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每天穿梭在城市里的外卖小哥,我们见证了外卖带来的便利,也看到了这份便利背后,那些你从手机屏幕上看不到的另一面。有些订单,连我们自己拿到手都心惊胆战。
![]()
今天,我就想以一个“内部人士”的身份,偷偷提醒你,有5类外卖是行业内公认的“高风险雷区”。
这不是为了吓唬谁,只是希望你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吃得更安心。
![]()
第一种:汤品炖菜类
我们外卖小哥最怕送什么?汤!一路颠簸,保温箱里洒得到处都是,各种汤汤水水混合着饭菜的馊味,那味道简直了。更重要的是,汤品从出锅到你嘴里,往往要经历一两个小时,这期间它恰好处于细菌滋生的“危险温度区”(10°C-60°C)。
![]()
部分商家为了追求口味,汤底高盐高油,而且很可能使用不新鲜的边角料来熬制,你喝下去的每一口,可能都是油脂和细菌的混合物。想喝汤,尽量选择出餐快、评分高、专营汤品的店铺。收到后如果感觉温度不够,务必重新煮沸再喝。那些以“汤底无限续”为噱头的廉价店,最好直接绕道。
![]()
第二种:麻辣烫/冒菜
取麻辣烫的时候,我们最怕看到后厨脏乱差。有些店的食材就敞开放在桌上,苍蝇乱飞,汤底浑浊油腻,闻起来就让人没胃口。
![]()
自助选菜的模式,让食材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极易受到污染。而最大的风险在于那锅汤,为了节约成本,一些黑心店家可能几天甚至更久才换一次汤,反复熬煮的汤底成了亚硝酸盐和劣质油脂的“重灾区”。
![]()
想吃麻辣烫,请一定选择明厨亮灶的连锁品牌。点餐前多看看评论,如果有人提到“拉肚子”或“油太大”,果断避开,别拿自己的肠胃开玩笑。
第三种:凉菜/沙拉
在没有专业保温措施的情况下,送到用户手里时,沙拉早已不凉了,看着蔫蔫的菜叶,自己都提不起食欲。凉菜和沙拉最大的问题在于,它们未经高温杀菌,对食材新鲜度和制作环境的卫生要求极高。
![]()
制作过程中的刀具、砧板、员工的手,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细菌污染。在配送过程中,温度升高只会加速细菌的疯狂繁殖。想吃沙拉,优先选择那些有“安心卡”、明确标出制作时间的品牌。如果配送距离远,或者收到后感觉菜品不新鲜、口感发黏,请立即扔掉,别心疼那点钱。
![]()
第四种:油炸小吃拼盘
有些炸鸡、炸串店,我们还没进门,整个楼道里都是一股劣质油的哈喇味。炸物送到手里早已软塌塌,全是油,吃起来还发苦,这就是典型的油质问题。
![]()
油炸食品是“地沟油”的“重灾区”。为了压缩成本,一些商家可能会反复使用炸油,直到油色发黑、黏稠,这时油里已经产生了大量致癌物质。而且外卖配送导致食物回软,口感变差,也更容易吸附更多的劣质油脂。想吃油炸食品,就多花几块钱选择知名连锁品牌。如果收到的食物颜色过深、口感发苦,说明油质极差,千万不要食用。
![]()
第五种:超低价盖浇饭/盒饭
那些十几块钱还送饮料的盖浇饭,我们最怕看到里面的肉。往往是些不明部位的碎肉、淋巴肉,菜也是蔫黄的,毫无新鲜感。这个道理很简单,极致的低价,必然意味着极致的成本压缩。
![]()
商家为了保证利润,只能在食材上动手脚,使用廉价的冷冻肉、不新鲜的蔬菜,甚至是加热一下就能吃的料理包。食材的来源和新鲜度,完全没有保障。点外卖,别被“低价引流”的噱头迷惑。仔细查看店铺的实拍图片和用户评价,特别是差评里提到的食材问题。记住,价格远低于市场水平的,背后一定有猫腻。
![]()
总结:
点外卖,不能只图方便和便宜,要学会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今天分享的外卖,大家还是少吃为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