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4日,日本“苍鲸”号潜艇在神户正式下水,这被国内媒体高调包装为“海上自卫队的又一项世界级突破”。与此同时,日本右翼媒体兴奋地宣称,日本已拥有“世界最强潜艇部队”,并称“潜艇战将成为对抗中国的杀手锏”。
他们还将“在西太平洋与中国开展全面潜艇战”奉为未来战略重点。这时央视网用四个字评价——“不知死活”。这场由高市早苗挑起的台海言论风波,正演变成一场全方位的对抗升级。日本到底为何如此自信?又为何偏偏选择潜艇战这种看似隐蔽实则脆弱的方式来叫板中国?
![]()
细看日本的信心来源,主要集中在几项技术积累上。日本目前拥有22艘常规动力潜艇,其中“苍龙”级和“大鲸”级是主力。这两种潜艇的水下排水量都超过4000吨,个头不输一些国家的核潜艇。
尤其是新一代“大鲸”级,更是在传统AIP系统基础上,全面换装锂电池,大幅提升了水下续航能力。
![]()
“大鲸”号被日本称作“水下忍者”,自夸能静音潜航两周不被发现。它的锂电池技术据称能将水下续航时间提升50%,噪音降低到接近海洋背景音的水平。2025年10月14日,第六艘“大鲸”级正式下水,按照建造速度,日本将在2027年前拥有6艘此类潜艇。
日本媒体以此为荣,甚至扬言“一艘潜艇就能封锁中国航母军港”。右翼媒体《周刊Post》甚至表示,日本潜艇部队将是中国航母的“噩梦”。
![]()
但现实远比幻想骨感。日本潜艇虽然在静音、续航上取得一定突破,但终究是常规动力,仍然逃不过一个致命弱点:必须定期上浮通气充电。这在中国构建的立体反潜体系面前,几乎等于自投罗网。
如今的中国海军早已不是20年前的模样。054A型护卫舰2008年开始服役,首次实现成建制搭载反潜直升机。而后十多年,中国海军发展速度惊人:航母从零到三艘,大型驱逐舰数量超过45艘,预计两年内将达60艘。
![]()
在潜艇领域,中国也实现技术飞跃。新型039C常规潜艇年下水超过2艘,性能不逊于“大鲸”,且配备鹰击-18导弹,具备对陆对海双重打击能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潜艇还用上了革命性的“主动发声瓦”技术。艇身传感器能捕捉敌方声呐的频率和强度,再通过稀土材料发出相位相反的声波,让敌人雷达上只看到一片背景噪音。这种“隐身”技术已让不少军事专家感到震惊。
![]()
更强的不是潜艇本身,而是中国构建起的海空天一体反潜网络。空中有运-8Q和高新-6反潜巡逻机,能连续飞行十几个小时,在广阔海域投放声呐浮标、进行磁异常侦测;海面上,054A和055型驱护舰配备拖曳式主动阵列声呐,发现目标后可直接发射鱼-8反潜鱼雷。
太空中,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与红外探测系统联动,能通过尾流波纹和温度变化锁定潜艇行踪。
![]()
连日本媒体都承认,中国的反潜技术已跻身世界顶尖水平。西北工业大学的科研团队通过分析“开尔文尾流”,已能捕捉到强度低至10⁻¹²特斯拉的磁场信号,这让声称“无法被发现”的潜艇在中国海军面前无所遁形。
当日本高呼“潜艇战”,中国其实早已把西太平洋变成“透明海”。
![]()
日本自卫队潜艇虽然已有22艘,但真正称得上世界一流的,仅有最后两艘“苍龙”和四艘“大鲸”,其余多为老旧型号。而中国不仅在质量上逐步赶超,在数量和建造速度上,也远超日本。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反潜体系是成体系、成建制、具备实战能力的。日本靠几艘潜艇,就想封锁中国的航母军港,简直是纸上谈兵。
2025年8月,日本雅虎新闻发布文章,断言日本凭借潜艇和飞行员的优势,有能力在战争中战胜中国。这种观点迅速传播开来,成为日本国内强化军备、增加预算、修改宪法的借口。
![]()
10月,日本“防卫能力强化咨询会议”专家组提交报告,建议启动新型潜艇建造工程,提出“打破传统”,准备发展核潜艇,配备垂发系统和远程导弹。
不过核潜艇可不是说造就能造的。日本上世纪70年代曾研制核动力商船“陆奥”号,但因核泄漏事故被迫废弃。连民用核动力都没玩明白,军用核潜艇更是天方夜谭。
即便技术克服,装备三艘核潜艇才能确保一艘常态部署,建造、维护、训练成本都高得惊人,且日本自卫队人员本就紧缺,根本无法支撑核潜艇部队的长期运作。
![]()
更何况,日本还面临法律限制与民意阻力。和平宪法明令禁止拥有攻击性武器,核潜艇的发展不仅要修改法律,还必须取得周边居民的支持。
即使核潜艇造出来,也必须靠近中国海域才能发挥作用,而这正好掉进中国反潜网的“口袋阵”。2025年10月后,日本挑衅行为持续升级。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甚至暗示可能动用集体自卫权。
![]()
中方强势回应。外交部副部长“奉示”召见日本驻华大使,发言人林剑表态:“如日方胆敢武力介入台海局势,将构成侵略行为,中方必将迎头痛击。” 这是极为罕见的强硬表态。
日本内部也出现分裂。前首相野田佳彦批评高市“言论越界”,石破茂提醒政府避免发表“决定性言论”。鸠山由纪夫更直接指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日本不应干涉中国内政。”
民间也有反应。10月15日晚,数百名民众在首相官邸前集会,要求高市道歉、下台。日本学者松岛泰胜警告:若执意干涉中国事务,必将面临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反噬。
![]()
中国的反制措施随之而来。教育部发布留学预警,提醒学生谨慎赴日留学;外交部建议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多家航空公司宣布日本航线可免费退改。
这些措施直接打击到日本经济命脉。中国游客占访日游客三分之一,中国留学生数量居各国之首。旅游、教育、交通等多个行业面临巨大损失。
更深层的风险在于资源供给。中国掌握全球60%以上稀土加工能力,一旦对日出口设限,日本半导体、新能源等关键产业将陷入瘫痪。
![]()
军事专家张军社指出,日本北至北海道、南至冲绳的数十个军民两用机场和港口,若用于介入台海局势,将成为中方军事打击的优先目标。
日本空自曾在联合军演中模拟攻击中国航母,但飞行员私下承认,中国护航舰艇雷达曾锁定日机,若实战早已击落。日本F-2战机没有隐身能力,发射导弹必须接近200公里,这个距离早就在中国歼-15舰载机的打击范围内。
![]()
日本的高调叫嚣,央视用四个字总结:不知死活。这些年里,中国海军完成从近海防御到远洋作战的战略跨越,潜艇、驱护舰、航母三位一体,反潜体系全球领先。日本若还沉浸在20年前的幻想中,恐怕要吃大亏。
中国的实力已经不是纸上谈兵,日本若还沉迷旧日优势,只会把自己推向危险边缘。中方有能力也有意志保卫国家安全,任何挑衅都将被迎头痛击。
信息来源:
[1]“迎头痛击”有多痛?日本该睁眼看清楚了! 中国新闻网
[2]玉渊谭天丨中方已做好对日实质反制准备 光明网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