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的便便就像健康“晴雨表”,一旦出现异常,可把家长们急坏了。别担心,了解宝宝8种坏便便的情况及应对方法,以后遇到就不慌啦。
绿色便便
1. 原因:宝宝拉绿色便便,可能是因为没吃饱,肠胃蠕动过快,胆绿素还没来得及转化为胆红素就被排出体外。也有可能是宝宝吃了较多含铁的食物或补铁剂,铁元素没有完全吸收,导致便便变绿。还有,如果宝宝腹部着凉,也可能出现绿色便便。
2. 应对方法:要是因为没吃饱,那就调整喂养方式,保证宝宝每次吃饱。如果是食物或补铁剂原因,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随着宝宝消化功能完善,便便颜色会恢复正常。腹部着凉的话,要注意给宝宝腹部保暖,可以用热水袋(注意温度适宜,别烫伤宝宝)或温热毛巾敷敷肚子。
泡沫便便
1. 原因:宝宝吃母乳时,如果妈妈吃了太多甜食或淀粉类食物,这些食物在宝宝肠道内发酵,就容易产生泡沫便便。另外,宝宝腹部受凉,肠道功能紊乱,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2. 应对方法:妈妈要调整自己的饮食,减少甜食和淀粉类食物摄入。同时,注意宝宝腹部保暖,可适当给宝宝喂些温水,帮助缓解肠道不适。如果宝宝还伴有腹泻症状,次数较多,要及时就医。
蛋花汤样便便
1. 原因:这大多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比如轮状病毒。这种便便水分多,像蛋花汤一样,还可能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容易导致宝宝脱水。
2. 应对方法:一旦发现宝宝拉蛋花汤样便便,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医生一般会根据宝宝情况进行治疗,可能会开一些止泻、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在家要注意给宝宝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可以喝口服补液盐。
水样便便
1. 原因:除了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或过敏都可能让宝宝拉水样便便。比如宝宝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引发肠道感染,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2. 应对方法:先留取宝宝便便样本(1小时内送检),尽快带宝宝去医院检查,确定病因。如果是细菌感染,医生可能会开抗生素治疗。同时,要调整宝宝饮食,尽量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注意宝宝臀部护理,防止红屁股。
奶瓣便便
1. 原因:宝宝消化系统不完善,对脂肪和蛋白质消化不完全,就会出现奶瓣便便,便便里能看到白色或淡黄色的小颗粒。这在小月龄宝宝中比较常见。
2. 应对方法:一般不需要特别担心,可以适当减少喂奶量,增加喂奶次数。如果是奶粉喂养,可以考虑更换奶粉,选择更易消化吸收的产品。也可以给宝宝吃点益生菌,帮助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
黏液便便
1. 原因:宝宝肠道受到刺激,比如感染、过敏,会分泌过多黏液,和便便混合在一起。如果便便里有少量黏液,宝宝精神、食欲正常,可能只是轻微肠道不适;但如果黏液较多,伴有脓血、发热等症状,可能是肠道感染较严重。
2. 应对方法:先观察宝宝整体状态,若只是少量黏液,可调整饮食,继续观察。若黏液多或有其他异常,要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做大便常规检查,根据结果进行治疗。
柏油样便便
1. 原因:这是比较严重的情况,通常提示宝宝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过胃酸和肠道消化液作用后,变成黑色柏油样。可能是宝宝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导致出血。
2. 应对方法:一旦发现宝宝拉柏油样便便,要立刻带宝宝去医院急诊。医生会进行详细检查,明确出血原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比如止血、补充血容量等。
红色便便
1. 原因:如果宝宝便便里有血丝,可能是肛裂,这常因宝宝大便干结,排便时撑破肛门周围皮肤引起。也可能是肠道息肉、牛奶蛋白过敏等原因。如果便便呈红色果酱样,要警惕肠套叠,这是一种较危险的情况,宝宝还会伴有阵发性哭闹、呕吐等症状。
2. 应对方法:肛裂的话,要调整宝宝饮食,多吃蔬菜水果,让大便变软。可以在肛门周围涂抹些护臀膏或凡士林,促进伤口愈合。若是怀疑牛奶蛋白过敏,要咨询医生,看是否需要更换特殊配方奶粉。如果怀疑肠套叠,必须马上就医,肠套叠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危及宝宝生命。
宝宝便便出现异常,家长先别慌,仔细观察便便特点,结合宝宝精神、食欲等情况,必要时及时就医,让宝宝尽快恢复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