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老巴再次减持苹果之后,最近骚操作又来,老人家竟然开始买谷歌了...
三季度卖了100多亿美元的苹果,买入40多亿美元的谷歌,
要看懂背后的操作逻辑,就得明白科技巨头的之间的业务布局,
如图,目前苹果80%以上的收入,基本都来自于硬件设备的收入,不到20%来自于软件分成、订阅的收入,
![]()
而谷歌则相对就要分散不少,
有56%是来自于搜索,14%来自于云计算,12%来自安卓平台软件分成,10%来自油管,8%来自帮别人卖网络广告,浓缩一句话就是“云+广告+AI”,
广告业务属于谷歌的大基本盘,这块也是老巴看得最清楚的,和传统消费一样,用户×单户广告价值,非常简单易懂的商业模式,
随着互联网格局已定,安卓阵营和苹果阵营两分天下,用户边际成本几乎没有了,每来一个用户就是妥妥的赚钱,
而云计算+AI这块则属于谷歌未来核心增量盘,
可以想象,云端有一个超级大脑,它通过前期训练,智慧已经无敌,数亿人每天要调用这个大模型,
而调用模型则需要算力,云计算就是一个提供大脑能量(算力)的业务,
目前提供算力的最大三家厂商就是“亚马逊(30%)、微软(21%)、谷歌(12%)”,
其中同时掌握核心算力和大模型(Gemini)的,就是谷歌,
所以老巴卖苹果买谷歌,想布局AI方向可能是核心原因之一,
毕竟它既有基本盘,又有上升潜力巨大的AI大模型业务,
当然老巴从苹果切换谷歌,除了业务方面,我猜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估值的因素,
从谷歌的历史PE可见,目前PE是26.8倍,是低于历史水平的,近二十五年平均PE27.7,中位PE32.5倍,
![]()
显然现在的谷歌相对历史水平并不贵,甚至在比AI大模型出来之前还要更便宜,
而相比之下,苹果它的定价却越来越贵,从老巴在16-18年买入时的不到20PE相比,现在已经上升到了36PE,
![]()
18年谷歌估值比苹果贵了50%,所以老巴买苹果,而现在苹果估值比谷歌估值贵30%,于是老巴买谷歌...
不过哈,他也不算“看空苹果、梭哈谷歌”,而是在苹果这个“巨大、贵、集中度太高的仓位”上适当减肥,
因为老巴苹果的仓位依然是两成以上,但他基于比价思维,贵了就选择卖点,便宜就买点其他的。
至于这两家公司的现金流,其实都是非常充沛的,自由现金流占营收的比率都高达20%以上,名义上都属于好公司,
要知道整个A股现金流/营收的中位比率也只有4%,而美股是7.7%,
但论成长性谷歌还是超过了苹果不少,从2019年到25年前三季度谷歌利润增长3倍,苹果仅增长1倍,
![]()
这也就导致了一个现象,两家公司过去六年来涨幅差别并不大,但谷歌凭着业绩增长,估值反倒变低了,而苹果有点名不副实,业绩涨了点,估值涨了很多,越来越虚胖。
………..
最后,老巴继续在美股七姐妹里面打转,这也说明目前的美股,贵有贵的道理,并不是二十多倍PE,就不值得投资,
而这也预示着一个信号,伯克希尔,未来可能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彻底规避科技股”,
当然他也不是挑只会讲故事的,他会继续选择那种有超强现金流和护城河的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公司。
像目前亚马逊估值是34倍,在历史上估值都算低的,目前作为云计算全球第一名,AI时代妥妥的最大受益者,
再比如META,估值26倍,也低于近十年33倍的均值,相当于全球版的腾讯,而腾讯估值为25倍相差无几,
而微软36PE也是十年中枢值水平,目前靠着office全家桶和云计算,自由现金流/营收比例高达38%不虚茅台,手里还攥着30%Chatgpt的股权...
也就是七姐妹本身单拉出来看并没有贵的离谱的情况,
真正绝对值比较贵的,是一些芯片拉起来的估值,比如英伟达、AMD、博通,基本都在50PE以上。
但这些公司因为是AI基建核心受益股,有强业绩支撑,所以估值消化得很快,
在全球囤积算力,云计算中心持续采购AI芯片的大背景下,机构普遍预测英伟达2027年净利润为1,540亿美元,也就是按目前市值,两年就会降到30PE,
当然,很多人觉得巨头大量投入AI是泡沫,而且这个叙事说的人很多,甚至去做空...
但自以为比科技巨佬都聪明,我只能说把别人当傻子的同时,也要小心自己成那个傻子了。
总的来说,没必要过分解读,继续躺平,不折腾就是好学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