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对话郑永年:如何看高市涉台谬论?台湾问题,定义权必须在我们手里!

0
分享至



对话郑永年:

如何看高市涉台谬论?

台湾问题,定义权必须在我们手里!

Dialoge 2025.11.17

世界|对话|观点

本期对话亮点

HIGHLIGHT

如何研判未来四年台湾地区两大主要政党在两岸政策上的分歧?

西方为何不再使用“民主-专制”叙事解读台湾问题?

如何看待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的谬论?

大陆对台工作有哪些新趋势?

从“反独”到“促统”这一战略转向,背后的核心驱动因素是什么?

编者按

2025.11.17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定论。从10月26日起,新华社连续三天发表署名“钟台文”的重磅文章,强调,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大势,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

台湾当局把“武力拒统”的希望寄托在美日干预上。然而,近期兰德公司在名为《稳定中美竞争》的报告中坦言: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军事优势已经失去,介入台海得不偿失,对台海战事不敢有所反应则必然造成美国威信尽失。美国军事力量不足以支持“战略清晰”,实际上已经不足以支持“战略模糊”了。兰德提议美国有条件地支持“渐进式统一”,明确表态“拒绝支持台湾地区独立、永久分离,或抵制和平统一”,扬弃在台海的零和思维,以避免中美爆发全面军事冲突。

统一进程的车轮已经开始滚动,统一的大势不可阻挡。在此背景下,大湾区评论与郑永年教授展开对话,深度解析台湾问题的未来走向。

大湾区对话

邀请嘉宾:郑永年

本期采编:冯箫凝 王希圣

对话时间:2025.11.10

大湾区评论:

11月1日,在国民党全代会上郑丽文就任国民党领导人。她表示,国民党“要承担起拨乱反正的使命”和“维护两岸和平”。在民进党持续强化“抗中保台”的背景下,如何研判未来四年台湾两大主要政党在两岸政策上的分歧?这种分歧将对台海的和平稳定构成何种影响?


11月1日,国民党领导人郑丽文正式上任,她表示国民党要承担起“拨乱反正”的使命(图源:网络)

郑永年:

台湾地区历来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岛内的问题,不仅仅是岛内发展的问题,更是两岸的问题。大陆民众之所以会对岛内的任何细微变化都表现出如此大的兴趣和关切,就是因为他们把台湾问题视为了自己的问题。这些年来,人们在台湾问题上涌现了诸多分歧,是围绕着台湾问题的国际环境整体发生变化的结果。这些问题中的大部分分歧,其实来源于这些重大的变化。

首先,台湾地区的国际政治环境发生了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是美国(西方)的民主正处在一个深刻的危机之中。此前,美国(西方)盛行“历史终结论”,认为美式民主(西方式民主)是人类可以拥有的最好的政体,也是最后一个政体。对当时的美国(西方)来说,台湾地区就是一个“民主”的象征,在世界范围内是“第三波民主浪潮”的产物,是西方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所以西方对台湾地区的态度都是建立在“保台湾就是保民主”“台湾就是民主”等认知之上的。但现在,西方(尤其是美国)本身产生了变化,老牌西方民主国家也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治理危机和民主信任危机。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政府呈现“新现实主义”和“整体交易观”的风格,对台湾的定位更是产生了一些变化。这就导致了台湾地区的政党政治随之发生改变。

从台湾内部环境来看,在90年代的“民主化”之初,岛内老百姓对此心潮澎湃,用很大的热忱来拥抱“民主化”,认为“民主化”可以造就一个更好的台湾。但现在不同了,台湾老百姓对所谓“民主”的热情的高潮已经过去。因为他们看到了“民主化”实际上在很多层面没有让台湾地区变得更好——党内外党争、社会分化、过度受美国影响的民主——这一切反而造成了社会的过度分裂。在很多台湾老百姓眼里,尽管民主赋予了老百姓选举的权利,但如果可选项都是“烂苹果”,这样所谓的“自由的选择”又有何意义?

第二,在经济层面发生了变化,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无法“依靠”美国了。之前,美国在东亚对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扶持力度很大,使得台湾地区深度嵌入西方经济体(尤其是美国经济体)。尽管大陆改革开放后,两岸经贸关系非常密切,但是民进党当局的行政政策更倾向于“依靠”美国。可以说,台湾地区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自主的经济体,其经济的发展跟西方有很大的关联——甚至成为西方市场的延伸,或者说是西方市场的一部分。

但是美国现在从经济层面上对台湾地区的认知和政策也有了变化。比如台积电,特朗普要搞“再工业化”,就说芯片原本是美国的,放在台湾地区太危险了,要强迫台积电转移到美国。台积电作为台湾经济的核心支柱,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都占据主导地位,对其经济稳定增长有重要贡献。如果被迫转移美国,会对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不小的影响;而一旦台积电转移到美国,台湾地区对于美国的重要性也将不再。

第三,在地缘政治层面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台湾地区部分领导人总认为台湾地区位于所谓的“第一岛链”“第二岛链”,幻想着(台湾地区)是美国“永不沉没的航母”。当然,过去的美国处于二战后的辉煌时刻,即便在拜登时期还在中国周边布局针对中国的“团团伙伙”,台湾在其中仍处于重要的地缘政治位置。而现在的美国由于帝国扩张过度,早已无力支撑其庞大的盟友体系,也无力再去给其盟友提供所谓的“国际公共品”。特朗普甚至已经开始进行战略收缩,和盟友说“不交保护费,美国就不保护你们了”。特朗普更侧重于美国国内、周边和“后院”。对台湾地区,美国已经力不从心了,这是个大的趋势。美国所谓“对台湾的保护”本来就是之前部分台湾当局的“痴心妄想”,现在这个“幻想”开始破灭了。

所以,无论从政治、经济、地缘政治层面,台湾地区所处的环境都在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很快反映在岛内的环境。尽管民进党政府一意孤行要继续搞“台独”,但越来越多的台湾人会对台湾地区的未来有更加现实的判断。尤其是这次中美元首会晤,对台湾岛内造成了新一波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围绕着“统”“独”问题,台湾党内的政治力量也一定会随之分化和重组,这是不可避免的。

比如郑丽文,虽然有民进党的背景,早期对“民主化”有过很多向往,但她现在所表述的话语方式跟以前有着根本性的变化,并且她代表的是台湾新生代的一种趋势。接下来,还会有很多有关(台湾)党内、有关两岸统一的大的变动事件。如果中国大陆做得好,把握合适的时机,台湾的和平统一是可以实现的。


2021年,郑丽文与苏贞昌在立法院激烈争论 (图源:中时新闻网)

大湾区评论:

您刚才提到郑丽文的背景是从绿营转到了国民党。近来,有越来越多绿营背景的人士,如“馆长”陈之汉、钟明轩等接连访问大陆,还出现了民进党民意代表王世坚在立法机构的一些质询被剪成《没出息》短视频的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和变化?

郑永年:

首先,这种变化来自他们(民进党部分人士)自身态度的转变。我们要看到,尽管民进党在争取所谓的“独立”,但是不同一代的人,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是和理解是不同的。打着所谓“台独”旗号的这群人,也由起初的基本教义派(Fundamentalism)和日本“皇民化”的一代,到后来反国民党政治、反专制政治的一代。对新一代来说,比如像刚才说的郑丽文,他们对国际环境和两岸局势的判断,对“台湾出路在哪里”的判断,更多的还是基于一种现实主义的考量。

台湾当局很多人都非常清楚,“台独”已经不可能了,一旦台湾地区走向独立,必然会发生战争,而一旦战争发生,台湾就会面临跟中国大陆完全不对等的情形。所以对台湾来说,“统一”跟“独立”两个选项,选“独立”肯定是死路一条;选“统一”,可能还会有多种选择,至少可以在统一的路径上做一个最好的选择——这也是台湾可做的最明智的选择了。

第二,这种变化和“认同政治”的走到了“死胡同”有关。“独立运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和本世纪初曾一度盛行,民进党构建其所谓“台湾民族主义”和台湾的认同政治。但到底谁才是“台湾人”?“台湾民族主义”到底认同的是什么?

以前是日本殖民占领期间搞“皇民化”。在日据时期,除了那些像李登辉一样的遗老,没有多少台湾人会真的认同日本身份。后来民进党搞“台湾民族主义”,把原住民身份也找了出来。但如果说闽南话的是“台湾人”?那台湾的原住民算什么?从源头上看,台湾大部分人,无论是先去的、还是后去的,都是从大陆过去的。这又如何去看?因此,民进党这种以意识形态的方式去构建民族主义的做法是很虚的。这一条路已经走到极端,走到“死胡同”去了。

如果台湾非要搞“认同政治”、要搞民族主义的话,可能只能从“中华性”“中国性”(Chineseness)这一点出发。所以你看这些非蓝营人士在心理层面和认同层面正在发生变化,这也是他们基于对台湾的出路判断的现实考量。

大湾区评论:

这次国民党选举中,有台湾学者张亚中提出所谓“一中同表”。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也曾提出所谓“大一中框架”。这些表述的共同之处在于试图把台湾地区和中国放在对等的地位来看。这种表述与我们的“一国两制”有何区别?您如何看待这些方案的可行性?

郑永年:

国民党所谓的“一中同表”,即大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台湾地区是所谓的“中华民国”。对于这种表述,邓小平先生以前就曾明确表达过反对,认为这是在搞“两个中国”。而我们的“一国两制”,即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两边都属于中国,是“一个中国”——只是制度上有所不同。

因此,岛内的这些论述还是要看具体内容。他们提出这些表述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要为台湾多争取一些利益。但这些论述与我们的“一国两制”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不可以混为一谈。

大湾区评论:

近期西方不少智库都对台海问题透露出与以往战略不太相同的论调。比如兰德公司发布《稳定中美竞争》就对台湾问题主动释放积极因素;布鲁金斯学会的《避免战争:为台海冲突未雨绸缪》,强调的是大国竞争的逻辑和战争的恐怖,而非民主与专制的价值对立;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危险的十年:应对中国在台海的挑战》,将台湾问题置于中美战略竞争的大框架下,讨论的是权力政治和战略选择,而非意识形态的优越性。在台湾问题上,西方似乎正在释放不再用“民主-专制”对抗来解读台湾问题的这一信号。如何看待这样的变化?

郑永年:

首先,“民主”和“专制”这种二元对立的说法,本身就是美国(西方)在“自欺欺人”。美国(西方)所说的“民主和平论”(即民主导致和平)或者“专制战争论”(即专制导向战争)更是倒果为因。西方的种族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根深蒂固,这导致西方民主本身就具有虚伪性。尽管他们一直在讲所谓的“民主和平论”,但历史地看,一战、二战这些最大的战争都发生在这些民主国家。


美国士兵看着二战期间被抢来的艺术品(图源:纽约时报)

第二,就算是成为了民主政体,如果得不到西方的承认一样会被排挤在外。一个最明显的案例就是俄罗斯。从彼得大帝到普京早期,俄罗斯一直幻想成为西方国家,加入西方阵营,但遭到了欧洲的“拒绝”。欧洲拒绝的根本原因就是鉴于俄罗斯的扩张历史表现,如果允许俄罗斯加入(西方),俄罗斯很可能会成为整个西方的主导者;如果拒绝其加入,那么俄罗斯就是西方的对立面。也正是欧洲的这一认知和立场导致了苏联解体之后的北约大扩张,继而导致了俄乌战争。80年代美国制裁和打压日本、德国、法国这些民主国家,也是同样的逻辑。

解析了“民主”和“专制”的本质,再回来看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本身就不是“民主-专制”的问题。这里要强调,国家统一的命题跟民主的命题是毫不相关的。国家统一是国家统一,这是一个主权问题,不是一个政体的问题。是民主国家要统一,不是民主国家也要统一。

此外,还要注意,其实“主权”这个概念也是西方提出来的,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主权至高,不得干预(他国)内政。可实际呢?北约轰炸南联盟,于是他们在南斯拉夫问题上提出了“人权高于主权”。后来又变成了“民主高于主权”,他们用“大中东民主计划”来推翻人家的政权,推翻原来的秩序,把美国式秩序或者美国所希望看到的秩序强加给别的国家。所以你看,无论是“主权”还是“民主”,这些口号都成为了西方作为借口的一种方式而已。

台湾问题对中国而言是主权问题,主权问题没有任何妥协和退让的空间。中国的国防现代化也向世界证明了我们统一的决心。我们一直秉持“止戈为武”的传统,随着中国国防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军事力量的崛起,两岸和平统一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大。所以你刚才所说在美国智库、社会层面、政策研究界的这些变化,并非无缘无故的,而是美国(西方)迫于现实的一种调整。这种认知的变化已经开始了,以后也会成为一种趋势。

大湾区评论:

特朗普前段时间爆料称,得到中方“任内不动武”的保证,如何解读这一信息?

郑永年:

当然我们都不知道具体内情。但中国大陆随着继续崛起和越来越强大,会越来越具备条件来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对此我有信心。

台湾问题,尽管我们说它是主权问题,但台湾地区跟大陆的力量是完全不对称的,之所以成为问题,本质上还是因为有美国因素的介入。如果中美关系稳定了,台海局势就能稳定下来。

美方以前看台湾问题,就是从地缘政治、意识形态和经济利益三方面来看的,所以从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到前总统拜登,美国一直在强调台湾所谓的“民主”价值。但正如前面所讨论过的,现在有了变化,到了特朗普,他作为一个商人,其意识形态色彩并不重,对“民主”看得也不是很重。这种“新现实主义”风格,让他认为过去“民主-专制”的对抗方式不是最优选项。对他而言,如果能用“交易”的方式给美国带来一定的好处,那么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也会成为一种可接受的(acceptable)途径。

大湾区评论:

王毅外长近期与德国外长通话时提及“中国曾无条件支持德国统一”,以此呼吁德方反对“台独”。您认为这种基于历史经验的“共情式外交”能在多大程度上争取欧盟在台海问题上采取更中立、谨慎的立场?

郑永年:

王毅外长的表达当然比较nice(友好)。我个人有些不同的看法,在台湾问题上,中国的统一是中国自己的事情。德国支持,我们要统一;德国不支持,我们也要统一。并不是说国际社会同意了,我们才能去解决台湾问题,不同意就无法解决了。如果一直有反对的声音,岂不是永远都解决不了台湾问题?

在中国外交里,对台湾问题的表述是一个核心,因此每次和外国对话都要涉及,这是外交的需要。王毅外长强调台湾是我们的主权问题,这样清晰的表述也是需要的。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需要争取其他国家的同意。“统一”与否,这是我们自己的决定,这是我们的核心主权利益,是不可交易的。其他国家无论是同意也好,不同意也好,这都是我们必须做的,这一点还是要向国际社会说清楚。

从其他国家的视角看,德国的统一有没有征求其他国家的同意?美国内战的时候,有没有去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意?我们是理性的,知道以怎样的方式来解决台湾问题是最好的,是最符合我们的国家利益,最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这不是说美国能说了算,德国能说了算的事情,或者任何一个其他国家说了算的问题。

对台湾的定义,应该由我们自己来定义,不需要其他国家来定义。对台湾的定义权,对台湾问题解决方式的定义权,都要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中国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台湾的定义权,也永远不会放弃对台湾的定义权。

大湾区评论:

近期高市早苗在国会答问时称,中国大陆对台湾出动军舰并使用武力,可能构成“存立危机事态”情形。暗指日本自卫队将可以就此行使集体自卫权。如何看待这种“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的态度?

郑永年:

高市早苗的表述跟以前的安倍晋三等几任首相、右派政治力量的表述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是前面几位没有像高市那样公开和张扬罢了。我们都知道日本对台湾的殖民历史。日本对殖民地耿耿于怀,还是放不下“殖民心结”。


10月28日,在日本横须贺美海军基地停泊的“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上,美国海军上将迎接到访的特朗普和高市早苗(图源:法新社)

对于“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种论断,其实还是要看实力政治。无论你(日本)是否把台湾问题看成是“自己”的事,无论你(日本)是否理解台湾问题,两岸统一在客观上还是会发生的,因为中国有这个实力去达成统一。反观日本,现在日本的老龄化、整个社会结构所出现的问题,真的有能力去干预台湾问题?内部结构性问题得不到解决,日本最终会是一个不战自败的国家。19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的时候,是一副看起来不可一世的样子,后来还不是被美国打压下去了。石原慎太郎当时写《日本可以说不》——可以向美国“说不”,结果马上被美国“收拾”了。前段时间美日会晤时高市早苗“祈求”美国的姿态,害怕被美国所抛弃的样子,哪里还有什么民族骨气?

所以这些政客的声音,很多是为了满足他们国内政治的需要,我们听听而已,不要太当成为事情。在台湾问题上,日本支持或不支持、认同或不认同,我们都要掌握自己的节奏。当然也要指出,日本也不是一体的,很多老百姓对战争也有非常深刻的反思,我们不要把每一个日本人都看成是像高市早苗这样的右派,想要促进中日友好的人也是很多的。

大湾区评论:

近来大陆在两岸关系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包括四中全会公报、台湾光复纪念日,以及新华社连发了三篇“钟台文”署名文章等。对于这一系列的“组合拳”,您认为释放出了哪些政治信号?又反映出大陆对台工作的哪些新趋势?

郑永年:

我们一直在提要实现“中国梦”,这个前提就是国家必须要统一。现在我们离实现“中国梦”越来越近。这次四中全会再次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分两步走,到2035基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到2050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梦”的核心内容。所以,国家统一问题必须提到、也应当提到、也有能力提到国家的议程上来。

尽管台湾党内在变化、美国在变化、国际环境在变化,如刚才所说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总体上说,无论是地缘政治层面、意识形态层面、经贸层面,我们都已有了相当的主动权。基于中国在国际环境和国际地位上的变化,我们对国家统一问题也要与时俱进地推进了。

近代以来,亚洲大部分国家都沦为过西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当日本人把沙俄打败的时候,那个时候亚洲国家都是非常开心的,认为终于有亚洲国家强大起来,打倒了西方列强。但日本最后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帝国主义国家,以“大东亚共荣圈”的名义到处侵略,给亚洲国家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的崛起,跟美国、苏联、日本不一样,我们倡议的是包容式的多边主义。我们不仅自己发展起来,还要帮助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发展起来。所以中国的崛起,达到现在的国际地位,很多台湾老百姓也是会感到非常骄傲的。


2025年10月10日,即将卸任的日本首相石破茂发表关于二战的“首相感言”,提出政治不能迎合舆论或为取悦民心而损害国家利益,应警惕狭隘的民族主义与排外情绪(图源:路透社)

大湾区评论:

过去我们的工作重心是“反独维稳”,而现在战略天平正在向“主动促统”倾斜。从“反独”到“促统”这一战略转向,背后的核心驱动因素是什么?

郑永年:

国家的统一大业,这是每一代领导人、每一代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的重要使命。只是说在不同的条件、不同的情况下,要怎么做的问题。关于如何和平统一的问题,从改革开放开始,每一代领导人都在不断调整政策,思考一个更好的解决方式。但是,哪怕是大陆最弱的时候,也不会允许台湾地区“独立”的发生。现在的中国变得更加强大,我们就更要追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更要考虑到台湾老百姓的福祉,这点非常重要。

所以这不是一个转型,而是“是时候”要主动地、积极地来解决国家统一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想要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崛起,就必须要解决统一问题。

大湾区评论:

要让国际社会和岛内民众接受统一,一个清晰且有吸引力的“统一后”治理蓝图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如何向世界讲述“一国两制”的台湾方案?

郑永年:

首先,“一国两制”是中国自己的创新,世界上哪有其他国家会采用这样的方式?历史地看,中国一直都提倡“和而不同”。哪怕是在清朝时期,对新疆、西藏、云南、广西,还出现“一国几制”的情况。这就是中国文化独有的魅力。

对于“一国两制”,以前有香港、澳门的方案,是“1.0”版的。现在的台湾也可以有台湾的方案,可以是“2.0”版的。关键在于台湾地区跟大陆怎么谈的问题。大家不要忘记,“一国两制”本身的提出,前提就是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如果大陆要用武力进行统一的话,结果肯定是“一国一制”,而不是“一国两制”。

至于未来统一的方式,我们其实可以向德国学习,效仿两德统一的模式。主要就是三条:一是台湾公民无论是以何种方式到祖国大陆,都可拥有中国的国民待遇;二是要统一货币对等化。人民币跟台币是汇率是1:4左右,如果台币可以对等人民币,对台湾民众来说将是重大利好;三是可以借鉴德国的“团结税”“统一税”的方式,用社会经济的方法来进行调节。当然不是说要简单模仿德国模式,而是说可以更多地用社会经济的方式来推进统一。

现在国民党进入新生代,更具现实主义,也没有多大的历史包袱。这个时候大陆的立场就非常关键。对统一和“独立”的态度,也要更明确。对“台独”的势力就要惩罚,对支持统一的群体,就要鼓励。下一步确实是要加快“统一”的进程了,现在国际局势变化还是蛮快的。我们不能无限期地拖下去。

| 原创声明 |

本文版权归微信订阅号“大湾区评论”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部分或全部内容,侵权必究。公众号授权事宜请直接于文章下方留言,其他授权事宜请联系IIA-paper@cuhk.edu.cn。

*本文内容为《大湾区评论》编辑组根据与郑永年教授的访谈内容整理而成。

GBA 新传媒

对话整理 | 冯箫凝 王希圣

校对|周宇笛

排版 | 詹蕴第

初审 | 覃筱靖

终审 | 冯箫凝

大湾区评论

事实·洞见·影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西伯利亚有多可怕?零下73度,千斤存粮百罐腌菜,砍柴一个月才行

西伯利亚有多可怕?零下73度,千斤存粮百罐腌菜,砍柴一个月才行

霁寒飘雪
2025-11-04 09:19:58
马云现身蚂蚁园区,佩戴工牌与鸭舌帽尽显低调

马云现身蚂蚁园区,佩戴工牌与鸭舌帽尽显低调

新浪财经
2025-11-18 17:44:42
C罗再次破圈!明日飞往美国会见特朗普,打破传言为世界杯助力

C罗再次破圈!明日飞往美国会见特朗普,打破传言为世界杯助力

里芃芃体育
2025-11-18 11:14:19
维尼修斯比阿隆索更重要:皇马主帅已遭到弗洛伦蒂诺质疑

维尼修斯比阿隆索更重要:皇马主帅已遭到弗洛伦蒂诺质疑

K唐伯虎
2025-11-18 07:57:12
83年,下岗职工花700块买下上海废旧水塔住,22年后拆迁时愣了

83年,下岗职工花700块买下上海废旧水塔住,22年后拆迁时愣了

温情邮局
2025-11-11 10:58:54
南京市溧水区委书记张蕴已任南京市副市长

南京市溧水区委书记张蕴已任南京市副市长

澎湃新闻
2025-11-18 19:36:29
惨案,福建女排0-3江苏女排无缘决赛,枪没拔出来就中弹了

惨案,福建女排0-3江苏女排无缘决赛,枪没拔出来就中弹了

真理是我亲戚
2025-11-18 18:02:34
单位科长儿子结婚,我随礼六万,我儿子结婚,他派人送来一包喜糖

单位科长儿子结婚,我随礼六万,我儿子结婚,他派人送来一包喜糖

秋风专栏
2025-11-17 16:10:25
战争年代,为什么很多将领,宁愿一直当师长,也不想晋升为副军长

战争年代,为什么很多将领,宁愿一直当师长,也不想晋升为副军长

芊芊之言
2025-11-17 18:35:03
乌克兰一夜重击俄罗斯三大电网!清理红军村26平方公里

乌克兰一夜重击俄罗斯三大电网!清理红军村26平方公里

项鹏飞
2025-11-17 20:54:09
张靓颖“零透光”裙惊爆热搜,性感曲线令全场屏息,时尚女王?

张靓颖“零透光”裙惊爆热搜,性感曲线令全场屏息,时尚女王?

娱乐领航家
2025-10-28 22:00:07
初婚人口跌破1000万

初婚人口跌破1000万

谭谈投研
2025-11-17 12:17:54
统一已势在必行,马英九通知日本,大陆用英日双语,跟高市算总账

统一已势在必行,马英九通知日本,大陆用英日双语,跟高市算总账

文史旺旺旺
2025-11-18 19:36:06
中方不再相劝,中部空军枪已上膛,美媒:高市已无法阻止中国反击

中方不再相劝,中部空军枪已上膛,美媒:高市已无法阻止中国反击

钦点历史
2025-11-18 18:23:40
蔡琳晒济州岛院子,种满瓜果蔬菜大的像庄园,9年不拍戏仍不差钱

蔡琳晒济州岛院子,种满瓜果蔬菜大的像庄园,9年不拍戏仍不差钱

八怪娱
2025-11-17 19:59:09
1994年,父亲贷款买下北京二环的9套四合院,25年后开发商来拆迁

1994年,父亲贷款买下北京二环的9套四合院,25年后开发商来拆迁

如烟若梦
2025-11-17 18:10:03
“他们逼我说台湾是中国的,不然就不救我!”一石激起千层浪

“他们逼我说台湾是中国的,不然就不救我!”一石激起千层浪

壹知眠羊
2025-08-10 07:29:29
早上七点起床错了?医生建议:过了70岁,起床尽量做到这4点

早上七点起床错了?医生建议:过了70岁,起床尽量做到这4点

涵豆说娱
2025-11-18 17:13:31
韩国网友:中国围棋强大程度堪比日本男足 恭喜中国13弟廖元赫夺冠

韩国网友:中国围棋强大程度堪比日本男足 恭喜中国13弟廖元赫夺冠

劲爆体坛
2025-11-18 11:26:05
全运会最新金牌榜!山东40金,浙江单日狂揽10金反超江苏逼近广东

全运会最新金牌榜!山东40金,浙江单日狂揽10金反超江苏逼近广东

老吴说体育
2025-11-18 00:56:22
2025-11-18 21:19:00
大湾区评论
大湾区评论
“大湾区评论”品牌平台主要面向学界、政界、业界精英群体,内容以评论、时政类文章为主。
19文章数 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学者:高市涉台言论给李在明提了醒 韩方举措意在摸底

头条要闻

学者:高市涉台言论给李在明提了醒 韩方举措意在摸底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小米:汽车及AI等业务首次单季度经营盈利

汽车要闻

搭载1.5T增程动力 吉利银河V900官图发布

态度原创

数码
健康
亲子
房产
公开课

数码要闻

ICY DOCK艾西达克推出4盘位PCIe 5.0 U.2/U.3固态硬盘抽取盒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亲子要闻

从敏上岸换成畅上岸孩子不舒服是怎么回事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