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闽连渔运XXXXX”船违规超载人员,被正在执行巡航任务的浙江省温州市渔政执法人员发现。渔政执法人员现场固定证据后,向当事人提供“零次跑”和一般流程两种办案方式,并说明办案流程,当事人立即勾选了“零次跑”流程。
10月20日,渔政执法人员电话联系当事人,约定远程调查取证的时间、方式。
10月21日,两名渔政执法人员通过视频方式亮明身份,向当事人调查询问。
11月6日,该案顺利办结,成为温州市首例简单案件“零次跑”。
今年是温州市“机关效能建设攻坚年”,为深化“破梗阻·优服务”,温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出台了《渔业执法简单案件办理“零次跑”办案规定》,打造温情执法模式,最大程度实现“执法不扰渔、办案不误产”。
聚焦需求
以“渔民视角”优化执法服务
在传统渔业执法中,需要渔民回港后前往执法机构接受调查,无形中增加了渔民的交通成本,耽误了生产时间。尤其在渔业生产旺季,渔民有时候“赶不回”,也造成了“执法难”的问题。
渔民的需求为执法改革提供了“风向标”。现在通过视频几分钟就能完成询问,船不用靠岸,渔汛也不耽误。渔民的切身感受折射出“零次跑”模式的方便之处,同时,渔民在自己家里或者渔船上接受询问,心理更加放松。
锚定法理
以“法治思维”保障执法质量
依法行政是执法部门的生命线,程序正义是有效保障,在注重执法效率的同时,温州市渔政部门兼顾程序公正,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为防止法律程序“简化”变“减化”,温州市渔政部门明确了“零次跑”的适用边界。
回看本案,渔政执法人员严格遵循标准,从发现违规到平台立案,再到结案做到全程留痕,电子笔录、送达回证等12类文书全部通过全省平台线上生成和送达。该案办理时间为20天,远低于《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规定的90日办案期限。随着“零次跑”服务方式的推进,办案期限有望进一步压缩。
传递温度
以“普法宣传”彰显执法柔性
执法重在普法,绝非“一罚了之”。温州市渔政部门大力推进“普法+执法+服务”理念,以“前置式宣教”“贯穿式普法”筑牢源头防线,积极引导渔民自觉守法,让法治理念扎根一线。
办案中,渔政执法人员用“大白话”讲明法律法规;案件办结后,通过推送普法视频、典型案例等素材,扩大执法的后续宣传效果。
此外,温州市渔政部门还不断丰富普法载体,通过“海上党建宣教服务队”开展“五进”普法、法治课堂融入“渔二代”培训、渔民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渔政执法队员自编自导“以案说法”视频,以通俗易懂的语音和视频,提升渔业从业者的法治意识,积极维护海上安全和渔业生态环境。
来源:温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
编辑:胡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