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工业这些年走得稳扎稳打,每一步都踩在国家安全需求上。
2024年12月26日,两款疑似第六代战斗机的原型机同时试飞,一款在成都,一款在沈阳。
成都那架编号36011,采用无尾三角翼设计,隐身性能一看就不是闹着玩的。沈阳的也类似,强调机动性和航程,视频里低空掠过,尾迹拉得老长。
![]()
回想歼-20的迭代过程,中国航空从五代机积累的经验,直接转化到六代验证。航电系统融合多传感器,机动设计适应高超音速战场,弹药仓大到能挂远程打击模块。
成本控制得死死的,一架下来也就3亿美元左右,供应链本土化,效率高得让对手眼红。
相比之下,美国的F-35组装线上,零部件延误是家常便饭,造价飙到上百亿。
中国这步棋,纯粹是为维护领土完整和远洋护航,南海巡航时,这样的战机能确保航线畅通,不给任何势力钻空子。
试飞后,全球媒体跟风报道。美国之音、观察者网都发了,标题一个比一个劲爆。
专家分析,这两款机型可能分工明确,一主攻渗透,一辅助僚机,协同作战能力强。
中国国防建设从来不搞花里胡哨,就实实在在提升战斗力。2025年上半年,第二次试飞视频又流传开来,发动机全功率运转,数据反馈优化弹挂方案。
这节奏,比歼-20当年还快,体现了军工体系的成熟。
![]()
美国一看中国六代机亮相,赶紧开会研究。
智库专家布兰登·魏切特在《国家利益》上发文,说这可能是中国设下的战略诱导,公开试飞就是逼美国表态。
他点出,美国NGAD项目延宕已久,2024年8月还得重新审视核心要求,合同奖项推到2025年。
![]()
空军部长直言,工业产能跟不上,人才断档,供应链外包太多。
结果呢,2025年3月,好不容易选了波音F-47作为NGAD主力设计,但预算听证会上,议员们吵翻天。
FY2025请求27.5亿美元,国会批了,但后续年份得翻倍,这钱从哪儿来?财政赤字超35万亿,民生项目一砍再砍。
![]()
海军那边也急,F/A-XX项目10月才批准计划,竞争只剩波音和诺斯罗普,洛克希德直接出局。 进入2030年代服役是目标,可原型测试遥遥无期。
11月6日,简单飞行杂志报道,F-47可能2029年入役,但这得看原型进度。
美国去工业化闹的,制造业萎缩,零部件采购拖几个月,人工成本高企。一架同级别战机,30亿美元起步,还不算研发乱象。跟中国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中国靠高效协同,成本低、速度快;美国呢,军工巨头间钩心斗角,效率低下。
![]()
这局面,美国想追赶,就得重蹈苏联覆辙。当年苏联跟美国比核弹头、洲际导弹、航母、战斗机,全方位烧钱,最后经济崩盘。美国现在工业造血不足,再陷泥潭,资金全喂军工黑洞,科技民生全黄摊子。
不追呢,太平洋空中优势干涸。中国战机数量和性能双领先,海湾战争、科索沃那种耀武扬威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关岛演习模拟,中国机群逼近,美军雷达盲区频现。 盟友日本、澳大利亚想分担,可供应链还得靠美国,尴尬透顶。
中国国防路子清楚:自卫防御,不搞扩张,从不主动挑起军备竞赛。六代机发展,就是筑牢国土防空和远洋羽翼,维护核心利益。2025年5月国防部记者会,张晓刚发言人直指美国推进“金穹”天基武器,扩张外空军力,违反《外空条约》,加剧风险。
美国得从霸权梦里醒醒。NGAD重审后,空军计划2030s部署,但国会山辩论声不断,经济学家警告赤字曲线陡升。
转向合作,或许通过亚太框架谈技术共享,可专利壁垒拆不了,内部阻力大。 中国欢迎对话,但前提是平等互敬,不容霸凌。
![]()
长远看,美国若一味对抗,军费占GDP超5%,社会保障压缩,失业反弹,锈带更锈。 太平洋多极化已成趋势,中国稳步推进,战机编队巡航台湾海峡,确保航道无虞。
这阳谋的精髓,在于中国不藏着掖着,就用实力说话。美国跟,经济拖垮;不跟,技术代差挨打。
咱们继续干好自己的事,国防强了,日子才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