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用尽全身力量翻过一座大山,会发现你的面前矗立着一座更高更难爬的山……
昨天和发小吃饭,深受打击。
她家小孩是竞赛生,省奥赛 二奖,读山东排名第一的实验中学,全靠自鸡。家长基本没在教育上花过什么钱… …
高一突然觉得国内的大学没啥意思,想去英国读书,自己买了几本二手的alevel教材,自学了半年,数学、数学进阶和物理拿了三个 A*……
小孩想去剑桥,所以又考了一个经济。
学校和发小谈,说如果在本校申请全部免费。UCAS里递交了5所学校,当即就收到了一所大学的offer,还贴心地附带奖学金链接……
心动但没去,因为本科没有全奖,最高1万镑不够抵学费。
雅思上前后投资了4000块,考试费。首考直接拿下了8.5分,END。
旺柴听了羡慕到两眼放光,说这要是自己的儿子,想带啥课就带啥课。嗯,我说你也就做做白日梦吧,亲儿子都三年级了, 读题还跳字读不囫囵个呢……
人比人得死啊。
但孩子都强成这样,发小还忍不住叹气,说本来也不大想让儿子去英国,只是因为高考实在卷不动……
我听得一口老血要吐出来:
竞赛生省二等奖,欧几里得2.5%,AIME10分,剑桥笔试STEP预估一个S…你跟我说卷不动???
她说,真的。
你没走竞赛(不是我不想走,是娃纯纯的天赋有限)不知道,那些搞奥赛的到底有多强。省二等奖约等于普娃,那些杀进国集的才是真正的学霸,保送北大清华……
确实如此。现在竞赛生的路正在变窄。
之前北大强基有破格录取,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就能入围。但需要数理化竞赛至少拿下过全国决赛二等奖、省一以上……
但教育部11月3号最新发布的「高校特殊招生政策」,明确提出了2026年强基要淡化学科竞赛。
![]()
为啥?因为现在为了走强基,家长全都在忙着卷竞赛。
局外人很难想象这条赛道有多挤,之前每年高联的全国报名人数都稳定在50-80万(全阶段初始报名人数),这2年随着强基爆发——
清北强基连年扩招,手里只要有 数学、物理等竞赛奖项,如省一及以上。通过校考就能破格录取……
卷竞赛成了进985的一条捷径,但这条捷径却卷得人没时间发展兴趣,最后除了会考试,啥能力也没培养出来。
![]()
清北985各顶尖大学努了半天,掐尖搞人才选拔,最后筛出来一堆高分废料……
今年的新政策要求淡化学科竞赛,就是告诉家长都别卷了,都踏踏实实高考。
配走竞赛这条捷径的,现在也就剩下每年最顶尖的50、60人,五大奥赛加起来,满打满算260人。
所以,发小家的「普通」竞赛生不想卷高考了,同样的水平能冲牛剑(主要英语也不差),大学排名比清北高…还不限制专业。
如果换到国内竞赛升学,就没办法自由选专业——
招收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保送生原则上应录取至与学生获奖的学科竞赛相对应的基础学科专业。
这就是说,奥数竞赛生上来的,原则上不能选基础数学以外的专业。
没事儿别卷C++了,一群小学生被算法折磨到小脸都绿了也不一定能跑得出来,就算跑进了大学,也只能选CS相关专业……
最近新闻看了吗?码农已经不香了。 亚马逊刚刚宣布裁掉3万个岗位,微软今年已经裁掉1.5万,英特尔要裁掉2.4万……
外语保送的限制条件更多。
除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可招收少量的外国语中学保送生进英语专业,单独培养之外……
其他高校招收的保送生,均安排在除英语以外的小语种相关专业,且保送至小语种相关专业的学生,入校后不得转小语种之外的专业。
政策无论怎么变,大原则始终只有一个:要选出真正高智商、有能力的天牛。
既然是天牛,就只能生出来,没办法鸡出来。而教育的过程也简化成筛选,而非培养。
普娃家长(也是好孩子,就不属于天赋型)玩命把小孩送进海淀六小强,最后发现师资就那么回事儿,想上大学还得靠自己努力……
1000多万人卷大学,2000万人卷就业,赛道一条比一条挤,做不完的筛选。
发小家的娃觉得心好累,既然竞赛只能拿个省二,不如直接换赛道。
结果换完一骑绝尘了,国外卷王是真的少。
原本他想搞理论数学,我劝他别搞了,这样高端大气的专业还是留给天才选手CMO的金牌们吧,专业不如选精算,年薪破百万,也不浪费数学才华……
本文转载自Miki粥(ID:mikizhou520)。作者:Miki粥,资深媒体人,教育纪录片总策划,创造了「顺义妈妈」一词。麦子熟了经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