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餐饮店油烟扰民,随手一拍上传,第二天就收到了整改反馈。”家住华龙区黄河路街道的居民李女士,通过“华易办”APP上传问题后,事件迅速流转至区高效能治理指挥平台。15分钟内,网格员现场核实;2小时内,环保、城管部门联合处置;24小时内,整改完毕并回访。这样的“华龙速度”,正成为基层治理的新常态。
走进4500平方米的华龙区高效能综合治理指挥中心,巨幅电子屏上,人口密度、事件热力图、网格员轨迹等数据实时跳动。这里汇聚了12345热线、数字城管等9大平台信息,构建起“民情雷达图”。区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过去数据孤岛林立,现在一屏就能感知全区脉搏,风险预警、资源调度精准直达。”
在“耿九增调解室”,退休副乡长耿九增正用自创的“四五六”工作法调解邻里纠纷。四法拉近距离、五心真诚沟通、六力多元化解,今年他已成功调解纠纷120余起,成功率98%。“金牌调解员”许占华、“老政法”汪宏斌等专家坐镇,7个特色调解室针对家事、商事、油地矛盾等细分领域,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里,30名律师轮流值班,今年已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400余万元。针对民营企业需求,专设“法治体检”窗口,28名律师免费提供合同审查、风险预警服务。某科技公司负责人感慨:“律师帮我们规避了知识产权纠纷,真是雪中送炭!”
“8512345热线+华易办APP+网格随手拍”构成民呼我应体系。事件从上报到办结全程留痕,系统自动生成“红黄绿”三色评价,纳入部门绩效考核。今年以来,平台处置事件10708件,办结率99.03%,群众满意度达97.8 %。
从“多平台各自为战”到“一中心统揽全局”,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华龙区用科技赋能治理,织就了一张有温度、有精度的善治之网。基层治理的更高境界,不仅是高效解决难题,更是让每个人感受到被尊重、被回应、被守护的温暖。(来源:濮阳华龙区委宣传部作者:郭亚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