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中国国民党主席郑丽文在接受《日经亚洲》的采访时,说了一句话,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台湾要活下去,就得接受‘一个中国’。”
这话说得不绕弯,时间点也很敏感,正好撞上美国宣布对台新一轮军售,还有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炒作“台海冲突”的时候。
![]()
她这一句话,像是往台海这锅已经沸腾的水里泼了一桶冷水,但也让人不得不重新思考:台湾到底要往哪儿去,继续赌外援,还是重新找回现实?
面对现实,靠幻想活不下去
郑丽文的这番话,说穿了,就是一句实打实的现实提醒。她点名了一个关键问题:台湾现在的安全感,是不是靠得住的?
她的答案很直接——靠外人、靠军购,不可能换来真正的安全。反而会越靠越危险。
她讲得很清楚,民进党这些年的路子,就是绑在外部势力的战车上,尤其是美国。每年军费一个劲地往上涨,标榜“保台抗中”,但日子并没有更安心,反而让整个社会更加紧张。
![]()
她觉得,这种做法表面上是防卫,实质就是在赌一个“别人会为你出头”的幻想。可问题是,真打起来了,别人会不会真的帮你?这事没人敢打包票。
而另一个没人愿意说破的现实是,这么多资源砸进军备里,民生花销就被挤压了。教育、医疗、基础建设,各种该花钱的地方都在被牺牲。
这不是危言耸听,是大家都能感受到的日常。她的意思很简单:与其把钱花在看不见的安全感上,不如踏踏实实把内政搞好,让老百姓过得踏实点。
更关键的是,有些人把台湾的未来寄托在“国际支持”上,但郑丽文提醒大家,国际社会早就有一个共识——一个中国。
![]()
这不是哪一个国家的单方面立场,而是多数国家在和中国打交道时都明确承认的现实。她的意思是,台湾如果继续走“脱实向虚”的路,迟早会发现自己在国际上越来越孤单。
她说这些,不是为了唱衰台湾,而是想拉一把,别让岛内继续在假象中打转。她提出的,是一个基于“成本和风险”的计算逻辑。
靠别人给的承诺维持所谓的“安全”,其实是把命运交给别人,这样的战略,怎么看都不稳。
内部封口,外部搅局,路越走越窄
郑丽文的这番表态,也是在对岛内当前的政治氛围敲警钟。她不只是在讲对外关系,还点出了内部一个很大的问题:言论空间越来越窄,特别是那些不跟着主流说“抗中”的声音,基本没有空间。
她举的不是案例,而是方向:现在只要讲和平、谈统一,就容易被扣帽子,说你“亲中”“被统战”。
而那些高喊“抗中保台”的人,却能在媒体上畅通无阻。这种双标,不仅让公共讨论越来越偏激,也让理性的声音被边缘化。
![]()
她觉得,这样搞下去,不只是社会撕裂,更是政策判断会出错。当一个社会只剩下一种声音,就会自我催眠,听不见警告,看不到现实。到最后,一旦出事,大家连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都搞不清楚。
外部的麻烦也没停过。日本一些政客最近又在炒作“台海有事日本有事”,听起来像是站在台湾这边,实际上是在把台湾推向更复杂的地缘政治漩涡。
郑丽文的看法很明确:这些外部声音,说到底是为自己谋利益,台湾在他们眼里,不过是一张牌。
![]()
她的担忧不无道理。台湾如果继续在这种内外双压的环境下走下去,就会越走越被动。一边是内部不能讲实话,一边是外部不断搅局,台湾想要走出自己的路,几乎没有空间。
接受现实,就是走出死胡同的第一步
她说,“接受一个中国”,并不是放弃自己,而是重新掌握主动权。她知道这个话题在岛内很敏感,很多人一听到“统一”就条件反射地反对,但她还是选择讲出来,因为她觉得现在这个时候,台湾不能再拖下去了。
她认为,只要台湾不正视现实,台海的紧张就难以缓解,两岸的沟通就永远不会恢复。
![]()
而只要沟通的大门一直关着,台湾的未来就会越来越模糊。她讲得很坦白,不接受“一个中国”,就别指望两岸能坐下来谈;不谈,就没法解决问题,只能继续对抗。
而她最想传达的意思是:台湾要活下去,不是靠拖时间,而是靠做出选择。她指出,民进党当局现在的路线,是典型的“拖字诀”,一边喊着和平,一边继续加码军备,不断激化矛盾。
这种做法,说白了,就是在消耗台湾的资源和未来。
她主张的,是一种主动转向的策略。不是苟且求存,而是理性决策。她认为,台湾不应该再做地缘政治的棋子,而是要做出自己的选择。
而这个选择,必须从承认现实开始。她没有喊口号,也没有画饼,只是讲了一个简单的事实:越早接受“一个中国”,越早恢复对话,台湾越有机会维持和平发展。
![]()
她的这番话,或许刺耳,但却是清醒的。她并没有否定台湾的价值,也没有否认过去的努力,而是希望大家不要被情绪带着跑。
她讲得通俗易懂,就是一句话:幻想不能当饭吃,安全不能靠别人给。
清醒的人,总是最先被质疑
郑丽文的声音,在当前的台湾社会,可能是少数,但恰恰因为少,所以更需要被听见。她没有讲得多动情,也没有用什么宏大叙事,而是用最朴素的逻辑,提醒大家别走错路。
她不怕被贴标签,也不怕被误解,因为她知道,真正的危险,不是你说错话,而是你连说话的勇气都没有了。
她的主张,不是退让,而是换一个活法。既然过去的路越走越窄,那就该停下来看看有没有别的方向。她想告诉大家的是,台湾不是没有选择,而是被一种情绪绑架得太久。一旦放下执念,其实通往和平发展的门,从来就没有关上。
![]()
她这番话说出了很多人不敢说的话,也替很多人表了态。她不是在唱独角戏,而是在试图打破沉默。
现在的台湾,最缺的不是武器,不是盟友,而是一个愿意面对现实、说真话的人。
说到底,郑丽文的表态,是一次对台湾未来的清醒提醒。她没有给出复杂的公式,也没有讲战略布局,而是把问题说得明明白白:如果继续在幻想中打转,最后吃苦的还是老百姓。
台海局势不会因为你喊得大声就变好,只有认清现实,才有出路。
台湾要活下去,靠的不是喊口号,也不是别人给承诺,而是自己认清方向,走一条稳妥的路。
从这点来看,郑丽文的话,或许不是最动听的,但可能是目前最该听进去的。因为现实从不等人,而选择,只有一次机会。
信息来源:接受日媒采访时,郑丽文表态——光明网2025-11-15 21:4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