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3枚核弹24小时待命!张召忠曾发出警示:一旦开战,无法退缩可言
要是让你在三分钟内决定是不是要毁灭半个地球,你会怎么办?别笑,这事儿还真发生过,而且差一点,我们今天就没机会在这里刷手机了。
这事儿得从一个叫斯坦尼斯拉夫·彼得罗夫的老哥说起。1983年9月26号,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晚上,他在莫斯科郊外一个秘密基地里值班。这哥们儿是苏联防空军的中校,工作内容听着挺酷,就是盯着屏幕,看美国人有没有把核导弹扔过来。
![]()
前半夜风平浪静,估计彼得罗夫也快打瞌睡了。可就在午夜刚过,整个指挥室突然被刺耳的警报声撕裂,屏幕上一个大大的红色警告——“发射”,直接闪瞎了所有人的眼。系统显示,一枚美国的“民兵”洲际导弹,正拖着尾焰,朝苏联飞来。
屋里所有人都傻了,空气凝固得像块铁。按照规定,彼得罗夫应该立刻拿起电话,向最高指挥部报告,然后克里姆林宫那帮大佬们就会按下按钮,把苏联的核弹头一股脑儿地全送去美国“还礼”。
![]()
可就在那千钧一发之际,彼得罗夫心里犯起了嘀咕。他死死盯着屏幕,脑子里飞速旋转。不对劲,太不对劲了!打核战争哪有只射一枚的道理?要动手,肯定是铺天盖地地来啊,这不符合逻辑。他越想越觉得这事儿有鬼。
警报还在尖叫,旁边的同事脸都白了,催他赶紧上报。可彼得...罗夫硬是扛住了压力,他拿起内线电话,对着另一头吼的却是:“系统故障!我们的卫星出错了!
![]()
这完全是一场豪赌,赌输了,他就是延误战机的罪人,可能小命不保;赌赢了,啥事没有,没人会记得他。几分钟后,警报又响了,第二枚、第三枚……一共五枚导弹,从不同的基地升空。这下连彼得罗夫自己都快信了。但他还是咬着牙,坚持自己的判断。
那几分钟,对整个地球来说,可能比一个世纪还漫长。最后,事实证明,他赌对了。那根本不是什么导弹,只是苏联的预警卫星把云层反射的太阳光当成了导弹尾焰。一场虚惊,却差点把全人类都拖下水。
![]()
这事儿后来被瞒了很久,彼得罗夫也没得到什么嘉奖,默默无闻地退役了。直到很多年后,人们才知道,有一个叫彼得罗夫的苏联军官,凭着自己的直觉和勇气,把人类从核悬崖边上给拉了回来。
但你以为这就完了?恰恰相反,这只是个开始。彼得罗夫的故事,反而让人后背发凉。因为我们意识到,把全世界的命运交到一个人的手里,本身就是一件极度恐怖的事情。万一下次值班的不是彼得罗夫,而是一个严格遵守纪律、或者干脆就是个愣头青呢?
![]()
所以,后来那帮玩核武器的大佬们觉得,人这玩意儿不靠谱,还是得靠机器。于是,一个更吓人的东西被造了出来,苏联人管它叫“Perimeter”,西方给它起了个更形象的名字——“死亡之手”。
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一个全自动的核报复系统。它平时就静静地待着,但会一直通过传感器监测全国的状况,比如地震波、辐射强度、大气压力啥的。
一旦它判断苏联本土遭到了核打击,而且克里姆林宫的指挥系统全都被端了,联系不上任何人了,“死亡之手”就会被激活。
![]()
激活之后,它会自己发射一枚指挥火箭,这枚火箭会在高空向所有幸存的核导弹发射井、潜艇、轰炸机下达一个简单的指令:发射!把所有能打出去的核弹,都给我打出去!不计代价,同归于尽。
你看,这套系统压根儿就不需要人来做决定。它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确保即使苏联从地球上被抹掉了,也能拉着对手一起下地狱。这才是真正的“无路可逃”,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
![]()
而且,这种“你敢动我一下,我就跟你玩儿完”的逻辑,也不是苏联独有的。美国人也搞了一套类似的战略,叫“预警即发射”(Launch on Warning)。
意思就是,只要我的雷达和卫星看到你的导弹升空了,那我就不等它落下来了,我直接就把我的导弹也发射出去。
这中间留给总统做决定的时间有多长?大概6到12分钟。你想想,这么点时间,够干啥的?可能连情报的真伪都来不及核实,就得决定是不是要按下那个毁灭世界的按钮。这已经不是赌博了,这纯粹是把人类的未来交给了冰冷的机器和算法。
![]()
说到这儿,就不能不提咱们的“局座”张召忠了。很多人觉得他说话好玩,像是在说段子。但他在核武器这个问题上,可从来不开玩笑。他早就警告过,核战争这玩意儿,根本就没有赢家。
局座算过一笔账,他说,根本用不着把所有核弹都打光,只要有那么一百来枚百万吨级的核弹在主要城市上空爆炸,就足以引发一场全球性的“核冬天”。
那是个什么场景?爆炸产生的巨量烟尘会被送到平流层,把太阳光遮得严严实实,地球会陷入长达十多年的黑暗和严寒。
地表温度骤降,农作物大面积死亡,整个生态系统直接崩溃。到时候,就算你躲过了第一波的爆炸和辐射,也得在接下来的大饥荒里活活饿死。几十亿人,一个都跑不了。
很多人对核弹的威力没啥概念,总觉得不就是个大号炸弹嘛。这么说吧,当年扔在广岛的那颗原子弹,当量也就1.5万吨TNT,已经把一座城市夷为平地,死了十几万人。现在美俄主流的战略核弹头,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吨,甚至上百万吨当量。
威力是广岛原子弹的几十倍、上百倍。
![]()
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最新的数据,现在全球大概还有1.22万枚核弹头。其中,有超过2100枚是处于那种“头发丝”一触即发的高度戒备状态。也就是说,只要命令下达,几分钟之内,它们就能飞向全球任何一个角落。
这些年,大家日子过得安稳,总觉得核战争离我们很遥远。但实际上,那些曾经用来约束核大国的“安全阀”,一个个都在失灵。《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快到期了,美俄却还在那儿互相扯皮,谈判根本进行不下去。
这意味着,他们手里的核武器有多少、部署在哪,越来越不透明,猜疑链只会越来越深。
![]()
更危险的是,现在有些人开始动歪脑筋了。比如美国搞出来的那个B61-12战术核炸弹,它的爆炸当量可以调节,小到几百吨,大到几万吨。
于是,一些头脑发热的政客就开始幻想,是不是可以打一场“有限的、可控的”核战争?在战场上用几颗小当量的核弹,既能达到战术目的,又不至于引发世界末日。
这简直是天底下最愚蠢、最危险的想法!核武器的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就不可能再关上。你扔一颗小的,对方就会用一颗更大的还击,然后就是无休止的报复和升级,直到最后双方都打红了眼,把所有家底都扔出去。
看看现在的世界吧,乌克兰的冲突,俄罗斯不止一次地暗示可能会动用核武器;中东那边也是个火药桶,随时都可能爆。这些热点地区,就像一个个压力越来越大的高压锅,谁也不敢保证,哪天盖子就不会被顶飞。
我们离那个末日按钮的距离,可能比想象中要近得多,或许只隔着一次系统BUG,或者一个疯子的念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