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还在争论房价会不会崩盘,或者该不该随便买房,其实这些说法已经过时了,真正的变化不是全国一起上涨或下跌,而是不同城市、地段和房子的命运完全不同,你住的地方有没有人来,配套是否完善,房子新旧程度,这些因素才是决定价格的关键。
![]()
在一线城市和杭州成都这些地方,九十到一百二十平米的次新房最受欢迎,因为人口不断涌入,学校医院商场都很齐全,住起来舒服,也容易租出去,这种房子不会大涨,但每年稳定上涨百分之二到四,不是靠炒作,而是真实需求支撑,我身边很多朋友就是靠着这类房子,资产没有缩水,还慢慢增值。
老小区改造后,反而比很多新房子更值钱,政府给装上电梯、换好水管、修整广场,住起来方便不少,租金也跟着往上涨,有些地方改造完房价直接翻了一倍,而且市场不好的时候也不容易急着卖掉,很多人没留意到这一点,觉得老旧小区不值钱,其实改好的老小区是个隐形的抗跌资产。
![]()
三四线城市之间的差距在拉大,像昆山、顺德这些地方有产业基础,能吸引外资,还能跟大城市联动发展,房价就能稳住甚至微涨,可那些缺乏工厂、没有就业机会的地方,年轻人不断外流,房价一年可能下跌8%到10%,有的房子挂牌半年也无人问津,问题不在房子本身,而是根本没人愿意接手。
绿色建筑开始体现价值了,节能认证的房子在一线城市租金高出15%,转手卖出也能多赚20%,这个趋势好多人还没注意到,但贝壳链家的数据已经摆在那里,技术不是空架子,它能实实在在地变成钱。
![]()
政策没有说要托住房价,但保障房建得多了,租房管理也更规范了,贷款利率也在灵活调整,这些变化把投机的人慢慢挤出去,真正留下来的房子,是那些位置不错、配套齐全、能耗也低的,市场自己在筛选人,也在筛选房子。
说到底,真正的赢家不是钱最多的那位,而是最先看明白三件事的人:城市级别、功能提升和技术规范,他们避开那些偏远的大盘楼盘、人口流出的区域和没人维护的老旧破小房子,专门选择地铁口的改善型住房、翻新过的老小区和带有节能认证的新建住宅,这三类房子在未来几年里会越来越受欢迎。
2015年买房靠胆量,2020年靠信息优势,2028年就要看你能不能读懂城市规划、能耗指标和人口数据,谁把这些搞明白了,谁就能掌握定价权,这不是什么玄妙道理,而是实实在在的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