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嘴鸥
最佳观赏季
![]()
![]()
![]()
![]()
图源小红书:@大土土觉醒富足
![]()
![]()
11月11日,记者从昆明滇池管理局了解到,滇池鸟类AI自动化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0月29日红嘴鸥大部队已抵达滇池大泊口。这意味着,目前昆明已进入红嘴鸥最佳观赏季。
![]()
图自小红书@KI物理
据介绍,红嘴鸥连续到滇池越冬已有40年历史,单年数量也已超过4万只,是滇池重要的冬候鸟,其种群动态监测对理解区域生物多样性及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引入人工智能自动化监测技术,系统开展滇池鸟类监测工作。该技术融合固定摄像头、无人机与人工实地核查,实现了对滇池红嘴鸥等越冬候鸟迁徙时序、种群分布与数量动态的高精度识别与记录,为候鸟保护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大泊口位于滇池草海南部,水域面积约0.52平方公里,是多种候鸟重要的停歇与栖息地。2023—2025年对大泊口进行人工智能自动化监测数据显示:
2023年:红嘴鸥先头部队(以数量超过50只为计)于10月16日抵达,随后大部队(以数量超过200只为计)在10月18日抵达;2024年:先头部队抵达时间为10月25日,大部队则于10月28日抵达;2025年:先头部队于10月10日抵达,为近三年来抵达滇池大泊口水域最早的一年,大部队则于在10月29日抵达。
![]()
![]()
每年冬天,红嘴鸥如期从西伯利亚等地飞抵云南昆明,成为春城一道灵动的风景。这场年复一年的“约定”,始于1985年冬天红嘴鸥第一次大规模迁徙至昆明越冬,迄今已四十载。
在滇池畔、翠湖边,红嘴鸥与游人亲密互动。观鸥、喂鸥、拍鸥,已成为昆明冬季旅游的独特体验。今年,这一人鸥共舞的盛景被创意性地搬上了万米高空,让红嘴鸥与昆明故事在滇池之外名扬千里。
![]()
“鸥遇昆明,浪漫滇池”观鸥季主题航班启航
10月31日,满载“春城浪漫”的MU5704航班从北京大兴机场起飞,平稳降落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标志着“鸥遇昆明,浪漫滇池”观鸥季主题航班正式启航。旅客踏入机舱,浓郁的观鸥季氛围便扑面而来。客舱内装饰着红嘴鸥翩跹的图案与滇池风光的布景,将昆明秋冬最具标志性的“鸥遇”盛景前置到万米高空。航班还推出了丰富多彩的观鸥季主题互动活动,旅客踊跃参与关于云南旅游、红嘴鸥习性的问答互动,在欢声笑语中加深对冬游昆明的了解。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关于人鸥奇缘的佳话,不断在春城上演。
![]()
市民在大桥上与红嘴鸥互动嬉戏。王俊星/摄
11月30日,跨进十周年纪念的上合昆明马拉松将在滇池之畔与广大跑者见面。荣耀升级为世界田联金标赛事后,上合昆明马拉松赛道的起、终点依旧选择在海埂会堂前的滇池大坝,有了红嘴鸥“陪跑”,届时,2.6万名参赛者可以徜徉在鲜花簇拥、人鸥相伴的和谐图景中,充分享受42.195公里的极致浪漫之旅。
![]()
![]()
迈向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以前游客来昆明多是中转,现在专程为滇池而来。”本地导游刘曼萍感慨,“生态变好了,我们的饭碗也更稳了。”
环湖截污、生态清淤、湿地修复……近年来,一系列精准施策的系统工程,让滇池水质实现历史性突破,沿岸200余种植物、130余种鸟类在此繁衍生息,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持续提升。如今,斗南、东大河等湿地公园如翡翠般镶嵌在滇池沿岸,成为市民游客亲近自然的生态客厅。
![]()
游客在昆明滇池大坝投喂红嘴鸥。王俊星/摄
滇池沿岸,古老村落正焕发全新活力。
拥有600余年历史的海晏村,曾是滇池边普通的渔村,如今凭借绝佳观日落位置和改造后的特色业态,一跃成为年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的网红打卡地。“我们保留村落原始肌理,引入符合调性的新业态。”海晏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村集体通过“政府引领、企业运作”模式,引入咖啡馆、民宿、文创市集等百余家经营主体,让古老渔村焕发全新活力。
离滇池不远的斗南花市,则演绎着另一种融合传奇。这个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日交易鲜花近3000万枝。白天是繁忙的交易中心,夜晚变身浪漫的花海乐园,花卉旅游、花卉餐饮、花卉文创在这里蓬勃发展。
昆明正以滇池为核心,编织一张全域旅游的立体网络。
![]()
风景优美的海宴村。王俊星/摄
137公里的滇池绿道如同一条翡翠项链,串联起湿地、村落、古迹和特色产业。这条生态廊道设计极具匠心——在穿越捞渔河湿地水杉林段,施工方未移动或砍伐一棵水杉,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优先”。
在环滇池片区,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温泉度假、乡村民宿、体育休闲、康养旅游等多业态齐头并进,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共接待游客超17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0.56亿元,环滇乡村游成为市民、游客假期出行热门选择。昆明暑期接待游客近亿人次,同比增长超15%,入选全国十大热门旅游城市。这份成绩单背后,是昆明独特气候条件与优质旅游产品的共同发力。
![]()
游客与红嘴鸥亲密互动。赵伟/摄
从“昆明蓝”到“滇池清”,从“春城绿”到“四季花”,昆明正以不可复制的资源禀赋和文化魅力,努力打造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向世界诉说生态与人文交织的春城故事。
![]()
![]()
快收藏这份保姆级指南
一起追更这部
40年连播不断更的“人鸥传奇”
![]()
海埂大坝
![]()
阳光掠过滇池水面,波光粼粼、美不胜收。观景台笔直且开阔,绵延数公里,无任何遮挡。这里的红嘴鸥最多,是观赏鸥鸟成群、西山美景的最佳场地。
海埂公园
![]()
海埂公园是每年昆明最早可以观赏红嘴鸥的地方。每年冬天,都会有大批的红嘴鸥聚集于此,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沿着滇池边逛一圈,喂喂红嘴鸥,身心俱悦。
大观公园
![]()
既可以欣赏宽阔湖面的碧波荡漾,也可以登大观楼眺望观赏或停歇于假山、亭台楼阁之上,或成群结队在空中翱翔的红嘴鸥,感受春城的无限生机。
云南民族村
![]()
常会有从滇池、海埂公园飞来的红嘴鸥,美丽的精灵与极具云南各民族特色的村寨相融,呈现出一幅别致的鸥景图。
滇池东岸
![]()
沿草海隧道公园、湖滨生态湿地、坝河湿地一路,可以观看红嘴鸥振翅高飞,澄澈的蓝天万里无云,水天一色。
东风坝七孔浮桥
![]()
站在浮桥上,向西可远眺西山睡美人的婀娜多姿,向东可瞭望昆明主城区的城市天际线,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栖息在草海的红嘴鸥时不时会飞至此处,与人们进行亲密互动。
滇池草海开合浮桥
![]()
作为全国首座自动化人行浮桥,它不仅是便捷通道,更是绝佳观景台。向西可赏西山“睡美人”,向东眺望滇池大坝,草海秋色尽收眼底,浮桥开合时鸥鸟盘旋,宛如画中游。
宝丰湿地
![]()
自然植被丰茂、种类繁多,还设立了观鸟长廊,能看见很多红嘴鸥掠过水面。芦苇荡、飞鸟、湿地与远处的西山、滇池,共同构成一幅自然恬静的生态画卷。
海洪湿地
![]()
海洪湿地是一处以自然生态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拥有丰富的水生植物和鸟类资源。冬日里的海洪湿地,完美融合“水景、落日、红嘴鸥”三大美景,是最壮观的观鸥点之一。
斗南湿地
![]()
滇池的红嘴鸥会在日落时分在此低翔盘旋,在附近的斗南花卉市场买一束鲜花,和红嘴鸥一起看一场绝美的滇池落日,是不容错过的独属于昆明的浪漫。
捞渔河湿地公园
![]()
摄影:赵普凡
图源:“昆明公共文化云”微信公众号
来源:文旅西山
编辑:康碧姝 刘一菡编审:孙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