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税再被提及?当前推出概率为0,这些关键信息要理清
最近,房地产税的消息又被提起,这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常识告诉我们,在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整、房价下行的背景下,推出房地产税的概率几乎为0。
既然概率极低,为何还有人在公开论坛上表示,房地产税是“最适合作为地方税的税种”?核心逻辑是:房产价值越高,征收的税额就越高;税额充足后,地方政府能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从而形成“征税-服务”的良性循环。
不过这位发言者也承认,当前并非推出房地产税的合适时机,只是认为应当“适时推出”。他提到“房地产税立法工作已完成”,但这里的“完成”仅指立法草案已拟定,并未进入立法表决程序——这一点需要明确区分。
他还表示,过去房地产税推进的一些技术难点已解决。比如税金核算的争议:是按购房时的买入价、交易时的成交价,还是评估价来计税?过去因部分房产未发生交易,计税依据难以统一,而现在这一问题已得到解决,只待合适时机推出。
但在我看来,当前谈论房地产税,一来不合时宜,二来也不具备可行性。
先说说“不合时宜”: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和信心都极为脆弱,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心理层面的巨大波动。就像“蝴蝶效应”,大西洋彼岸的一丝波澜,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市场信心如此敏感的阶段,任何相关负面信号,都可能被无限放大。
再说说“不具备可行性”,我们可以简单梳理下中国房地产税的推进历程:
• 2003年:首次提及相关构想,当时还叫“物业税”,借鉴了香港的叫法;
• 2013年:相关决定明确“加快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 2021年:推进速度明显加快,当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选择部分城市开展试点,房地产税从研究阶段转入实际操作;
• 2022年: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试点工作暂停,房地产税推进也随之搁置。
显然,在房地产下行周期中推出房地产税,会给市场带来极大压力,这也是此前试点暂停的核心原因。
那么,房地产税到底什么时候推出才合适?答案是:当市场回暖、房价稳步上涨时。彼时即便征收少量税款,购房者的体感痛苦度较低;而在房价下行、市场调整期推出,即便房地产税本质是财产税,其对市场的调节作用也会被放大,反而加剧市场波动。
这里还有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些对市场影响极大的敏感信息,个人是否能在公共论坛上随意提及?比如“立法草案已完成”“技术难点已解决”,这些信息并未公开,更偏向于未披露的内部进展。房地产税立法涉及诸多机密内容,此类信息的随意披露,是否合适?
我真心提议,一些退下来的官员在评论对市场影响较大的公共事项时,一定要把握好边界。像“房地产税立法草案已完成”这类未公开的信息,本应由国家相关部门统一发布,而非个人在公共场合随意透露。这类影响市场稳定的话题,理应遵循相应的纪律约束。
最后还是要给大家吃颗定心丸:目前来看,房地产税绝无推出的可能。但需要注意的是,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士在谈论此类敏感话题时,必须考量自身身份带来的影响,避免释放不当信号,给本就脆弱的市场造成不必要的冲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