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导报 一周话题
作者:杨文凯
11月7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答辩时,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暗示了武力介入台海局势的可能。高市此言既出,彻底颠覆了日本历届政府都在台湾问题上保持高度审慎和战略模糊的现状,引爆了外交狂潮,招致中方的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高市早苗上任不到一个月,即引发严重外交翻车事件,极大地损害了中日关系。
![]()
回顾历史,进入21世纪以来的中日关系起伏不定,在过去20多年时间里经历了三次大型翻车事件,皆为日方挑事,中方反制。
第一次是小泉纯一郎首相在2001年4月上任后,作为日本内阁总理大臣连续5年参拜靖国神社,在历史问题上践踏了中国的底线;第二次是在2012年9月11日,民主党的野田佳彦政府与“私人岛主”签署购岛合约,对钓鱼岛实行“国有化”,单方面破坏了中日之间就领土纷争达成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共识;第三次是2025年11月7日,高市早苗作为现任日本首相首次把“台湾有事”与行使“集体自卫权”挂钩,暗示日本可能武力介入,在“台湾问题”上挑战了中国的核心利益。
一直以来,中日关系都遵循四个政治文件确立的基本原则,即1972年《中日关于恢复邦交正常化的联合声明》、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998年《中日联合宣言》、2008年《关于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这些文件奠定了中日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为两国关系提供了指导和遵循。中日邦交正常化50多年来,中日关系的主要障碍包括:历史遗留问题、领土争端、台湾问题,以及近来的战略互信不足和国民感情隔阂等。回顾21世纪以来的三次关系恶化,恰恰踏准了历史问题、领土争端、台湾问题的红线,而且越来越具有现实性和威胁性,让中方不得不表达强硬抗议、提出严正交涉、进行事实反制。
本次,中国高调指责高市的涉台言论极其错误、极为危险。11月13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奉示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对高市言论定位五个“严重”,提出严正交涉,即严重违背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破坏战后国际秩序,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严重破坏中日关系政治基础,严重伤害中国人民感情,14亿中国人民对此绝不答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则以三个“是否”问倒日本:今天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再提所谓“存亡危机事态”,究竟是何居心?是否要重蹈军国主义覆辙?是否要再次同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为敌?是否企图颠覆战后国际秩序?中方坚决反对、绝不容忍,日方必须立即纠正,收回恶劣言论,否则一切后果必须由日方承担。
就在不久前的10月31日,中日领导人出席APEC会议期间,刚刚举行了会晤。中方再次确认了按照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确立的原则和方向,维护双边关系政治基础,推进战略互惠关系,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日方也表示,愿同中方保持高层交往,密切各层级交流,扎实推进两国战略互惠关系,构建建设性、稳定的日中关系。然而话犹在耳,高市的对华外交却已翻车,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被严重破坏,这表明高市本人对于以上“老生常谈”的外交辞令和关系表述,并未真正理解字里行间包涵的历史与现实的“千钧之力”。
![]()
高市早苗是在自民党内的纷争和混乱中当选总裁,又通过与维新会结盟而侥幸成为首相,然而她作为首相的资质和能力并未得到历练,其右翼保守的政治立场不能掩盖事实上的执政缺陷。日本自民党内一直有不成文的默契,即成为首相的政治人物最好能经过大藏大臣(财务相)、外务大臣、防卫大臣、内阁官方长官,以及自民党高层“党三役”等党政要职的历练,从而对国家的内政、外交、防卫等重要领域有所了解,而官房长官每天答记者问更锻炼了滴水不漏的应对能力。从这个标准来看,高市早苗虽然从政履历丰富,却没有在以上重要岗位的履职经历,其对外交、防卫等的认识可能是肤浅而轻率的。再加上她上台后自信心爆棚,明显有些飘了,从而掉入了在野党设下的政策解读陷阱。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松田康博教授认为,高市涉台发言或是个意外,而非战略考量。日本国会针对首相和内阁成员的问答环节是极其严格的,高市针对台湾议题的回答自呈其强,有些段落似乎并未按照事先准备好的原稿发言。其后,高市应有自觉或受到提醒,第二天说明未来会更加谨言慎行。但首相的国会答辩如覆水难收,外交惨祸已经酿成,其严重后果正在内外发酵,对高市政权带来重大打击。
高市政权起步伊始,已经在对中关系上遭遇重大挫折,这与她的政治导师安倍晋三相差何止千万里。当年的安倍首相是从困境中起步,通过“俯瞰地球仪的外交”重塑日本的形象。作为一国首相的安倍与作为一名政治家的安倍是不同的,必须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展现隐忍和灵活的一面,安倍二次执政之后与美欧中俄都建立了良好关系,也提升了日本的国际话语权。如今,美欧中俄依然是当年的领导人,而日本已换了四位首相。最新的高市早苗能否追得上安倍的外交步伐,前景不太乐观。正如聚集在首相官邸外面抗议的日本民众呼吁,“不懂外交不适合当首相,高市请辞职”。台湾问题历来是中日关系的核心议题,高市的轻率对应遭到中方的强硬回击,不仅使日本的利益遭受损失,也给国际关系相关各方制造了麻烦,并非可以简单息事宁人的。
麻烦制造者、“搞事”高市应该怎么办呢?结局会如何?还是需要回顾前两次中日关系的翻车事件。其一、小泉纯一郎坚持靖国参拜,导致中日关系在“政冷经热”中僵持5年,直到小泉退任后的2006年,安倍晋三接任首相后率先访华,与中方新建战略性互惠关系,才使中日关系走出困境。其二、民主党野田政府“购岛”后,中日关系一筹莫展,2012年底安倍晋三第二次执政实现政权交替,此后通过数年的接触、沟通与努力,中日关系实现了重新起航。在这两次事件中,由于中方与日本当事政府已没有了对话的政治基础,所以都是在政府更迭后才重新探索恢复关系的可能。
如此看来,高市经此外交翻车事件后,光表示谨言慎行是不够的,其对中关系面临两种选择:其一,撤回错误言论,重建对中关系;其二,坚持对“集体自卫权”的错误解读,让关系继续恶化,留待下届政府再修复。如此,高市面对内政、外交的多事之秋和政治压力,其政权能否持久颇值得怀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