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取暖?
惟有士人之谔谔
国难思良将。
此时此刻,温铁军的 「蓄水池」成了压力锅 《》
两位敢言的老学者挺身而出,为国谏言。
一位是吴敬琏。
他说,有一种意见认为,领导部门更有全局观念,更能够预见未来,于是,总想由领导机关来指定发展哪些行业,运用什么样的技术路线。
这话直戳心窝子。历史上,多少领导在会上直接指出要发展什么行业,又有多少政策和资金用于补贴,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在苏联,正是书记选定的技术路线,让半导体产业失去了与美帝竞争的能力。
吴敬琏评价说:「这种想法是脱离实际和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能够预见哪一种技术、哪一种行业最终能够站得住。」
他举了个例子,DeepSeek、小鹏人形机器人是谁规划出来的?
是的,如果我们认可改革开放,那么这是个常识:如果领导能取代市场选择,那计划经济就能成功,还需要改革开放和企业家做什么?
他补充说,在存在权力交易的任何情况下,比如一方管辖着另一方,或若双方都受另一个更高的权力机构管辖时,所发生的交易都将是其他形式的交易,而绝不是「市场交易」。
很多时候,所谓政府的「积极作为」,就像下面视频中的「营造营商环境」:
2012年,我也曾就此写过一篇评论《》
当然,这个问题,哈耶克、阿西莫格鲁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早就说透了,老生常谈,多说无益。
但此刻强调常识,并非无的放矢。
第二位学者是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
针对养老保险问题,他提出不是为高收入者锦上添花,而应是为低收入者雪中送炭。
所针对的问题有两个,一是编内的2万,编外的2000,农村户口的200元。这种局面易引发公众预期不稳,影响对养老保险体系的整体信任。
第二个问题是,退休的比在岗的还拿得多。
他是这方面的专家,所提的建议也都是「 要人命 」的那种。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应打破与财政分级负责制紧捆绑关系,改由省级统筹——省级以下不能自己给自己定退休金了。
我听说,某省有退休多年的老领导,发现养老金远低于近几年退休的,大发雷霆。省里又不可能给年轻的老干部降,只好给之前退休的也补齐。
应把逐步缩小职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城乡居民三大群体之间,以及同一群体在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之间的养老金差距作为重要任务,并制定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在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个人缴费约占四分之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主要依靠国家财政供款,居民基础养老金则完全来自财政。
郑功成认为,这一现实决定了所谓 「 多缴多得」的说法并不成立,这种政策取向的结果必然是「强者通吃」,违背了制度公平的原则。
「基本养老保险在任何国家都是追求社会公平的公共品,即使是极致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也不例外。」他说。
冬日漫漫,已没有多少人愿意说话了。这两位学者「老成谋国」,实为国士之言。
很多时候,说了不一定有用,但不说,愧对我们读过的书和良心。
吴敬琏夸奖《财新周刊》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基尔的采访,标题是《历史教会我们如何思考》。他说:「历史能够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方向,对中国来说也是如此。」
昨日我写了一篇文章,一位读者留言说:「家里爷爷奶奶辈凑齐了地主、反动学术权威、叶赫那拉氏、有海外身份的臭老九(为了报国,英国留学回来,到香港,辗转滇越铁路来到抗战大后方,数学系教授,为国效力,然后,嗯,完美地感受了历次运动)。家里三个叔叔,三个姨两个舅,到我们这一代,只有一个继承衣钵的表姐还在当教授,其他所有孩子都已经扎根在万恶的资本主义了……」
对于现在处于财务困境的70后、80后《》,她说:「主要是他们没有家传。」
这也是家史对于一个家庭的意义。
为什么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
◆ 推荐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