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11月16日,《解放军报》以一篇题为《叫嚣武力介入台海局势只会把日本引向不归歧途》的署名文章向日本发出严正警告,直言若武力介入台海,日本全国都将面临沦为战场的风险。
而仅仅一天后,11月17日,日本山口县岩国市传来消息:部署在驻日美军岩国基地的“堤丰”中程导弹发射装置悄然撤走。
这两件几乎同时发生的事,并非偶然——它们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日本在台海问题上的战略焦虑与危险试探。
这场“导弹部署与撤除”的风波,始于2025年9月。当时,日本防卫省以“日美大规模实战军演”为名,将“堤丰”中程导弹发射装置首次部署到日本国内,具体地点选在了战略位置重要的岩国基地。
根据日方最初计划,这些导弹应在9月25日训练结束后一周左右撤走,但实际撤除时间却大幅推迟,直到11月17日才完成。这种延期引发了当地民众的深切担忧。广岛和山口两县的市民团体早在11月10日就向日本防卫省提交申请,强烈要求美军撤走这些导弹装置。
在市民们看来,部署的常态化意味着岩国基地军事功能的进一步强化,而这可能将他们的家园推向冲突的前沿。
“堤丰”系统的短暂驻扎与争议性撤除,本质上是日本军事战略转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日本通过2015年新安保法案、2022年《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文件,逐步架空和平宪法确立的“专守防卫”原则。
日本政府名义上始终以“周边安全形势严峻”为借口,声称强军仅是为了“自卫”,但事实远非如此简单。2022年版军力建设规划的主要依据,竟被媒体曝光为“武力介入台海局势的推演结果”。
更令人警觉的是,日本正在同步研发或列装十余种射程最远达3000公里的反舰与对地导弹,并在全国范围内翻新军事基础设施、大量储备弹药。这些举动表面上打着“防御”旗号,实则构建了针对台海的大规模进攻能力。
![]()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2025年11月7日的国会答辩中,进一步暴露了这种战略意图。她公然声称,如果中国大陆对台湾出动军舰并使用武力,可能构成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这是一个具有特定法律含义的表述,意味着日本自卫队可据此行使集体自卫权,武力介入台海。
这是日本在任首相首次明确表态可能军事干预台海,中方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11月10日的记者会上指出,此举“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
《解放军报》的署名文章则更深刻地揭露:高市早苗的言论证实了日本近年来强化军力的遏华指向性,暴露其“违背和平宪法,妄图以军事手段干涉别国内政的狼子野心”。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政府从未向国民坦诚这种军事冒险的真实代价。
《解放军报》文章明确列出了三大灾难性后果:首先是恶化日本自身周边环境,如果日本一意孤行与中国人民为敌,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将无从谈起;
其次是全国沦为战场的风险,日本已将北至北海道、南至冲绳的数十个机场、港口改为军民两用基础设施,一旦冲突爆发,这些设施必然成为军事打击目标;
最后是日本将“再次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重蹈二战覆辙。
这些分析绝非危言耸听,而是基于日本军事部署现实的理性推演。
日本政府在台海问题上的“玩火”行为,还体现在与美国的深度捆绑上。2025年4月,日本《产经新闻》披露了日美“利刃·2024”联合演习细节,证实双方已将台海危机纳入正式联合作战想定,甚至模拟了“攻击台湾海峡解放军两栖舰队”的场景。
这种协作将日本西南诸岛防御与台海局势强行绑定,试图塑造“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的危险逻辑。与此同时,日台军事勾连也在升级——2025年3月起,日本前统合幕僚长岩崎茂竟出任台“行政院”政务顾问,直接指导台军作战训练。
这种突破“非官方关系”底线的行为,是对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公然践踏。
![]()
岩国基地“堤丰”导弹的撤除,表面上看似局势缓和,实则是更大风暴前的间歇。这种中程导弹系统本身就属于《中导条约》所限制的进攻性武器,其在日本的短暂部署与延期撤走,反映了日美军事协同的试探性。
日本市民团体的抗议恰恰说明,普通民众清醒地认识到:军事基地的功能强化非但不能保障安全,反而可能使本地成为军事冲突的优先目标。
正如《解放军报》所言,“一旦开始玩火,火势如何延烧,并不由玩火者决定”。日本政府若一意孤行,将国民置于险境,终将重蹈“玩火自焚”的覆辙。
从历史维度看,日本在台海问题上的立场更显荒谬。作为二战战败国,日本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有义务将窃取的中国领土台湾归还中国,这是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
而今,日本右翼势力却妄图挑战这一秩序,甚至不惜以武力介入中国内政。这种“螳臂当车”的行为,不仅缺乏法理基础,更无现实可行性。中国实现完全统一的决心坚如磐石,人民解放军的能力手段强大可靠,任何外部干涉势力都将“灰飞烟灭”。
“堤丰”导弹的来去匆匆,与《解放军报》文章的郑重警告,共同勾勒出当前台海博弈的清晰图景:日本通过军事扩张与联盟协作,试图介入台海局势;而中国则以坚定的立场与强大的实力,划出清晰红线。
这两件事在48小时内接连发生,绝非时间上的巧合,而是战略层面的交锋。
日本撤除导弹或许是对民间压力的回应,抑或是权衡风险后的战术调整,但其整体战略方向仍未改变——日本计划在2026年年底前修订新“安保三文件”,进一步增加军费,强化无人装备等新型作战能力。
这意味着,台海地区的战略平衡仍面临严峻挑战。
对普通民众而言,这些地缘政治博弈似乎遥远,但其影响却切实可感。岩国市民对导弹部署的担忧,正是对和平生活的本能捍卫。日本政府若不汲取历史教训,继续在危险道路上蛮干,最终承担后果的将是无辜的国民。
正如《解放军报》所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不可触碰的红线。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志,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大势。
回望2025年11月这一周,从军报的警世通言到导弹的悄然撤防,我们看到了一场关乎地区和平的激烈博弈。
日本的军事冒险不仅危及自身,更将破坏整个东亚的稳定。只有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尊重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才是走向和平共存的正道。
任何妄图以武力改变台海现状的企图,都注定是歧途中的自我毁灭。
和平与战争的选择,此刻正系于决策者的一念之间,而历史的教训早已昭示:逆流而动者,终将被时代洪流所吞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