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的易烊千玺站在金鸡奖领奖台上,手里的影帝奖杯沉得能当健身器材——这可是金鸡奖史上最年轻的最佳男主角,含金量比老陈醋还足。
台下的名场面比颁奖典礼本身还热闹:黄晓明举着手机拍得像个专业站姐,蒋勤勤眼眶红得像刚啃完一串超辣烤串,就连见惯大场面的张艺谋都点头如捣蒜,那是打心底里的认可。
![]()
谁能想到,这高光时刻的保质期还没超过24小时,网络上就刮起了"龙卷风"。"易烊千玺白眼"四个大字硬生生冲上热搜第四,评论区的谩骂声比菜市场讨价还价还吵。
一个为了角色住康复中心三月、暴瘦20斤的年轻演员,演活了脑瘫患者,换来的不是掌声环绕,而是满屏质疑。这波操作,到底是演技赢了还是流量背锅?
![]()
敢啃"硬骨头"的年轻人:把自己活成角色本身
圈内人都知道,《小小的我》里的刘春和是块"硬骨头"——硬到三年前递出去的剧本,愣是没人敢接。毕竟这角色不是装装样子就行:走路得外八字撇着,说话像含了颗棉花糖,肌肉还得时不时抽抽两下,活脱脱把自己从帅哥变成"行走的表情包"。
张艺谋当时就放了句狠话:"现在20多岁的男演员,谁敢挑战这种角色?"话音刚落,易烊千玺举了手:"我来。"
![]()
这一接,就把自己彻底"扔"进了康复中心三个月,活脱脱把那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每天天刚蒙蒙亮,别的年轻人还在睡懒觉的时候,他已经跟着康复中心的患者们一起起床,从最基础的吃饭开始学起。脑瘫患者拿筷子的动作很僵硬,手指不听使唤,夹菜时菜总会掉在桌子上,易烊千玺就拿着筷子一遍遍地练,手指酸了、麻了也不停,直到能像患者那样笨拙又坚定地把菜送进嘴里。学穿衣更是难上加难,患者们系纽扣要花费常人十倍的时间,手指在纽扣和扣眼里反复摸索,他就蹲在旁边一动不动地观察,然后自己穿上厚重的外套,模仿着那种肌肉不受控的状态练习系扣,往往一个纽扣就要练上半个小时。他还会主动跟患者们聊天,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看他们怎么用含糊不清的语言表达喜怒哀乐,怎么在家人的陪伴下努力康复。要知道,我们系个鞋带三秒钟搞定,对这些患者来说可能是场十分钟的硬仗,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里都藏着不为人知的坚持。易烊千玺把这些细节都仔仔细细记在小本本上,晚上回到宿舍再反复琢磨,把这些动作和神态一点一点刻进自己的骨子里。
![]()
为了让身形更贴近脑瘫患者那种瘦弱的状态,他更是开启了"自虐式"减重模式。每天的饮食被严格控制,早餐只有一小碗无糖燕麦,午餐是少量水煮菜和一块鸡胸肉,晚餐干脆只吃一个苹果,饿得实在受不了就喝水充饥。除了控制饮食,他还坚持每天跑步五公里,再加上高强度的体能训练,短短一个月就瘦了10斤,脸上的婴儿肥褪去,颧骨渐渐凸显出来。身边的工作人员看了都心疼,劝他别这么拼,他却笑着说:"刘春和就是这样的,我得对得起这个角色。"就这样硬生生减了20斤,瘦得颧骨都快戳破屏幕,整个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苍老了好几岁。更绝的是,因为三个月里每天都刻意保持外八字走路和肌肉抽搐的状态,拍完戏半年后,他走路还习惯性地往外撇,有时候跟朋友逛街,走着走着就被调侃"刘春和上身了",他只能无奈地笑笑,然后刻意纠正自己的步态——这哪是演戏,分明是把角色的影子刻进了肌肉记忆里,连身体都记住了这个人物的存在。
![]()
拍摄现场的工作人员都看傻了:这年轻人哪是来拍戏的,分明是把自己的灵魂暂时"借"给了角色刘春和。
从"掏粪男孩"到金鸡影帝:12年骂声里开出的花
颁奖典礼上,当主持人拖着长音念出"最佳男主角——易烊千玺"这几个字时,现场的反应比过年放鞭炮还热烈,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黄晓明几乎是从座位上"弹"起来的,举着手机对准舞台,手指不停地按快门,嘴里还激动地跟旁边的人说:"太牛了!真的太牛了!"生怕漏了任何一个镜头;蒋勤勤赶紧用手捂住嘴,不然眼泪都要掉下来了,眼眶红得像熟透的樱桃,她之前跟易烊千玺有过合作,知道这个年轻人为了演戏有多拼,此刻的感动完全藏不住;王传君特意往前探着身子,弯下腰仔细听易烊千玺的获奖感言,眼神里满是欣赏,要知道他向来对演技要求极高,能让他如此专注的演员寥寥无几;张歆艺和袁弘夫妻俩一边鼓掌一边点头,手掌拍得通红都没察觉,袁弘还悄悄跟张歆艺说:"这孩子,没白等这么多年";刘昊然坐在座位上,全程目送易烊千玺走上领奖台,眼神里全是崇拜,作为同龄演员,他最清楚在流量时代靠实力站稳脚跟有多难。整个颁奖现场的氛围,被这份真诚的认可烘托得格外动人。
![]()
这些都是在演艺圈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炮儿,谁是真演戏谁是混日子,他们比谁都清楚。评委会给的评语更狠:"把刘春和的灵魂钉在银幕上"——这评语分量重到能压垮一张折叠椅。
刘春和不是那种"卖惨式"的残疾人角色,他有自己的小倔强,有想证明自己的野心,甚至会跟家人拌嘴。易烊千玺演的不是一个"符号",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爱有痛。
![]()
可网上的"键盘侠"们不这么想。他们翻出12年前TFBOYS刚出道时的黑历史,把"掏粪男孩"的老梗翻出来炒冷饭,说他全靠资本炒作;拿他跟朱一龙等提名者比,硬说别人才是"真演技";更离谱的是,还有人编谣言说"他爸是大佬",暗示奖杯是花钱买的——这脑洞,不去写玄幻小说可惜了。
200亿票房+家属认证:竟干不过一个白眼?
先不说别的,咱先摆数据说话:易烊千玺主演的电影总票房早就突破200亿了。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全国一半人每人给他贡献了14块钱票房。《少年的你》《奇迹·笨小孩》《长津湖》,部部都是票房口碑双丰收,四次入围金鸡奖提名,哪次不是靠作品说话?
![]()
更重要的是,最有发言权的脑瘫患者家属们,看完电影后给出的评价更是直击人心。有位家属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说:"我照顾脑瘫儿子十几年了,看完《小小的我》哭了整整一个小时,易烊千玺演的不是戏,是我儿子的日常啊。"他还提到,电影里刘春和想自己系鞋带却总也系不好,急得直哭的片段,跟他儿子的样子一模一样,那种倔强又无助的眼神,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根本演不出来。还有一位家属说,之前看很多电影里的残疾人角色都觉得很刻意,要么是过度煽情卖惨,要么是形象太刻板,可易烊千玺演的刘春和不一样,他会跟妈妈撒娇,会因为自己做不好事情发脾气,会偷偷藏起自己的小愿望,这些细节都特别真实,让她觉得"终于有人真正看懂了我们这群人"。这些家属每天照顾患者,对脑瘫患者的状态了如指掌,他们的认可不是空泛的夸奖,而是基于亲身经历的肯定,他们说易烊千玺演得"太真实了",没有刻意煽情,没有卖惨博同情,就是把最普通的日常搬上了银幕——这份评价比任何金光闪闪的奖杯都金贵。
![]()
可这些都抵不过一个无心的白眼。后台采访时,有记者抛了个关于恋爱的私人问题,易烊千玺下意识翻了个白眼——换谁被问私人问题都会不爽吧?结果这白眼被无限放大,成了"耍大牌""不尊重人"的铁证。
评论区里,有人骂他"面瘫演技",有人说他"资本硬捧",甚至有人喊他"退出娱乐圈"。这群人仿佛瞎了眼,看不到他减的20斤肉,看不到他三个月的康复中心生活,看不到他刻进骨子里的角色痕迹,就盯着一个白眼穷追猛打。
![]()
金鸡奖的变化:是堕落还是进步?
其实这场骂战,本质上是对金鸡奖变化的不满。这五年,金鸡奖最年轻获奖者从38岁降到24岁,流量演员获奖比例从0%涨到35%——这可戳了某些人的肺管子。
他们觉得金鸡奖"含金量下降了","向流量低头了"。可醒醒吧,时代在变啊!观众都年轻化了,拍摄技术都升级了,演员选拔标准凭啥不能变?流量演员不代表没演技,年轻演员也不都是"小鲜肉"花瓶。
![]()
易烊千玺这代演员,从小在镜头前长大,对表演的理解可能和老一辈不一样,但这不代表他们不配拿奖。金鸡奖把奖杯给他,不是看他粉丝多,而是看他把刘春和演活了——评委会又不是傻子,谁在真用功谁在划水,他们门儿清。
要是真想要流量和话题,随便找个粉丝过亿的偶像不就行了?为啥偏偏选了易烊千玺?还不是因为他愿意住三个月康复中心,愿意把自己折腾得不成样子,愿意用最笨的办法打磨角色。
骂声背后:藏着多少偏见?
获奖不到24小时,评论区就成了"垃圾场"。可我就想问一句:这些骂人的人,有几个真的看过《小小的我》?有几个知道他为角色付出了多少?
![]()
说白了,这些骂声都是偏见在作祟:觉得流量明星就不能有演技,年轻演员就该给老戏骨端茶倒水,男团出身的就只能唱跳不能演戏。这种偏见就像紧箍咒,把人死死钉在标签上,连成长的机会都不给。
易烊千玺从12年前被骂"掏粪男孩",到今天的金鸡影帝,一路都在被骂。可他没当回事,偏偏选最难的角色,用最笨的办法准备,拿出最真诚的态度演戏——这股轴劲儿,比某些只会嘴炮的人强多了。
![]()
更荒诞的是,一个白眼就能盖过所有努力,说明现在的网络舆论早就跑偏了。大家不聊作品好不好,就聊谁有槽点可骂;不关心演员演得怎么样,就关心能不能找到攻击的理由。这哪里是评论,分明是情绪宣泄大会。
业内人的反应:比骂声更有说服力
比起网上的骂声,业内人的反应才真的有分量。黄晓明、蒋勤勤这些老戏骨,见过的演技比我们吃的饭还多,谁是真功夫谁是花架子,他们一眼就能看穿。
![]()
站起来拍照、眼眶泛红、鼓掌到手红——这些反应装不出来,是发自内心的认可和共鸣。就像张艺谋在后台接受采访时说的:"现在20多岁的男演员,谁敢挑战这种角色?"这话戳中了当下演艺圈的一大痛点:在流量至上的环境里,大家都想待在安全区里打转,接那种人设讨喜、拍摄轻松又能赚大钱的偶像剧或商业片,很少有人愿意接这种需要"自毁形象"、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打磨的现实题材角色,毕竟风险高还容易吃力不讨好。之前有导演透露,现在找年轻演员演有难度的角色,十个里有九个会婉拒,理由不是"档期不合适"就是"担心观众不接受"。而易烊千玺偏要反其道而行之,放着轻松的偶像角色不接,非要挑最难的骨头啃,这种愿意跳出舒适圈、为了角色不惜牺牲形象的勇气,在年轻演员里实属罕见。所以当他真的用实力把这个角色演活时,这些老戏骨的激动才会如此真实,因为他们看到了演艺圈里难得的匠心,看到了年轻一代演员的担当。
![]()
易烊千玺偏要走最难的路,这本身就值得尊重。评委会说他"把刘春和的灵魂钉在银幕上",不是客套话——专业评委看的是角色完成度,是人物的立体感,是演员的付出,这些都骗不了人。
更何况还有脑瘫患者家属的认可,这可是"终极检验"。他们说易烊千玺演得真实,说明他没有消费残疾人群体,而是真的去理解、去共情,这种表演比任何奖项都珍贵。
结语:别让偏见,毁了好演员
![]()
易烊千玺的争议,说到底是刻板印象和浮躁舆论的锅。一个年轻演员用三个月康复中心的经历、20斤体重的代价,换来了业内和当事人家属的认可,却因为一个无心的白眼被骂到狗血淋头——这事儿本身就够荒诞的。
流量标签不应该成为好演员的枷锁,情绪化的骂声也不应该淹没好作品。希望大家能少点偏见,多点耐心,先去看看电影再评论;给年轻演员多些成长空间,别让他们的努力,死在一个无关紧要的白眼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