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联合早报披露的一则消息让全球哗然——特朗普公然宣称,共和党正在起草专项法案,计划对“任何与俄罗斯有业务往来的国家”实施“非常严厉的制裁”,甚至还放话要对这些国家加征500%的高额关税,尽管名义上点了伊朗,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把所有与俄贸易的国家都纳入了“打击清单”。这波操作可不是临时起意,早在10月,该法案就已在参议院初步磋商中拿到82票支持,只是当时为了给美俄元首会晤留足外交空间,才被按下“暂停键”,如今会晤没了下文,特朗普又把这把“制裁大棒”重新举了起来,典型的“极限施压”老套路。
![]()
可这看似强硬的表态,背后全是自相矛盾的算计和霸权逻辑。最讽刺的是,一边威胁制裁其他与俄贸易的国家,一边美国自己却在偷偷从俄罗斯捞好处——数据显示,美国近期仍月均从俄罗斯进口逾10亿美元商品,3600多船木材、金属、橡胶等货物源源不断运抵美港口,仅金属产品就进口了逾2.64亿吨,其中俄罗斯铝材更是波音公司等巨头的刚需,用于制造飞机、汽车零部件等关键产品。更打脸的是,美国40%的铝依赖进口,而俄罗斯是全球第二大原铝出口国,特朗普嘴里喊着“掐断俄经济命脉”,实则连自家企业的供应链都不敢真切断,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双重标准,简直把霸权主义写在了脸上。
特朗普之所以敢如此肆无忌惮,核心还是想靠“制裁大棒”实现双重目的。一方面,他想通过极限施压掐断俄罗斯的外贸渠道,削弱俄经济实力,同时讨好国内保守派选民,巩固政治支持;另一方面,这更是冲着中国来的“敲山震虎”——美国对中重稀土的依赖度极高,而中国掌控着全球92%的稀土精炼能力,即便美国找了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合作找矿,大部分稀土仍需运到中国加工。就在11月16日,美国财长还急着要求中国在感恩节前敲定稀土供应协议,甚至以“诸多报复手段”相威胁,特朗普此时重提制裁,本质就是想拿次级制裁当筹码,逼迫中国在稀土问题上让步。
可这套“霸权牌”早就不好使了,不仅法理站不住脚,还会引火烧身。这种针对第三国的“次级制裁”,本质是典型的“长臂管辖”,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连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特别报告员都直言,这类单边制裁会造成“灾难性人道主义影响”,多个发展中国家早已在联合国联合发声反击。从实际影响来看,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测算,若制裁落地,美国2025年通胀率将飙升2.3%,每个普通家庭每年要多花3800美元,失业率还会上升0.7个百分点,总计减少49.7万个就业岗位。更关键的是,俄罗斯的贸易伙伴遍布199个国家和地区,涉及4359类产品,真要全面制裁,全球供应链会瞬间断裂,能源、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将暴涨,最终买单的还是各国普通民众。
而且特朗普显然低估了其他国家的反制能力。以中国为例,早已手握稀土这张“王牌”,2025年4月就将钇等7种中重稀土纳入出口管制,建立了从开采到追溯的全链条管控,美国企业进口相关稀土仍需中方审批,根本离不开中国的产业链支持。就连美国自己的企业都怨声载道,内华达州木材经销商直言,俄罗斯波罗的海桦木是全球独一份,没有替代源,加征关税只会让美国企业成本暴增。这种违背经济规律、践踏国际规则的制裁,说白了就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蠢招。
在我看来,特朗普的制裁威胁更像是政治表演,而非实际可行的政策。全球经济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靠单边制裁和关税壁垒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加剧全球经济碎片化。美国越是滥施霸权,越会倒逼其他国家抱团反击,毕竟没有哪个国家愿意被别人用“制裁大棒”指手画脚。
你觉得特朗普的这份制裁法案真能落地吗?如果实施,哪个国家的反制会让美国最难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