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号晚上,中国文旅部和教育部一起发了个通知,说现在去日本可能有点风险,建议大家多注意安全,但没有禁止大家去,第二天上海浦东机场和东京羽田机场还是人来人往,很多家庭带着孩子出行,没看到有人临时改变计划,游客在浅草寺穿着和服拍照,富士山下的中国人也很多,有游客接受日媒采访时提到,国家只是提醒大家注意,不是不让去,他们觉得日本其实挺安全的。
![]()
旅行社那边情况比较混乱,预警发布得晚,许多旅游团早就出发了,退票要看酒店的具体规定,有的可以退,有的不行,个人游客处理起来更麻烦,机票和酒店都是提前几个月订好的,退订损失太大,很多人只好继续行程,江浙沪地区的游客最多,离得近,经济条件好,习惯每年出国玩一两次,数据显示,今年前九个月去日本的中国游客超过七百万人,仅九月就有七十多万,比去年同期增长近两成,这些游客的消费能力,日本政府一直很重视。
![]()
外交方面争论得很激烈,中国方面批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对历史问题的发言,态度十分强硬,航空公司随即推出免费退票服务,有网友晒出截图表示“国家利益更重要”,但也有人不认同,直接说“花的是自己的钱,又不违法”,还有人说网上骂得凶,现实中却没人拦着你,日本方面也反应迅速,派官员来中国沟通,称高市早苗“正在反省”,外界猜测他们是担心游客减少导致财政压力增大。
![]()
文化方面的情况更有意思,《鬼灭之刃》在中国上映四天,票房突破四亿,年轻人追捧得很厉害,日本景点也没有冷清下来,富士山和浅草寺仍然挤满中国游客,许多年轻人对历史不太在意,去日本就是为了看动漫、吃美食和买东西,情绪和消费好像分开了,互相没有影响。
![]()
日本地方经济确实离不开中国游客,酒店商场和小店都依靠这些人支撑着,之前他们在钓鱼岛和教科书事情上表现强硬,但只要游客数量往下降,他们立刻就会慌张起来,这次刚说完强硬言论,转头态度就软下来,这种情况很明显,国内网络上骂声很多,实际去旅游的人一点没有减少,人们一边发泄情绪,一边还是照常出行,这件事显得很现实。
人们并非不担心风险,而是仔细权衡过利弊,钱已经花出去,时间也安排好了,无法退款,那就只能出发了,文化的吸引力确实很大,吃喝玩乐比政治口号更贴近实际需求,日本方面也很清楚,嘴上可以强硬一些,但经济收益不能忽视,这种相互之间的微妙博弈,是真实存在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