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11年,一只颜色近乎黑色的鸽子出现在威海卫,被外国人Jones观测到。
没想到,中国大陆再次记录到它,竟是114年后。
惊喜不止于此,这次跨越一个多世纪的重逢不再是匆匆一面,而是足足见了三回——今年4月、10月,山东青岛唐岛湾湿地公园、浙江嘉兴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先后记录到它,今年11月14日,它又现身此前从未有过它记录的上海,在宝山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小住”了两日。
它名叫黑林鸽。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今天(11月17日)从上海林业部门了解到,这是上海首次记录到黑林鸽。今年到目前为止,上海已有8个候选的鸟类新记录,虽然认定为新记录尚待确认,但今年肯定又是一个鸟类新记录的“丰收年”。
“黑林鸽的出现引爆了观鸟圈、摄影圈,就连外国爱鸟人士都闻风赶到宝山。”上海野鸟会理事王吉衣告诉记者,他11月14日一得到消息就奔向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但赶到现场后,听早来的“鸟友”说黑林鸽引来了“本地居民”凤头鹰的驱赶,他只能回家吃口午饭,结果下午返回时,发现黑林鸽又回来了,拍摄了大量素材的他心满意得。
许多“鸟友”也“满载而归”,他们都说这只黑林鸽给足了大家“面子”,让大家拍了个够。这种情况以往并不多见,很多鸟类听闻人的动静便立刻飞走。
![]()
现身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的黑林鸽。 王吉衣摄
![]()
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里兴奋的“鸟友”(鸟类观察、摄影爱好者)。 王吉衣摄
“懂鸟”小程序显示,黑林鸽俗名黑果鸽、鸦鸽,是东亚最大的鸽属鸟类,重约550克,分布于日本南部诸岛至琉球、硫黄、小笠原群岛,以及中国大陆山东部分地区。
根据《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黑林鸽是体长43厘米的近黑色林鸽,颈侧有绿色金属闪辉,体羽余部闪紫辉,上下体羽均为炭黑色,其在我国分布的亚种为山东及台湾附近岛屿的罕见夏候鸟,栖息于小岛的亚热带阔叶林,结群活动。
![]()
黑林鸽。 来源:《中国鸟类野外手册》
![]()
黑林鸽分布图。 来源:《中国鸟类野外手册》
目前,关于这只黑林鸽出现在上海的原因还是个谜。“只能肯定它不是10月出现在嘉兴的那只,上海这只明显在换羽。”王吉衣表示,查看今年的3个记录地,都是沿海区域,考虑到黑林鸽并非迁徙能力很强的鸟类,且主要分布地距离上海有几百至上千公里,不排除它是误登海船后一路“坐”到了上海。否则,迁徙能力强的话,隔三差五就会飞来上海“做客”,不太会时隔百年才被记录到。
这一点类似上海前几年新记录到的黑白扇尾鹟、白眉黄臀鹎、红脚鲣鸟等,均跟着船只觅食,一路来到了上海,也不排除有船员在航行的过程中发现它们后,带到东海区域再放飞的可能。
王吉衣表示,很多太平洋航线的货轮都会穿越琉球群岛,鸟儿搭个“顺风船”到陌生地制造一个新记录,可能性不小,“但这只是猜测,正是这种探索的过程,让‘追鸟’这种爱好趣味无穷”。
![]()
上船的红脚鲣鸟,船员表示,这只鸟“性格”很好,被发现后,一直乖乖地在甲板上的小范围内活动,似乎是第一次见到人类,满眼好奇。 上海海事测绘中心供图
2024年,上海记录“在册”的野鸟种类增至534种(22目82科259属),占全国鸟类种数的35.2%。今年过后,在上海“落户”的野鸟种类肯定会增加。记者从上海野鸟会了解到,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截至目前,上海已有8个候选的鸟类新记录,除了11月的黑林鸽,还有1月的棕头鸥、2月的黄腰太阳鸟、4月的家麻雀、5月的灰蓝山雀、6月的褐燕鹱、8月的黄腹山鹪莺、9月的叉尾太阳鸟。
之所以说“候选”,是因为有些新记录需要进一步确认。以黄腰太阳鸟和灰蓝山雀为例,它俩就不能完全排除人为捕捉后逃逸的可能性,很难认定为野鸟新记录。
黄腰太阳鸟此前在华东地区从未有记录,在中国,已知分布于云南西部和南部、广西西南部和广东南部,上海远离其自然分布区域。灰蓝山雀同样在华东地区从未有记录,在中国的两个亚种分别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东部、新疆北部和西部,青海东北部和甘肃西部,由于上海远离其自然分布区,而且是地方性常见留鸟,人为捕捉后逃逸到上海的可能性较大。
查看今年其他的候选新记录,还能发现一个趋势,随着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一些原本主要居住在我国南方地区的鸟类会尝试通过林带等“生态走廊”向北扩散,让所到之处有了新记录。比如黄腹山鹪莺,在中国南方地区广泛分布,今年夏天在上海南汇地区被记录到。
![]()
叉尾太阳鸟。 梅林摄
![]()
黄腹山鹪莺。 周长袖摄
更多鸟类在上海被观察记录到,除了上海的地理优势和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及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以外,还得益于近百年来几代鸟类研究者的共同努力。特别是进入本世纪后,观鸟爱好者的人数大量增加,以及设备技术的提升,让以前从未被记录的鸟类更容易被观察记录到。
观鸟这一起源于欧美的户外活动20多年前传播到上海,目前上海已形成一支数百人组成的稳定观鸟团队,定期自发组织或参加观鸟活动,还有一批喜欢拍鸟的摄影爱好者,大约有上千人。近年来,上海诞生的大多数鸟类新记录,都离不开观鸟爱好者的“慧眼”。每年名额被“秒杀”的上海市民观鸟大赛就是生动案例。
原标题:《时隔114年它再次现身中国,最近一次在上海》
题图来源:王吉衣摄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陈玺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