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说家里的聪明人,都是不闻不问的?

0
分享至


女人(图与文无关)

1、

很多人,尤其是比较懂事、有责任心的子女,大概都有过这样的体验:看见父母为鸡毛蒜皮的事吵得面红耳赤,或者明知他们要做个明显吃亏的决定——比如把养老钱借给不太靠谱的亲戚,或是花大价钱买根本用不上的保健品——你心里很着急,挺身而出去做那个主持公道、力挽狂澜的“明白人”。

结果,你话还没说两句,战火就烧到你的身上了:“你什么意思?就知道帮你爸说话”、“跟你说了也不懂,少管我们的事”。

你好心去阻止他们乱借钱,换来的可能是一句更伤人的:“我的钱我还不能做主了?我还没死呢!”

你一片好心,不但问题没没解决,反倒惹了一身骚,还落了个不孝顺、多管闲事的嫌疑。

如果你对这套剧情深有体会,那我想跟你说,这真不是你的错。

这份急于“拯救父母于水火”的冲动,恰恰源于我们内心深处对他们的爱和心疼。

我们看不得他们难受,受不了他们犯糊涂,总希望用自己的“清醒”和“正确”,为他们铺平道路,扫除烦恼。

但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父母,是比我们多活了几十年的成年人,他们有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一套运行了几十年的生存逻辑。

那个在我们看来“不明智”的决定,在那个逻辑体系里,或许有它充分的理由。

我们带着自己的标准横冲直撞地介入,在他们看来,未必是雪中送炭,反而更像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指手画脚。

所以你会发现,那些真正活得通透、家里家外都处理得妥帖的“聪明人”,早早地就悟到了一个道理:在家人面前,尤其是对父母,“不闻不问”很多时候不是冷漠,而是一种更高级的关怀和更深刻的智慧。


女人(图与文无关)

2、

这背后的道理,其实一点也不复杂。

我们换个角度想:这个世界上,有谁会比自己更希望自己过得好呢?

答案是:没有。

你的父母,绝对比你这个做子女的,更希望他们自己平安喜乐。

如果他们日子顺遂,你不用追着问,那份舒心和满足自然会写在脸上,流露在言语中。

如果他们真的遇到了难处,你的过度打听和急切介入,很多时候非但不是助力,反而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他们会觉得丢面子,会感到被小辈看低了,那种“我竟然需要你来指点”的挫败感,会让他们本能地“防御”起来。

更关键的一点是,我们必须承认并接受一个可能有点无奈的现实:我们几乎不可能用几句话,就去改变父母花了几十年才形成的生活模式和思维定式。

比如,很多父母习惯用“争吵”来交流,你可能觉得这简直不可理喻,但对他们而言,是他们的舒适区,他们吵了几十年还没散伙,恰恰说明这种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某种诡异的平衡。

你越是在旁边劝、急着当裁判,他们反而吵得越来劲,若是你干脆利落地“退场”,他们反而可能不吵了。

其中的道理很简单,真过不下去的人,早就默默去民政局了,能吵一辈子,本身就说明了一种“离不开”的共生关系。

因此,当父母非要拽着你,让你评理、让你拿主意的时候,你一定要在心里给自己划一条清晰的界线:这是他们自己的人生课题,不是你的。

我们可以,也应该在他们生病时悉心照料,在他们年老时温柔陪伴,但他们的情绪、他们的社交关系、他们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真的不该,也无力由我们来全权负责和改变。


女人(图与文无关)

3、

那我们该怎么办?总不能真的甩手不管吧?

当然不能,我说的“不闻不问”,指的是一种有意识的“边界管理”。

主动“闭上耳朵”——不打听,不窥探,把别人的隐私还给别人。

把关心他们的方式,从“事无巨细的审问”变成“默默观察的守护”。

不过度追问他们的存款、他们和哪个亲戚往来、他们私下的决定,给他们保留一片“不需要向子女汇报”的私域空间,这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成年人与成年人之间的体面。

当他们感受到这种尊重时,反而更可能在你面前放松,甚至主动向你袒露心声。

当自己被动卷入“争吵”时,勇敢“闭上嘴巴”——利落抽身。

他们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处理就好了,相信他们自己能处理好,不做那个吃力不讨好的“裁判”。

这种“不干涉的智慧”,其价值远不止于处理与父母的关系。

我们生活中所有的亲戚关系、社交关系,多多少少都带着原生家庭相处模式的影子。

一个在家人面前习惯性当“拯救者”的人,在朋友、同事面前也往往界限模糊,活得疲惫不堪。

所以,先从对父母“不闻不问”开始练习吧。

先打理好自己的生活,守护好自己的内心秩序,当你不再执着于背负父母的课题时,你才能真正地轻装上阵,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同时,你会以一个更平和、更有能量的状态去爱他们。


女人(图与文无关)

作者介绍:

欧小希,希望通过我的文字,带你体会世间“人情冷暖”。

喜欢请在下方点赞、分享、收藏和评论。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

声明:内容由AI生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金鸡奖成“照妖镜”,宋佳被倪萍嘲讽,饺子导演缺席,太多人破防

金鸡奖成“照妖镜”,宋佳被倪萍嘲讽,饺子导演缺席,太多人破防

叶公子
2025-11-16 22:02:12
北电校花好漂亮, 身高169cm,体重50kg 美的让人移不开眼

北电校花好漂亮, 身高169cm,体重50kg 美的让人移不开眼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0-27 09:18:12
广东两名CBA球员,全运会U22淘汰赛合砍0分1误,球迷:赶快清除掉

广东两名CBA球员,全运会U22淘汰赛合砍0分1误,球迷:赶快清除掉

南海浪花
2025-11-17 14:10:04
科尔:全联盟只有我们打了15场比赛 接下来还有两场硬仗要打

科尔:全联盟只有我们打了15场比赛 接下来还有两场硬仗要打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17 20:27:03
内地司机傻乎乎跑去香港开网约车,被判入狱,麻烦大了!

内地司机傻乎乎跑去香港开网约车,被判入狱,麻烦大了!

智慧生活笔记
2025-11-18 04:03:16
郭家这事或要变天!郭妹扛不住了,哭诉家里2重伤躺医院等着花钱

郭家这事或要变天!郭妹扛不住了,哭诉家里2重伤躺医院等着花钱

火山诗话
2025-11-17 06:28:49
那年三婶在打谷场被恶邻殴打,从不喊她一声妈的继子扛锄头冲上去

那年三婶在打谷场被恶邻殴打,从不喊她一声妈的继子扛锄头冲上去

人间百态大全
2025-11-17 06:35:02
单项第4金+总第5金!全运会男子1500米自由泳:张展硕再夺一冠

单项第4金+总第5金!全运会男子1500米自由泳:张展硕再夺一冠

全景体育V
2025-11-17 19:46:08
马筱梅直播状态不像怀孕,奶茶喝不停,自曝喜欢垃圾品体重不过百

马筱梅直播状态不像怀孕,奶茶喝不停,自曝喜欢垃圾品体重不过百

心静物娱
2025-11-18 09:07:40
东莞GDP万亿却天天煎熬!对比深圳这差距是规划“肿瘤”

东莞GDP万亿却天天煎熬!对比深圳这差距是规划“肿瘤”

别人都叫我阿腈
2025-11-18 02:31:48
1000多万枚未兑换出去,多地延迟兑换时间,80周年纪念币何去何从

1000多万枚未兑换出去,多地延迟兑换时间,80周年纪念币何去何从

方寸年华
2025-11-13 08:00:17
30岁的梁启超强行与17岁的王桂荃行房后,却连看都不看她一眼

30岁的梁启超强行与17岁的王桂荃行房后,却连看都不看她一眼

忠于法纪
2025-11-13 08:49:42
王曼昱教练张海峰火了,指导方式爆笑全网,给孙颖莎“致命一击”

王曼昱教练张海峰火了,指导方式爆笑全网,给孙颖莎“致命一击”

观察鉴娱
2025-11-18 09:16:32
两性关系,惊人发现,60岁与异性靠近,根本不是桃花运,而是这

两性关系,惊人发现,60岁与异性靠近,根本不是桃花运,而是这

娱乐洞察点点
2025-11-18 09:16:32
一个血液黏稠的人,身体会发出5个信号!

一个血液黏稠的人,身体会发出5个信号!

齐鲁壹点
2025-11-18 06:00:29
韩媒讨论廖元赫首冠,申真谞无人能及,中国盛宴赞叹不已。

韩媒讨论廖元赫首冠,申真谞无人能及,中国盛宴赞叹不已。

李帕在北漂
2025-11-18 08:16:59
南马“岛式穿越”获赞!网友:建议全国推广!

南马“岛式穿越”获赞!网友:建议全国推广!

扬子晚报
2025-11-17 12:30:15
归来!曾凡博与胡明轩外出逛街被偶遇,此前在澳洲养伤如今回北京

归来!曾凡博与胡明轩外出逛街被偶遇,此前在澳洲养伤如今回北京

林小湜体育频道
2025-11-18 00:54:15
G联赛首秀的易建联,首秀的周琦,首秀的杨瀚森,对比之下看差距

G联赛首秀的易建联,首秀的周琦,首秀的杨瀚森,对比之下看差距

篮球看比赛
2025-11-17 11:46:51
伟大的5-4!1亿人口国家沸腾:附加赛2连胜!第2次晋级世界杯有戏

伟大的5-4!1亿人口国家沸腾:附加赛2连胜!第2次晋级世界杯有戏

小火箭爱体育
2025-11-17 10:29:26
2025-11-18 10:35:00
欧小希 incentive-icons
欧小希
情感领域创作者,愿助你解惑!
1298文章数 7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的愤怒还在继续 对日反制有三个新特点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的愤怒还在继续 对日反制有三个新特点

体育要闻

直到退役那天,“海湾梅西”也没去欧洲踢球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青云租陷兑付危机 集资与放贷的双面生意

科技要闻

京东外卖要“独立” 刘强东还宣战“点评”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游戏
艺术
教育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亲子要闻

你以为的营养早餐,可能会影响A娃专注力!

国产游戏《北洋风云》上架Steam 打赢甲午海战?

艺术要闻

墙上这十四个字太难读,你敢挑战吗?

教育要闻

报告显示美高校国际学生今年秋季入学人数减少17%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