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大的优点就是人多,目前已经超越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但也正是如此,印度“移民潮”在全球上演,其数量不仅独步各国,成就也令人瞩目。
据当地政府提供的数据显示,海外印度人已经超过3500万,并且遍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科技发达、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印度人正在大量涌入我国。
![]()
据悉今年第一季度印度来华人数相比往年暴增了320%,这其中不全是来中国旅游的,有的是来咨询移民的,也有的是来就业的,一时间让不少人陷入了恐慌。
大量的印度人会不会像当年涌入美国、加拿大那般,借机涌入中国抢占国人的就业机会?
![]()
大量的印度人涌入中国
这几日,网络上总能频繁刷到印度人在中国的视频,画面中他们或是在深圳地铁内以手抓食咖喱饭,弄得油渍满身;或是于广州酒店大堂的沙发上东倒西歪地酣睡,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甚至上海的外滩上都有他们光着脚坐在路边的身影,还有北京的大街上等等,一时间不少人都在纳闷,印度人来中国不需要门槛么,为何在中国突然出现了如此多的印度人?
![]()
据数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印度来我国数量与往年相比增长了320%,而上海移民机构更是透露,印度相关咨询量一个月狂涨30%,稳坐外籍咨询头把交椅。
有不少居民表示,自己所住的小区搬来大量印度人,他们天不亮就在小区喧哗吵闹,扰的居民苦不堪言,更是有不少印度网红正在教印度人举家搬迁中国的攻略。
![]()
大致流程就是先办旅游签证,再到中国开个小公司,这样不仅自己能获得工作签证,还能给家里的亲戚发工作签,甚至相关手续两个星期就能办好,开销不到2000元。
可以说成本极低,操作起来十分便捷,而这其中除了想移民亦或是已经移民的人,印度工程师的身影也不少,在深圳南山科技园、上海张江高科的写字楼里……
![]()
这时不少人耳边响起那句话“当你发现一个印度人的时候,可能已有十个印度人正在来的路上”,当然这不是空穴来风,美国、加拿大都是典型的例子。
2015年美本土播音公司找了一位印度裔CEO米伦伯格,结果该公司的印度员工至此从1000人上升到了20000人,导致美国本土白人职场空间受到大幅挤压。
![]()
公司大量的软件业务从美国开始外包给印度公司,使得原本属于美国人的就业机会全都送往到了印度,生生断了美国劳动者的生路,当然这并不是个例。
澳洲也是如此,当年年印度人涌入澳洲后迅速占领全国中低端劳动岗位,小到后勤人员,如保洁工,大到超市收银员、餐厅服务员,本地人的饭碗被印度人抢走。
![]()
更致命的是,他们抢占就业资源也就算了,还在文化上开始入侵,他们没有“入乡随俗”的概念,反而来到澳洲习惯将自己的文化原封不动的挪用到新的国家。
就比如加拿大,它作为传统移民国家,原本对移民的管控经验十分丰富,但在印度成熟的一条龙定制化移民产业链面前,他们的那些经验显得尤为苍白。
![]()
一些人在喷泉、泳池、湖泊乃至溪流中集体沐浴嬉闹,更有甚者,还有一些人在公共场所随地大小便,此类文化习惯给当地居民带来了颇为显著的冲击。
更有甚者,当居民将此类行为在网上曝光并引发批评时,却遭到了印度人的抗议,他们觉得这种行为是“种族歧视”,可怕的是印度人将这种习惯带向了全球。
![]()
尤其是阿联酋和卡塔尔,这两国的本地居民甚至还没有在此的印度人多,而且这些印度移民到了他国基本都是保持自己原有的文化习惯,拒绝刀叉吃饭、仍用手抓。
可能有人说这只是文化差异,不需要小题大做,但如果这股力量悄然影响着他国的文化基础,甚至试图“鸠占鹊巢”只是,这个国家可能就已经“名存实亡”了。
![]()
为此不少人在看到中国也出现了大量印度人,不由得开始心里发慌,担心中国也沦为美国和加拿大那样的处境,那么印度人到底会不会抢占国人的饭碗呢?
印度人要来中国抢饭碗了?
其实说白了,印度人选择来我国无非就是看中了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颇多,是一个不错的扎根地点,纵观他们本土的就业情况,好的工作岗位十分有限,就业压力大。
![]()
随着他们国内人口不断增长,他们每年新增劳动力不少,所以很多技术人才都将目光锁定到了我国,尤其是IT行业,国内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发展对程序员和工程师的需求极大。
这吸引了不少印度人才前来,但人多了之后问题也就跟着来了,欧美国家最初引进印度人,本身就是觉得他们劳动力成本低下,干活还勤快,成为发展国家的底层脊柱再合适不过。
![]()
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引狼入室”,本以为是“短期工”,但愣是拖家带口的在这里扎根,曾有一对夫妇移民过去,几年下来就能变成一大家子,之后人口壮大占据当地的教育、就业资源。
还有澳洲网友透露,悉尼有一家超市从顾客到工作人员都是印度人,不少当地人去了都以为是出国了,如今这股风也吹到了中国,IT行业、工程师这些岗位,印度求职者特别多。
![]()
更让人焦虑的是,就业竞争本就大,奈何同一个程序员的岗位,我们国内年轻人的标准可能在20000元左右,而他们却愿意接受低于市场价的15%-20%薪资,那些老板自然会选择钱少的。
纵观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高达1222万人,有数据分析未来十年每年毕业生规模均超千万,但与之相悖的是,近年来就业难、压力大的现实“体感”愈发强烈,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外国人涌入中国,不可避免的加剧了这种焦虑情绪,让人产生负面联想,本就竞争激烈,加之薪资都要被压低,国人找工作就更难了。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年轻人的就业机会真的会被外国人抢走么?其实国家引进这些外国科技人才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填补国内人才的短缺,其根本意义不是单向“挤占”,而是双向选择。
![]()
更重要的是,就业空间并非一潭死水,换言之就是职场不会一成不变,科技人才引发的知识外溢效应反而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而拓展就业空间,释放出更为广阔的就业潜力。
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始终是稳坐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那些外国人来到中国从事科研、教育、创业以及相关商业文化活动,都将大规模制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做大这块“蛋糕”。
![]()
还是那句话,没有一个国家会不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也没有一个国家会把海外人才的优先级置于本土人才之上,这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一条颠扑不破的定律。
至于如何看待外国人才的涌入,本质上还是看我们如何看待那些人,如果是守规矩的印度人我们当然欢迎,毕竟国际交流能带来技术、经验,还能促进文化融合,这对国家可是大好事。
![]()
但如果那些印度人想要靠钻漏洞、压薪资、抱团垄断来抢占资源,甚至靠旅游签证来打黑工,这显然已经违反了签证规定,利用降薪来抢占国人就业机会,则是破坏就业市场的公平。
此类行为我们并不欢迎,我们年轻人无畏竞争,毕竟竞争乃进步之阶,但是我们不屑与靠耍小聪明、破坏规则谋利者为伍,若他们有意在中国扎根就业,还请亮出真才实学。
![]()
那么大家又是如何看待大量印度人涌入中国这件事?你们认为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参考资料: 上观新闻2025-09-30上观时评|印度人要来中国抢饭碗了?不要误读中国的K字签证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