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化七年级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理解与感悟,让课本中尘封的历史知识变得鲜活可触,青大附中七年级历史组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以 “巧手筑史韵,匠心承文明”为主题的历史手工制作活动。全年级学生踊跃参与,用双手复刻历史印记,在创作实践中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穿越时空之旅”。
![]()
活动前期,七年级历史组做足准备工作。老师们反复研讨打磨,制定了详实的手工制作比赛方案,明确了活动主题、制作周期、流程安排、参赛要求及作品规范,并在赛前向各班同学进行细致说明。同时,教师团队还针对手工制作的安全注意事项、材料筛选技巧、工具规范使用等细节展开专项指导,鼓励学生在尊重历史原貌的前提下,大胆融入创意巧思,让传统与创新碰撞出独特火花。
![]()
![]()
活动开展期间,学生们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积极投身创作。纸板、黏土、彩纸、木棍、布料等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在他们手中被赋予新的生命,成为复刻历史的“专属素材”。有的小组聚焦商周青铜文明,精雕细琢出纹饰繁复、古韵十足的“青铜面具”;有的小组以秦汉陶俑为原型,用黏土塑造出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兵马俑”;还有的小组还原了古代建筑、传统农具等特色物件,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学生对历史的理解与热爱。
![]()
![]()
![]()
历经四周的精心打磨,百余件饱含心血的历史手工作品顺利完成。学校专门在数字化历史教室打造了“历史文明展廊”,将学生作品按历史时期分类陈列,每件作品旁都附有详细的创作说明与相关历史背景介绍。展廊开放后,师生们纷纷驻足观赏、交流探讨,不时为同学们的巧思与匠心发出阵阵赞叹,校园里弥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
![]()
活动尾声,七年级历史组组织专业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公正评选,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0名、二等奖34名、三等奖60名。
![]()
![]()
此次历史手工制作活动,不仅为青大附中的校园文化注入了深厚的历史底蕴,更让学生在亲手创作中拉近了与千年文明的距离,在心中播下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这一实践举措,生动践行了学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民族情怀、科学素养和人文底蕴的国际化人才”的育人目标。
附获奖同学名单及作品名称
(排名不分先后)
一等奖:20名
1班 江守哲《青铜鼎》
1班 李佳明《青铜面具》
6班 陈偲铭《青铜面具》
10班 李姿萱《曾侯乙编钟》
11班 张涵茹《三星堆青铜面具》
12班 王妍兮《干栏式建筑》
14班 王鑫《青花瓷》
15班 李义舒《人面鱼纹陶盆》
15班 邱涛睿《干栏式建筑模型》
15班 孙积成《半地穴式建筑》
18班 管宁《三星堆黄金面具》
18班 韩雅茹、时煜桐、孙麗《长颈瓶》
18班 吴鋆炜《人面鱼纹陶盆》
19班 王梓涵《长信宫灯》
19班 于锐洋《青铜钟》
21班 钟明玺《三星堆青铜人头像》
24班 蔡嘉轶《青铜面具》
24班 王翊宁《红山文化C形玉龙》
二等奖:34名
6班 俞迦文《干栏式房屋》
6班 马修远《三星堆青铜面具》
7班 葛俊豪《三星堆青铜面具》
10班 梁茹菲《九龙九凤头冠》
10班 陈浩宇《青铜面具》
10班 王凯彤《司母戊鼎》
11班 周子轩《钮钟》
11班 李昀熹《青铜面具》
12班 邓宇辰《干栏式房屋》
12班 周乐骏《青花瓷》
12班 刘彦锴《干栏式房屋》
13班 彭汝严《广陵王玺》
13班 杨嘉麒《五铢钱》
14班 李鑫《铜胎画珐琅莲花盖碗》
14班 王晟恺《越王勾践剑》
14班 王起航《三星堆青铜面具》
14班 王甜伊《三星堆青铜面具》
15班 谭闰泽《汉瓦当》
15班 王若绮《人面陶瓷》
15班 刘隽杋《越王勾践剑》
15班 张骏瑜《越王勾践剑》
15班 李禹衡《三星堆青铜面具》
15班 赵跃隆《三星堆青铜面具》
16班 马祎瑶《三星堆青铜面具》
17班 邹浩轩《越王勾践剑》
17班 张淳天《青铜鼎》
17班 徐意凡《商代铜爵》
17班 周梓安《戴金面具青铜人头像》
17班 姜思蒙《三星堆青铜大立人》
20班 高明恺《人面鱼纹陶盆》
21班 陈泽羽《黑陶钵》
21班 陈依心《越王勾践剑》
21班 尹若涵《双耳三足鼎》
23班 李珍倪《三星堆青铜面具》
三等奖:60名
2班 宁悦童《青铜面具》
3班 刘卓凌《三星堆青铜面具》
3班 吕沐睿《三星堆青铜面具》
3班 孙昕妤《越王勾践剑》
3班 王皓阳《绿松石龙形器》
3班 胡家赫《刘注银印》
3班 何婧冉《青铜甬钟》
3班 吴祥铭《青铜鼎》
3班 江仰熙《红山玉龙》
7班 王孟阳《青铜面具》
7班 高崚越《红山文化碧玉龙》
8班 徐子轩《干栏式建筑》
8班 孙婧涵《太阳神鸟金印》
8班 魏子贺《三星堆》
10班 柴彦慈《越王勾践剑》
10班 张嘉屹《三星堆人像面具》
10班 李雨辰《三星堆人像面具》
10班 鲍怡霏、鲍怡霖《骨笛》
11班 孟玳萱、郎子涵《越王勾践剑》
11班 蔡雨欣《三星堆文化青铜面具》
11班 刘欣雨《唐三彩马》
12班 郭维妮《红山玉龙》
14班 侯越《彩绘双体陶罐》
14班 徐昊宸《耒耜》
14班 史婉琪《交子》
14班 王紫赫《仰韶文化彩陶》
14班 王天心《三星堆陶猪》
14班 王熙淼《唐赤金走龙》
14班 曲沐瑶、金晨曦《三星堆青铜面具》
15班 王游宾《三星堆青铜面具》
15班 刘俊皓《玉猪龙》
15班 刘锦泽《跪射武士俑》
15班 赵梓崙《半两钱》
15班 高语涵《西周文物鼎》
15班 王怡锦《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爵》
15班 宋雅荞《曾侯乙编钟》
15班 王丹熙《玉猪龙》
15班 周桓屹《炭化稻粒》
15班 黄东博《三星堆文物面具》
15班 刘畅《玉猪龙》
15班 王俊泽《司母戊鼎》
17班 丁北辰《红山玉龙》
17班 吴俣辰《三星堆面具》
18班 殷文雯《陶猪》
18班 邱明泽、李铂涵《青铜面具》
20班 姜栩龙《青铜人头像》
21班 张迦涵《后母戊鼎》
21班 王云泽《卡诺匹克罐》
21班 张乔雅《莲花纹瓦当》
21班 李睿仪《青铜树底座》
21班 孙祥宸《青铜面具》
21班 陈漪晴《青铜大面具》
21班 李靖洲《红山玉龙》
22班 秦北印《青铜面具》
24班 于镇嘉《夏代铜鼎》
24班 王若钦《玉龙》
撰稿:穆晓龙
编辑:姜鹏
摄影:李正舞
审核:曲晓琦 喻靖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