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郑炜 记者 高达)立冬脚步刚至,太湖三山岛国家湿地公园便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11月16日,现代快报记者从苏州市林学会获悉,11月10日至11日,苏州湿地自然学校鸟类调查员在为期两天的调查中,惊喜地发现了灰雁、戴菊、苇鹀三种三山岛新记录鸟类。
![]()
据介绍,灰雁是在小姑山山顶被观测到的,当时有一群短嘴豆雁正从北往南飞行,其中有2只形态特征与短嘴豆雁明显不同,粉色的嘴和脚是其重要特征,腹部有黑斑,经确认为2只灰雁,是三山岛湿地首次记录,也是三山岛湿地发现的第21种雁形目鸟类。灰雁常成群迁徙,在苏州为冬候鸟,栖息于湖泊、沼泽、湿地等,偏好开阔地带,尤其是水边有植被覆盖的区域。三山岛周围大片的湖泊湿地和丰富的水生植物,吸引了灰雁等雁形目鸟类前来栖息。
![]()
戴菊发现于山顶的杉树林中,混在一群黄腰柳莺和红头长尾山雀的鸟浪中,发出了尖锐颤音般的鸣叫声,抬起头发现在树冠层中有4只上体橄榄绿色,头顶金黄色,眼周浅色的小型鸟类,经确认为戴菊,这是三山岛湿地首次记录。在苏州,戴菊是冬候鸟,它们通常栖息于针叶林的林冠下层,秋冬季时,常加入山雀和其他小型林鸟的觅食队伍。三山岛拥有丰富的山地与树林环境,为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资源和安全的栖息之所。
![]()
苇鹀记录于山顶,从空中飞过,灌丛中也有出没,上体灰褐色,下体淡黄色,具暗色纵纹,有两道明显翼带,经确认为苇鹀,是三山岛湿地首次记录。苇鹀在苏州为冬候鸟,偏爱湿地周边的草地和灌木丛,以昆虫为主食,也食用种子和植物。三山岛周边芦苇湿地丰富,山顶灌木丛茂密,是苇鹀等雀形目鸟类的理想栖息觅食场所。
三种新记录鸟类现身三山岛,既得益于湿地生境的多样性——湖泊湿地吸引雁鸭类、鹭类、鸻鹬类等水鸟栖息,岛上树林与灌丛为鹀科、鸫科等林鸟提供食物与庇护所;也离不开三山岛湿地长期的生态保护工作。
![]()
2025年苏州荣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授牌,三山岛湿地作为苏州国际湿地城市创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修复经验已入选“江苏首届10佳湿地生态修复案例”,并向全国推广。通过建设生态复层围堰、实施十年禁捕、鸟类栖息地修复等一系列举措,成功营造了湖泊、芦苇、树林、草地、生态浮岛等多样化生境。如今的三山岛,俨然成为鸟类的天然庇护所。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截至2025年11月,三山岛国家湿地公园已记录到野生鸟类18目51科20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青头潜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0种:棉凫、花脸鸭、小天鹅、鸳鸯、普通鵟、凤头蜂鹰、红脚隼等,三山岛湿地目前已成为苏州地区重要的鸟类栖息地之一。
图源:苏州市林学会周敏军、王任翔、郑炜、杨鑫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