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赤峰市发生的一场"免费捡白菜"风波,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就在今天11.17,当地通报了——。
四是追究市属官方媒体责任。根据联合调查组移送的调查情况,市委宣传部对市融媒体中心(红山晚报主办单位)主任和总编辑以及副主任兼红山晚报总编辑进行约谈,责令市融媒体中心党委作出书面检查;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给予红山晚报警告处罚,责令限期改正违规行为;市新闻出版广电局给予红山晚报通报批评处罚,责令其公开道歉,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注销记者刘某某的新闻记者证;市融媒体中心对红山晚报总编辑给予扣发本年度绩效处罚,对红山晚报全媒体采编中心主任通报批评、诫勉谈话、扣发本年度绩效,对记者刘某某停职处理、扣发本年度绩效。 公众号:长安街知事
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通报里对涉事媒体的追责,我印象中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以往很多媒体搞错了也就搞错了,这次连带处理属实难得。
事件的过程其实不复杂,就是网民黄某某11.3在经过当铺地村时,拍摄了一段捡白菜的视频,并在未核实的情况下标注"免费白菜"发布上网。这个看似微小的举动,却像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之后令人惊异的是,当地权威媒体《红山晚报》的记者居然在没有实地核实的情况下,就通过官方账号发布了"免费捡白菜"的消息。这一举动无疑给谣言贴上了"官方认证"的标签,使得更多群众信以为真,纷纷前往菜地“零元购”。
![]()
事件暴露出来很多问题,从个人用户到专业媒体,都在追逐流量红利。首发者黄某某为博取关注,故意使用吸引眼球的标题;而部分自媒体甚至使用AI工具批量生产不实内容。这种“唯流量论”取向,早已严重破坏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原则。
在此基础上,专业媒体的失守尤其值得警惕。作为“社会守望者”的媒体,本该秉持专业精神,履行信息核实的职责。然而在此次事件中,红山晚报“空调房发稿”的失职行为,不仅广泛误导了公众,更严重损害了媒体公信力。
此外,群体心理的失控也是事件扩大化的重要因素,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捡白菜"行列时,个体很容易就会产生“法不责众”的心理,从而降低了行为约束。这种从众心理在互联网时代容易被进一步放大,从而形成线上线下的恶性循环。
当然还有个小插曲,种植户最初声称损失达100万元,而专业评估机构最终认定的损失为9.52万元,十分之一左右。不过种植户倒是表示不追究捡菜群众的责任,但坚持要求媒体给出说法。这一选择既体现了普通民众的淳朴善良,也反映出公众对媒体社会责任有着更高的期待。
要我说有些媒体最好争气点,人家张雪峰现在都不吐槽新闻学了,偏偏丫还上赶着给他上分。长点心吧!对于此次事件,我其实有几个建议,我姑且说之, 相关方也姑且听之 。
先是关于互联网平台,技术创新和制度完善这两块都需要抓好。一方面,平台方应当建立更完善的溯源机制,利用技术手段对可疑内容进行标记;另一方面,平台要进一步健全“首发负责制,让信息发布者承担好相应责任。
再就是关于媒体,作为从业多年的过来人,我此前批评过不少同行,但也表扬过一些好稿。反正就是,目前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传播速度固然重要,但真实性永远是新闻报道的生命线。
传统媒体在转型过程中,尤其要筑牢专业操守,好好把关。尽量多实地调研,不要老是待在空调房里写稿。
本事件中不少参与者是出于“凑热闹”的心态,太容易跟风。基于此,建立健全基层快速响应机制就显得至关重要,社区和基层政府应该做到信息核实迅速、应急流程完备,以确保在类似事件发生初期就能及时介入,防止事态持续扩大。
![]()
总之,这次“免费捡白菜”风波虽然已经得到处理,但其留下的思考还远远没有结束。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制造者、接收者、传播者。维护好清朗网络空间,既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更需要每个网民的理性参与。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媒体需要学习一个,不要听风就是雨。这次处罚开了个好头,我固然希望媒体们后续不要再犯这种低级错误,但我也知道,有了这一次就有个参考,下次其他某地有媒体再出类似的事情,就已经有个模板参考了。
某些媒体工作人员不肯去实地吃调研的苦,只想享受办公室吹空调的乐,出事是迟早的,毕竟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
(全文完)
关注小号防失联
为了保持正常接收推文
还望大家能够将“少爷写春秋”设为星标
并多多点亮右下角“在看”
拜托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