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中国人口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催生政策推了好几年,可出生人数还是往下掉。
国家统计局数据说,2024年全国出生人口954万,比前一年少了不少,总人口减少139万。
育娲人口研究院的报告更直白,预测2025年出生人口可能破900万,只剩885万左右。
要知道,2023年报告里还说如果没大动作,2027年就跌破700万。
人口警报拉得响,主要因为年轻人生育意愿低,结婚都晚了,平均初婚年龄超28岁。
专家们算过账,老龄化加速,劳动力缺口到2030年就上千万,养老金和医疗都得扛更大压力。
![]()
房价跟生育纠缠得死,好多家庭背着房贷喘不过气。央行2025年二季度报告显示,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74万亿,同比还降了0.1%。
前十个月住户中长期贷款增加1.26万亿,涉及4亿家庭。城镇家庭房贷占收入平均38.2%,一线城市超45%,远超国际30%的红线。
调查显示,58.7%的已婚未育夫妇把房贷列为不生的头号原因。北京上海出生率掉到6‰以下,这些地方房价收入比高得吓人,年轻人算算账,干脆推迟要娃。
![]()
生育政策跟住房挂钩。2025年7月28日,国家公布育补贴方案,从明年1月起,每孩每年3600元,到3岁为止,一孩也拿得到。
之前出生不满3岁的,按月折算发钱。这笔补贴全国统一,有些地方还能加码。
住房方面,三孩家庭购房有倾斜。武汉5月起,二孩补6万、三孩12万,新房适用。
![]()
房贷压力大,年轻人买房年纪越来越晚。调研数据说,90后首次购房平均36.7岁,比十年前晚5年。45.2%的年轻人觉得租房也能长住,不用背债。
租房市场火了,长租公寓针对22到30岁群体,房租3500到7000元,提供保洁维修啥的。买房出租回报率也就2%,租金回报改善了,但投资风险高。
房价稳不稳,跟人口挂钩,人口少需求就弱。专家预测,到2050年房价可能回落到2007年水平,因为老年抚养比重,房价跌20%到120%不等,中国降幅95.8%。
![]()
人口预测说,2025到2030年劳动人口少几千万,经济增速放缓。房价高挡着生育路,政策得让楼市给生育让步。
北京多孩家庭优先公租房,长春公积金额度上浮40%,成都放宽三孩房贷认定。这些小招落地快,试点城市一个月8500户申请,补贴21亿,新房成交涨12.6%。
一线城市涨幅18.3%,说明刚需还在多孩家庭那。房贷余额30多万亿的压力,倒逼共识:稳房价不能牺牲生育,得通过补贴减负。
![]()
生育率低的地方,房价负担重是主因。上海北京总和生育率2020年就0.74和0.87,远低于全国1.3。2024年31省份数据,10省出生率超8‰,20省自然增长负。
西藏8.43‰最高,黑龙江-6.34‰最低。经济压力让家庭缩手,养娃到18岁几十万开销,叠加房贷更扛不住。
国际劳工组织调查,全球70%育龄女性说缺托育支持是少生的关键。中国得学发达国家,政府拿GDP的3%到5%搞生育福利,现在还远。
房价和新生不是二选一,得并行推进。过去托房价稳经济,现在得转向居住加养育本质。90后租房比例高,炒房时代过去了,刚需藏在养孩子的需求里。
政策创新多,福建德化三重优惠省54万,义乌叠加首套补贴25万。这些数据证明,倾斜多孩家庭,既拉动楼市,又促生育。深
圳例子多,租五年后用政策省30万房贷,入手小三居,敢生二孩了。885万出生预警,逼着楼市重构,生育优先。
![]()
五年内,人口结构变化快,老龄化37%到2050年。房价如果继续高,生育率难反弹。
专家说,房地产危机比想象严重,土地财政崩溃,人口负增长加剧。保房价得靠真实需求,不是炒作。生育补贴现金加住房福利,组合拳打出去。
2025年报告预测,出生跌破800万风险大,得赶紧调整。家庭财务解绑房贷枷锁,生育勇气就回来了。
![]()
楼市调控回归本位,给家庭留空间生娃。过去高房价扼杀生育,现在政策给底气。未来五年,出生人口稳住,房价别成绊脚石。
房价与生育的拉锯战,五年定调子。人口红利消退,消费投资拖后腿。
政策补贴直接发,让住房优惠实打实的。2025年变化显现,楼市得为生育让路,形成新共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