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11月17日电(记者徐弘毅)日前,62岁的广州市黄埔区居民罗年香来到当地一家医院,她并不是为了看病,而是跟社区居民们一起参加肺健康筛查。“社区通知今年有这个免费筛查,听说检查也很方便,不少街坊居民都报名了。”她说。
肺癌是常见癌症,严重威胁居民身体健康。“许多患者发现肺癌时往往已是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易高说,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2024年以来,广州市政府主导的惠民工程“肺健康计划”持续开展,对符合年龄的居民免费进行肺癌筛查。
![]()
一位广州居民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进行呼气检测。新华社记者 徐弘毅 摄
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的肺健康专科门诊,罗年香面对一台呼气检测设备坐下,医生告诉她,这台设备用于对她呼出的气体进行检测,她只需对着呼气面罩正常呼吸2分钟,即可完成采样。
这是一种肺癌检测的新方法。易高介绍,相关研究显示,肺癌患者由于生理和代谢状态改变,其呼出气体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浓度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识别肺癌。利用国产自主研发的呼气分子分析微型气相色谱仪,当前医务人员可精确检测使用者呼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子,为肺癌早期筛查提供参考。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受益于肺癌早筛早诊。2017年7月至2021年7月,广州市越秀区面向50至74岁肺癌高危人群开展免费筛查试点工作,共有近1.2万名居民参加了低剂量螺旋CT检查。在这次筛查中,约200人被检出患有肺癌,其中86%患者为处于可治愈阶段的早期肺癌,他们因及时诊断得以有效治疗。
![]()
广州市黄埔区的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向当地居民开展肺部疾病筛查。新华社记者 徐弘毅 摄
如今,广州的“肺健康计划”筛查项目不仅包括传统的低剂量螺旋CT检查,还纳入了呼气检测等新技术,共同推动基层肺癌早筛能力提升。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牵头实施下,目前广州“肺健康计划”已累计完成超过3.9万例居民肺癌筛查和入组。
“随着居民健康意识提高,医疗机构检测能力不断提升,不少患者得以在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易高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