成新加坡和荷兰公司的设立,并于近日完成美国公司的注册登记。
宏观经济环境变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数据统计误差风险
![]()
1
看点
有机硅供需边际改善,产业链有望迎来景气上行周期
近期,有机硅DMC市场价格上行。根据买化塑研究院监测,国内有机硅DMC价格已攀升至12000-12500元/吨,单日最大涨幅达1000元/吨,较11月初累计上涨超1000元/吨。这场价格反弹并非偶然,而是行业在“反内卷”共识下,供需格局深度调整的必然结果,标志着持续两年多的行业低迷期有望终结,底部反转信号日益清晰。
![]()
根据中国化工报报道,2025年6月中旬有机硅核心产品DMC报价跌破1.05万元/吨,较2021年9月高点跌幅约83%,自2025年年初以来累计下跌超23%;107胶、生胶等产品价格跌幅也超过10%。成交均价已跌破成本线,行业普遍陷入亏损困境。
2025年11月以来,行业协同行动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11月12日,鲁西化工牵头召开行业会议,达成“减产30%+涨价至13500元/吨”的双重目标,计划12月初启动减产,半个月内完成价格抬升。会议成果迅速显现,11月13日已有单体厂将报价上调至12500元/吨并限量接单,合盛硅业、新安股份等龙头企业集体封盘,市场预计主流大厂后续将同步调涨500-800元/吨。另有消息称,11月18日合盛硅业将牵头召开实控人级别会议,细化减产监督与价格协同机制。
供给端收缩为行业反转提供坚实支撑。国内产能扩张周期已正式终结,2025年无新装置投产,2026年底前也无新增产能规划。同时,《有机硅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将单体项目准入门槛从20万吨提升至30万吨/年,加速小产能出清。海外市场方面,能源成本与环保压力持续迫使企业退出,陶氏化学计划2027年前关闭英国14.5万吨产能,海外总产能已从110万吨降至80万吨。叠加2026年欧盟碳关税开征,瓦克、埃肯在欧洲的33万吨产能面临关停风险,全球供给格局持续优化。
![]()
近年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下游电子、电力、新能源等领域需求的带动下,我国有机硅需求量保持了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9-2024年我国有机硅表观消费量从106.2万吨提升至181.6万吨,CAGR为11.3%。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有机硅表观消费量162万吨,同比增长5.5%。
![]()
光伏封装胶需求年增25%以上,新能源汽车用导热胶、密封胶市场规模2025年将达85亿元,同比增长42%,新兴领域成为需求增长引擎。海外产能的退出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2023年,有机硅DMC出口增速曾达到35%,虽然受外部环境扰动,2024年前9个月出口增速回落至2.3%,但随着海外产能持续退出,叠加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建需求增长,出口增速有望重回高位。
有机硅产业链庞杂,上游原料为金属硅、氯甲烷等基础化工品;中游为有机硅单体、中间体等;下游的有机硅产品种类多样,包括硅树脂、密封胶、硅油等,终端涉及建筑建材、电子电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在上游中间体减产的预期之下,有机硅行业供需有望得到边际改善,产业链有望迎来景气上行周期。
![]()
锦华新材是国内硅烷交联剂、羟胺盐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公司硅烷交联剂产品主要作为关键原料用于生产有机硅密封胶和胶粘剂,终端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建材、能源电力、电子以及新能源汽车等其他领域,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材料领域的重点产品;公司羟胺盐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广谱高效低毒农药和抗菌药物、高效环保金属萃取剂、新型离子交换树脂和绿色环保型染料;公司甲氧胺盐酸盐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广谱高效低毒农药和抗菌药物;公司乙醛肟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广谱高效低毒农药。
硅烷交联剂属于精细化学品中的功能性硅烷,主要用于生产室温硅橡胶,属于有机硅密封胶和胶粘剂的第一大类产品。室温硅橡胶广泛应用于建筑建材、能源电力、电子以及新能源汽车等其他领域。硅烷交联剂产业的发展与下游行业发展密切相关。
![]()
2
行业
本周北交所化工新材行业上涨0.21%
本周(2025年11月10日至2025年11月14日,下同),北证50报收1514.20点,周涨跌幅为-0.56%,沪深300报收4628.14点,周涨跌幅为-1.08%,创业板指报收3111.51点,周涨跌幅为-3.01%。
![]()
本周开源北交所五大行业整体表现分化,医药生物、消费服务、化工新材表现较好,其中化工新材行业周涨跌幅为+0.21%。
![]()
本周开源北交所化工新材二级行业中电池材料板块延续此前的强势表现,周涨跌幅为+6.47%。其余各子行业表现则相对较弱,周涨跌幅分别为:非金属材料(+1.28%)、橡胶和塑料制品业(+0.57%)、专业技术服务业(+0.16%)、金属新材料(-0.19%)、化学制品(-0.83%)、纺织制造(-2.09%)。
![]()
本周北交所化工新材行业涨跌幅居前的个股分别为安达科技(+13.15%)、利通科技(+8.78%)、能之光(+7.64%)、戈碧迦(+7.10%)、迪尔化工(+5.82%)、惠丰钻石(+5.51%)。
![]()
3
价格
化工品价格走势
![]()
![]()
![]()
![]()
公司公告:东和新材募投项目延期至2026年6月底达产
![]()
![]()
宏观经济环境变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数据统计误差风险
开源北交所研究团队专注北交所,新三板,科技新产业、专精特新、新质生产力研究。连续多年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水晶球奖最佳新三板北交所研究、上证报最佳分析师、中证报金牛奖、Wind金牌分析师、21世纪金牌分析师、第一财经最佳分析师等荣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